水利五民一補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02 03:42:00
導語:水利五民一補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一年8月,縣被列為中心財務小型農田水利建立項目縣。縣委、縣當局緊緊抓住這一可貴時機,增強組織指導,立異建管機制,供應優質效勞,強力推進項目建立。整個項目區掩蓋3個鄉鎮29個村,當前已完成投資3300萬元,超方案0.73%,新建節水澆灌工程916畝、微水池458口、渠堰5萬余米,維修整治山平塘148口、微水池130口、渠堰3萬余米。
一、首要做法
(一)整合伙源強推進。一是充分整合指導資本。把小農水建立作為全縣的重點工程來抓,縣委、縣當局首要指導親身布置、按期督查,分擔指導詳細掛帥、現場督戰,縣級指導分片掛聯、定點擔任。把建立的監管責任落實到主管部分指導,把建立的主體責任明白給項目鄉鎮首要擔任人,把“官帽”押起,倒排工期、掛圖會戰,不完成義務不下“前線”,完不成義務當場奪職。二是充分整合部分資本。執行縣、鄉、村三級聯動,合力推進。縣水務局牽頭擔任,抽派主干力氣,集中優勢軍力,全力抓好小農水建立;農業、畜牧、交通、疆土等部分辨別落實專人擔任協調任務,全力支撐小農水建立;鄉鎮干部人人有責、全天上陣,全力施行小農水建立;村社干部和受益群眾積極籌資投勞,全力奮戰小農水建立。三是充分整合項目資本。依照“渠道不亂、用處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構成合力”的準則,將扶貧開拓、以工代賑、疆土、農業綜合開拓等涉農項目整合后,集中布置在“小農水”項目標掩蓋區。據計算,小農水項目中心、省財務投資3627萬元,縣上除布置配套資金外,整合地盤整頓、村莊路途項目資金6350多萬元,投入到項目區,充分發揚了項目資金的集聚效應和國度津貼資金的牽引效果,加速推進了小農水建立。
(二)“五民一補”活機制。小農水項目建立需求受益群眾按必然比例籌資投勞。為了用起碼的錢辦更大的事,為了防止呈現“半拉子”工程,留下遺留問題,為了增強工程治理,真正把功德辦實、把實事辦妥,充分發揚受益群眾的主體效果,探究執行項目民報、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建立民管、資金民審和先建后補的“五民一補”建管機制,調動了群眾積極性,加速了小農水建立措施。
項目民報順民意。接納競爭立項的方法,把小農水建立項目重點布置在干旱缺水的楊柏、民勝、大興等鄉鎮29個項目村。為了尊敬受益群眾的建立志愿,項目鄉鎮組織指導群眾以單戶、聯戶、協會為申報主體,自愿向主管部分申報建立工程類型,經群眾代表、村委會、鄉鎮當局核定后,再向縣水務局、財務部分申報。上一年11月,29個項目村的5000余名群眾構成680個業主對120個單項工程進行建立申報,群眾建立積極性高漲。
方案民定集民智。為了優化項目標全體結構,縣上在綜合剖析項目村水源情況、根底前提、財產潛力、群眾志愿的根底上,確定建立三個示范片:一是在楊柏鄉的仙人嵌、周子坪、邵家河等5個村建立高效節水示范片,進步水資本的應用率和澆灌系數,處理食用菌等財產的用水問題。二是在民勝鎮的草廟子、賈家梁等18個村建立雨水集蓄應用示范片,添加工程蓄水,處理糧食澆灌用水問題。三是在大興鄉的大石橋、曲水、東郡等6個村建立現代灌排渠系示范片,處理渠系不暢和設備配套問題。縣水務局規劃設計組依據分歧的建立示范片,對工程建立的方式、規范、地址等在集中群眾聰明的根底上,制訂了2至3套方案,交由群眾自立選擇建立方案,經相關部分評審后,再批復組織施行。
工程民建聚民力。整個項目建立一直以受益群眾為主體,依據分歧的工程類型確定群眾參加建立方式,對機電設備裝置、混凝土澆筑、U型渠等技能含量較高的建立內容接納“群專連系”,由專業施工步隊和受益群眾一起建立;對網管鋪設等普通性技能工程接納“群技連系”,由技能工人和群眾結合施行;對土石方開挖、清淤、資料搬運等簡略勞動接納“群群連系”,由受益群眾換工合作完成。工程民建聚集了民力,據計算,項目區群眾共累計投勞折資644萬元,占國度投資和項目整合伙金總額的6.8%。
資金民審行民權。為了公開通明地治理好項目資金,保證群眾行使好監視權,重點增強了“三個環節”的資金監視。一是對建立工程的資金預算讓群眾知曉,村組干部對群眾的籌資只收錢不論錢,由村民議事小組和用水協會一起治理。二是對籌資的收取狀況和項目資金的運用狀況,由村民代表和受益群眾代表搜檢,并經過群眾大會核定。三是對項目津貼幾多、津貼什么、津貼給誰、津貼工夫及津貼方法,均在村務公開欄張貼公示,無貳言后,再按規則順序報帳,確保資金公開、通明、平安。
建立民管履民責。“誰受益、誰治理”的準則,依據工程性質,確權頒證,以群眾為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充分發揚工程效益。對以農戶自建為主的水利工程執行“單戶治理”;對灌面100畝以下的山坪塘、渠道等工程,由受益戶“聯戶治理”;對灌面在100畝以上的小型水利工程由受益戶組建用水協會執行“協會治理”。當前,項目區共確權頒證687個,制訂管護條約590個、協會章程97個,健全了長效管護機制。
嚴厲落實先建后補。“先建后補、籌補連系、不建不補”的準則,對完工的小農水工程,由建立業主請求,經縣級相關部分驗收及格后,兌現津貼資金的80%,經省級部分驗收及格后再撥付除5%的質量包管金外的殘剩局部資金;對節水澆灌工程按新增有用灌面,每畝津貼不超越700元,對山平塘、石河堰工程津貼不超越工程總投資(不含群眾投勞折資)的50%,對農戶新建的蓄水池等工程每立方米津貼不超越35元,保證了群眾好處。當前,給群眾兌現津貼資金850萬元,占上級津貼資金的48%。
(三)優質效勞促進度。一是用好用活政策。小農水項目標性質是民建公助,建立方法是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為加速工程進度,我們依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水利工程體系體例變革的定見》的有關規則,對建立的小農水項目執行比選,既節省了建立本錢,又提早啟動了項目建立。據初步計算,項目比選比原方案執行的招招標提早3個月開工建立,并節省資金676萬元,縣上把節省的資金又用于建立其它缺水村的項目建立,擴展了項目標掩蓋面,讓更多的群眾直承受益。二是強化技能指點。全縣從水務、財務、農業、畜牧、農機、建立、疆土等部分和相關鄉鎮抽選技能人員30余名,駐扎在建立工地,擔任技能指點和質量監管,保證了工程建立質量。三是優化建立情況。落實市委“多設路標,清除路障”的要求,開拓項目建立的“綠色通道”,抽派機關干部執行全程跟蹤效勞、署理效勞,增強資料運輸、青苗賠償、地盤占用、機械設備、籌資投勞、電力供給等方面的協調效勞,實時處理工程建立中的矛盾膠葛,確保了工程建立疾速推進。
二、首要成效
(一)強化了農業根底。經過整合涉農項目,打捆項目資金,執行山、水、林、田、路、池、園綜合管理、配套建立,項目區的農田水利、路途交通等根底設備建立獲得具體增強。全縣新增蓄水160.3萬方、恢復和新增灌面2.23萬畝、完成天井水保540畝,夯實了旱山區農田水利建立根底;整合交通項目資金6350萬元,硬化項目村村路途29公里,新修泥碎路36公里,建功課道41公里、院戶路22公里,項目區交通收集漸趨完美,路途品級遍及進步;整頓地盤1000余畝,新增耕地312畝,耕地質量大幅進步,墾植前提分明改善。
(二)帶動了財產開展。一水興百業、水興百業旺。一是帶動了優質糧油財產開展。曩昔水源無保證,局部好田好地成了撂荒地,跟著水利前提的分明改善,“等水栽秧、靠天吃飯”的被動場面徹底改動,現在農人可以鼎力開展優質糧油財產,促進糧食增產。據初步測算,項目區可多栽種優質糧油1200多畝,每年新增糧食出產才能60多萬公斤。二是帶動了特征農業財產開展。項目區群眾在微水池、山坪塘里栽種藕等經濟作物,應用足夠的水源開展食用菌財產、林果業、畜牧財產,帶動了農業特征財產開展。民勝鎮周子坪,楊柏鄉仙人嵌村經過施行小農水項目處理了用水堅苦,引進4家業主建成200畝食用菌財產園區,出產食用菌800萬袋,完成產值1200萬元。楊柏鄉仙人嵌村引進業主開展生態豬養殖場,年出欄生豬1200頭,完成產值200萬元。三是帶動了畜禽財產開展。項目村群眾應用新增水面,水上養鴨和鵝,水中養魚和蝦。大興鄉東郡村應用新增的200多水面養魚養鴨,產值可到達200余萬元。小農水項目標建成,群眾收入分明添加,項目村的農人人均純收入到達3800元,比項目施行前添加700多元。
(三)促進了民生改善。把“小農水”建立作為農人增收、農業增效、鄉村開展的要害性工程來抓,促進了民生改善,讓群眾共享開展效果。一是農人飲水愈加干凈。項目區把處理出產用水與生涯用水有機連系,新建飲水工程37處,集中供水工程12處,不單處理了項目村3.6萬人的“飲水難”,還處理了項目區內9所村小學1200余名師生用水問題。二是人居情況分明改善。小農水項目建立極大地改善了住居情況,還激起了群眾建立美妙家園的熱情,項目區95%以上的農戶進行了農房面貌革新和“五改三建”,不少城郊連系部的農人應用美好的生態情況開展農家樂,讓城市居民旅行旅行。三是文明水平分明提拔。小農水項目標推進,營建了衛生干凈的生涯情況,促進了人與天然調和共處。做文明人、說文明話、干文明事在項目區蔚然成風,群眾的文明認識分明加強,文明水平分明提拔。
三、首要領會
(一)科學規劃是前提。項目規劃決議著工程效益和工程質量。小農水項目規劃必需依據農業和鄉村經濟開展的需求、水土資本承載才能和群眾志愿,并連系本地的天然前提、水利根底和群眾的接受才能,集中連片、凸起重點,科學確定工程辦法和類型,因村制宜,執行“一村一規劃,一戶一方案”,不搞一個規范,區分輕重緩急,分期分批組織施行,到達“建成一片,示范一片,發揚效益一片”。
(二)群眾主體是要害。小農水項目可否有用施行,很大水平取決于受益群眾的參加度。項目建立必需以群眾為主體,讓群眾自動參加工程規劃、籌資、投勞、建立、運轉、管護的全進程,讓農人真正成為小農水工程建立、治理和受益主體。群眾想建什么,要讓人人來一起決議,哪些工程該建、哪些先建、哪些后建,明白主次,分類排序,由群眾自立選擇。籌資投勞,由群眾本人組織、本人治理。整個建立進程讓群眾親歷全進程,就會從“要我建立”變為“我要建立”,就會更深切地感觸到黨和當局的關心,就會盲目改變“等靠要”的思維。
(三)立異機制是動力。探究樹立“五民一補”的建立機制是小農水項目疾速推進的動力源泉。立異機制必需腳踏實地,解放思維,整合伙源,增強協作,打破本本主義,用好用活政策,探究樹立經理論證實卓有成效的指導機制、投入機制、建立機制、管護機制和獎懲機制,加強了項目建立生機。
(四)統籌開展是目標。小農水建立的基本目標是促進鄉村經濟開展。項目建立必需一水二路三財產,與新鄉村建立、扶貧開拓、財產開展相連系,與調整財產構造、培養主導財產、建立財產園區相連系,促進鄉村統籌協調開展,讓更多群眾飲水更平安、情況更美好、生涯更殷實,讓他們真正獲得實真實在的實惠。
- 上一篇:保障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方案
- 下一篇:正版軟件使用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