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組織提升黨建水平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8 11:37:00

導語:鎮組織提升黨建水平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組織提升黨建水平工作匯報

今年月份,我鎮“兩委”班子換屆選舉順利完成。通過換屆選舉的我們對基層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式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呈現出一些新的問題和矛盾。基層黨建工作難度加大。這些問題具體體現為以下幾點:

一、黨員發展質量難保證。近年來,雖然重點在外出務工人員、退伍軍人、和大中專生中培養發展對象,以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但情況并不樂觀,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入黨積極性并不高,原因是入黨后要經常參加組織學習,影響生產和經營。這種情況在集體經濟薄弱、村干部戰斗力弱的村表現更突出。

二、黨員管理存在困難。對于農村無職黨員,缺少讓他們充分發揮先進性作用的平臺,個別黨員素質低下,黨性觀念淡化,在處理群體性事件中不能和村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如何使黨員的管理規范化是擺在村黨組織面前的一個難題。

三、干部“好人主義”思想嚴重,方法“老一套”,缺乏創新意識。有些村干部工作怕得罪人,遇事一味遷就,決策的主觀隨意性大。個別年齡較大的支部書記思想保守,措施放不開,要穩定不要發展;一些頭腦靈活的年輕黨員選舉不上村“兩委”班子,積極作用不能很好發揮。

四、后備干部難培養。在村后備干部培養中,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各村都有后備干部,但沒有把他們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沒有制定長遠規劃,還不能做到在實際工作中有意識進行培養鍛煉,并在實際工作中和其他村干部同管理、同考核、同監督。有的村的后備干部“備”而不用,使這些干部的積極性喪失;有的村的后備干部比村干部年齡都大,作用發揮不大。

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村干部腦子里存在著經濟建設壓倒一切的思想,認為抓基層組織建設是虛,抓經濟建設是實。有的村干部仍停留在計劃經濟模式下的工作方法,“混日子”的思想嚴重,自身缺乏權威和組織領導能力,對一些事關全局的問題,認識不夠,研究不透,或者根本就沒有心思琢磨探索。不關心后備干部的成長鍛煉,把主要精力和熱情放在當前班子上,缺乏遠見和責任意識。

二是黨員干部學習教育松懈。在新形勢下,有些村干部對黨員教育認識不力,重視不夠。有些支部書記怕發展黨員威脅自己的地位與利益,對思想積極、有前途的群眾,故意設置障礙,限制發展。

三是監督制約履行不到位。雖然每個村都有規章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制約,還沒有形成黨內、群眾和社會并舉的監督制約機制。

四是新形勢下黨組織的凝聚力削弱。農業稅的減免使群眾和村黨組織聯系和制約大大減少,尤其是在極個別集體經濟薄弱的村,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村“兩委“班子影響力和吸引力,并呈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提出,一方面都使村“兩委”處于被動尋找思路中,另一方面又缺乏財力保障,削弱了村“兩委”的戰斗力。

針對以上問題,擬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村“兩委”班子建設為重點,著力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使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提高。結合年村“兩委”換屆工作和“領頭雁”工程的實施,在充分發揚民主,尊重群眾意愿原則基礎上,對村級班子進行調整充實,并把工作重點放在選準選好支部書記的工作上,真正把一批黨性強、有文化、素質高、會管理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村級班子中;實施“固基工程”,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適應需求的農村后備干部隊伍;探索建立村情檔案,逐步推行農村干部的規范化管理。

二、加強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整體素質。一是抓好培訓。高標準、嚴要求,豐富內容,創新方式,健全制度,扎實開展好農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就黨務知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適用技術推廣,依法普法治理等知識進行培訓,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抓好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對評出的優秀黨員進行表彰,對不合格黨員分類處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三是抓好黨員發展,按照黨員發展“十六”字方針,本著入黨自愿,和“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發展一個,鞏固一個”的原則,重點優先發展年富力強適應農村工作的青年;認真做好在新型經濟合作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3、扎實推進“雙培雙帶”工程,切實搞好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圍繞“建區設崗爭八星”等主題實踐活動,扎實推進“雙培雙帶”工程,并把此項工作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程結合在一起,合力推動農村黨員素質提高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

4、以村務黨務公開為重點,深化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嚴格村務黨務公開在各村的落實,督促檢查各村對基層黨建、計劃生育指標、民政救濟、財務收支,重大事項開支事宜向人民群眾公開的情況,全面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為進一步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還可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1、創新思路。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考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問題,克服就基層抓基層的傳統觀念,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來謀劃;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思維定勢,把工作重點從單純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轉向提高黨員干部整體素質與轉變政府職能,優化農村干部資源配置上。

2、創新方法。一是科學調整黨組織設置,增強基層黨組織設置的合理性和靈活性。去年,我們在新經濟組織—枝江盛源養蜂專業合作社中建立黨支部,今年,我們在全鎮打蠟行業中建立了聯合支部。隨著村級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還要積極探索建立支部的方法措施,確保基層黨組織生活的正常運行。二是適應農村稅費改革的需要,繼續加大財政向農村轉移的力度,著力解決村級債務問題、公共建設投入等問題。同時,建立穩固的農村黨建活動經費來源渠道,保證村級組織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3、創新機制。結合農村黨建工作實際,大力提高基層黨務干部的能力水平。一是嚴標準、高要求、強管理、勤監督,選優配強農村黨務干部,從源頭上確保基層建設的工作質量。二是創新激勵機制。對于黨務工作業務突出,政治素質高的黨務干部重點培養,優先提拔。三是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后備基層黨務干部隊伍。

4、創新環境。及時發現、總結、樹立和推廣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好做法、好典型,搞好典型引路,形成基層黨建工作爭先恐后,齊頭并進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