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委員會目標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11 05:56:00

導語:農業委員會目標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委員會目標工作匯報

2012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克服了百年不遇旱災帶來的嚴峻考驗,克服了農產品市場波動的不利影響,堅持以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統領,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壯大畜、禽、蛋、奶、菜、花、果、藥、茶等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全面完成了年初既定各項目標任務,促進了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據統計,2012年全市共完成糧食總產量63.05萬噸;肉類總產量達13.9萬噸;禽蛋產量達2.19萬噸;牛奶總量達3.69萬噸;蔬菜產量達172萬噸;水果總產達10.48萬噸;水產品產量達0.87萬噸;第一產業增加值達57.1億元,比上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76元,比上年增長12.4%,連續三年超全國平均水平。

二、實事目標完成情況

(一)大中型沼氣池工程及農村清潔工程建設

完成大中型沼氣池建設80個;完成農村清潔工程建設20個。

(二)串戶路建設

完成村寨串戶路路面硬化1073公里,占目標任務1000公里的103.7%。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農業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市場供給能力穩步提升

依托三聯、好一多等乳制品生產企業建成全省產業化程度最高的乳制品加工產業,牛奶產量達3.69萬噸;依托溫氏、大發在市建成全省產業化程度最深的肉雞產業集群,出欄家禽1800萬羽;引進南江公司等禽蛋企業在開陽建成全省標準化程度最高的禽蛋生產園區,禽蛋產量達2.59萬噸;依托臺農等生豬養殖企業在開陽建成全省集約化程度最高的商品豬生產基地,出欄生豬131萬頭。全年蔬菜播面130萬畝,總產量172萬噸,外銷量達83萬噸,蔬菜總產值達31.4億元;無公害果樹基地達33萬畝,水果產量10.48萬噸;中藥材種植及野生撫育20萬畝。全市農產品商品率達60%以上,城郊都市農業區農產品商品率達90%以上。初步形成以“畜、禽、蛋、奶、菜、果、藥、茶、”為主導優勢特色產業帶,建成一批資源利用效率高、優勢產業突出、生產過程無公害、產品效益明顯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

為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我市緊緊圍繞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大建設投入。2012年,實施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4個,完成建設面積39076畝;完成串戶路建設1073公里;完成大中型沼氣池和農村清潔工程建設100個;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21萬千瓦,奶牛、禽蛋、花卉等特色產業現代化、設施化、標準化率達80%以上。農業設施化條件不斷完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業生產效益進一步提高。

(三)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

一是通過產業化扶貧的實施,在貧困人口集中區實施果、藥、菜產業化扶貧項目和草地生態畜牧業種草養羊項目,完成1.53萬人的減貧任務;二是完成了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全市現有貧困鄉鎮18個,1196元以下貧困人口15.1萬人;三是完成了新農村建設12個省級試點的省級驗收工作,同時按照《市“十一五”期間生態文明村寨創建標準》完成了38個市縣共建點的驗收工作。

(四)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進一步推進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工作,建成三個縣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促成流轉和規范流轉土地面積達9000余畝,實現了土地向企業、向大戶集中,提高了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基本完成市農業擔保公司籌建工作。2012年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8家,產值上億元的龍頭企業達10家。

(五)農業科技推廣和人才培訓成效明顯

一是新產品、新技術的指導和推廣不斷加強。深入實施“糧食增產工程項目”、“水稻高產創建項目”、“脫毒馬鈴薯良種擴繁與優質專用薯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項目,實現了減少面積、提高單產、穩定產量的既定目標。二是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品牌建設穩步推進。完善10個縣級農產品檢測中心,新建蔬菜農殘檢測站(點)5個,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達539個,老干媽調味品、黔山牌蔬菜、山花牛奶等一批知名品牌迅速發展壯大,生態農業品的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高。三是現代農業人才體系不斷完善。以“陽光工程”、“三百工程”等工作為重點,完成了新一輪農技培訓20萬人(次)、綠色證書培訓6500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雨露計劃”培訓10350人,轉移8280人。初步形成了以產、學、研、用相結合人才體系,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我市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六)動植物防疫工作不斷深入,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是新建鄉鎮獸醫站所11個,改建鄉鎮獸醫站所9個,全面完成20個鄉鎮獸醫站所新(改)建工作任務。完成禽流感疫苗、豬口蹄疫疫苗、牛O型—亞洲Ⅰ型口蹄疫疫苗接種工作,免疫密度均為100%;豬瘟疫苗、豬藍耳病疫苗接種為應免數的100%。完成產地檢疫工作任務,規模養殖場產地檢疫率達100%。二是以“兩湖一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重點,在“兩湖一庫”水源保護區設立的農藥污染治理示范點56個,開展治理示范2.66萬畝次;安裝太陽能殺蟲燈278臺,治理面積達2.78萬畝;推廣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技術186.6萬畝次,示范23.34萬畝次。三是建成10個縣級農產品檢測中心,主要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99.82%;新建蔬菜農殘檢測站(點)5個,蔬菜基地產品農殘安全合格率達99.9%。引進示范推廣生態蔬菜生產新技術5項;完成102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檢測,完成4個綠色食品生產環境認證監測和4個產品認證檢測。四是加大農業執法力度,狠抓農資市場治理整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監管。今年以來,共檢查各類市場2461個(次),檢查生產、經營戶15891個(次),立案調查各類案件76起,查處違法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2.2噸,貨值金額23.9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