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5-06 11:00:00

導語:農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報告

今年來,我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和中央、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解放思想·創業創新”大討論活動為引領,以“三化同步”協調發展為主線,積極探索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堅持科學發展,努力創先爭優,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村改革逐步深化,農村經濟社會總體上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均有望全面或超額完成,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加強領導班子,推進創建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辦工作重要議事日程,明確一名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由綜合秘書處負責本辦精神文明建設有關工作,并與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以規范化學習型黨支部創建為載體全面推進本辦精神文明建設,確保本辦精神文明建設年初有計劃、年中有自查、年終有總結。在年初制定本辦支部理論學習計劃時,就將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列入其中,使干部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有理想有道德,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如何當好一位好公仆。黨建工作規范有序,“”制度健全,堅持每半年一次民主生活會制度。加強領導干部的團結協作,做到分工不分家,作風民主。

(二)健全管理制度,優美工作環境。一是加強了制度建設。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制定了學習制度,綜治、平安建設、上下班、財務、值班、來訪接待、車輛管理及使用、黨員目標管理、民主評議黨員、、創先爭優、黨員活動日、黨內監督、民主生活會和廉政制度。二是強化民主管理,推進本辦黨務、財務公開。三是加強綜合治理,積極創建平安單位工作。制定綜治平安建設措施,把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軌道。全面提升工作環境優美和服務規范高效工作,以“解放思想·創業創新”大討論活動和“創先爭優”雙服務活動未載體,開展市農辦領導班子及有關處室干部下基層調研活動,察民情、聽民聲、訪民意、解民憂,切實轉變本辦機關及干部工作作風,努力提升服務水平。

(三)工作效能突出,社會效益明顯。一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總抓手,深化提升村莊整治建設,城鄉一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市已投入各類資金4.72億元,全面完成28個鄉鎮223個行政村的“整鄉整鎮整治項目”、190個行政村的“一般整治項目”的整治建設任務,并于11月上旬通過了省村莊整治“以獎代補”考核驗收。全市第一批、第二批中心村培育計劃已落實到位,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多數中心村集聚點建設已組織實施,其中省重點示范中心村已初見成效。按照全省部署,我市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開局良好,仙居縣被命名為省級首批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其他各地也著手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二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深入推動“清潔家園”活動,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作為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抓手,“清潔家園”活動進一步鞏固、深化,內容進一步拓展、豐富。在去年重點抓好“一清一綠一治”的基礎上,今年將活動內容延伸到“兩清兩治一綠”(清理垃圾、河道,治理污水、六亂,綠化村莊),并以現場會的方式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職責、加大財政投入,推動該項工作制度化、常規化。目前,我市農村環衛保潔“三有”機制和村級“五個一”措施等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實現村級保潔隊伍全覆蓋。今年全市縣級財政預算用于農村環衛保潔的資金達1.12億元,比去年增加了4000多萬元。全市共配備村級專職保潔員1.4萬人,并明確了最低工資標準,實現按月發放。三是深入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加快農民創業就業和轉移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為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我市積極推進“農民培訓”工程項目化,重點抓好千名農民專業合作社、千名農產品經紀人、千名農家樂經營戶主、千名轉產轉業漁民、千名中高級特色技工等“五千”項目培訓和農民大學生學歷培養特色培訓,實施“培訓就業直通車”工程,提升農民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截至三季度,全市共完成農民培訓3.78萬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62萬人,農民轉移就業技能提升培訓2.06萬人,轉移農民就業1.71萬人,完成率均接近全年計劃的九成。農民培訓的轉型升級,特別是農民大中專學歷培養項目和“五千”培訓成績卓著,均成為我市農民培訓的一大特色,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和創業就業,加快了我市城鎮化水平。

二、存在的不足與今后的努力方向

總體上,今年我市“三農”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效明顯,基本上形成了對內抓好管理服務,對外樹好形象的良好格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我們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如機關服務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缺乏長效機制,作為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三農”工作的綜合協調部門,我辦在建立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活動,及時掌握各地新農村建設動態,分析問題,解剖麻雀上還存在一些差距,機關及干部的作風還有待進一步轉變,工作重心需進一步下移,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認真研究加以彌補,以便今后更好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三農”工作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