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效益提升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23 05:29:59
導語:糧食局效益提升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來,我局嚴格按照皖糧辦〔2011〕55號《關于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的通知》要求,以全面提升我市糧食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推動糧食行業發展方式轉變為目標,健全組織,強化領導,細化方案,穩步推進,有效的促進了“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的深入開展,取得了良好的質量效益經濟效益。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以細化“活動”方案為抓手,突出組織領導和宣傳工作
一是成立領導小組。局領導高度重視“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先后多次召開黨組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各位副局長、紀檢組長和調研員、總經濟師、工會主席為副組長,各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各項具體工作,分管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專門召開了“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動員大會,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積極參與,轉變思想,提升服務水平,確保“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取得實效。二是制定了實施方案。市糧食局結合自身實際,參照省局活動方案及各項考評指標,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并提出具體要求。三是加強協調指導,重視解決問題。為深入開展“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確保活動勁頭不減,抓出實效,領導小組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小組會議,全面分析本季度工作情況,查找不足,研究解決辦法,同時,強化對各縣(區)的檢查監督力度。局主要領導多次帶領工作組深入四縣、巢湖市和包河區各糧食企業進行檢查,主要采取聽匯報和實地檢查等方式進行,重點在查找問題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能現場解決的不拖一秒鐘,需要協調相關部門及局黨組會議研究解決的,按照特事特辦的要求快速解決。四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糧食網和《糧食》刊物優勢,大力宣傳“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積極營造良好氛圍。晚報多次跟進報道,在“5.26”條例頒布日、“10.16”世界糧食日,積極指導各縣(區),充分利用區域廣播、電視、報刊、懸掛條幅、發放宣傳單等手段進行宣傳,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二、以做好糧食購銷工作為抓手,突出強化管理和服務
一抓糧油收購。積極引導國有糧食企業發揮“主渠道”作用,參與市場收購,全市共騰出空倉容80萬噸,落實收購庫站點163個,協調省農發行收購資金6億元,培訓企業負責人、會計、驗質、保管等業務人員200多人,投資一千多萬元購置糧食儲運機械及烘干設備,確保敞開收購及時兌付糧款。截止12月底全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糧食60萬噸;全社會累計收購油菜籽5萬噸,均超額完成任務。尤其是在夏糧收購工作中,針對小麥收購價高開高走,國家最低收購價預案難于啟動,我們及時召開全市夏糧收購工作會議,明確指導性計劃16萬噸,全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采取自購自銷、合作經營、代收代儲、外購外銷等方式,共收購小麥1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萬噸,確保農民豐產又增收。二抓保供穩價。嚴格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了以分管市長為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糧食局局長任副組長的保供穩價工作領導組。確定我市米、面、油三大糧油食品價格2011年上漲不超過2010年的xxx%的目標責任制。配合省糧食局做好我市2.2萬噸省級儲備糧的定向銷售工作,加強對定向銷售企業和指定加工企業的監督。同時參照省局做法,經市政府同意,提前輪換、定向銷售市級儲備糧2.22萬噸,明確終端零售最高限價為1.75元/市斤,對平抑糧價起到了良好效果。全年度普通雜交米零售價漲幅5%,菜籽油漲幅7.8%,面粉漲幅3.8%,低于市政府下達我局關于物價漲幅控制目標。三抓糧食銷售出庫管理。加強政策性糧食競價銷售出庫和跨省移庫的管理,督促存儲企業嚴格執行糧食銷售出庫規定,確保政策性糧食出庫工作順利。四抓糧食統計質量。認真做好糧食流通統計工作,加強統計基礎建設,市、縣均配備專職統計人員,統計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市財政每年安排財政經費8.57萬元。開展了年度社會糧食和食用植物油脂油料供需平衡調查工作,全市共抽取農戶樣本500個,城鎮居民樣本350個,為掌握全市糧油供求狀況、做好糧食宏觀調控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及時全面上報午季、秋糧收購進度和旬報、月(年)報表。加強統計調查研究,全年共上報12份統計分析報告,為領導決策做好服務。召開了全市糧食統計工作會議,組織開展全社會糧食統計業務培訓。進一步摸清了非國有糧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總體情況,擴大非國有糧食企業統計范圍。五抓規范糧食從業行為。認真做好糧食收購許可證年度審核及換證工作,全年參加審核及換證574戶,通過審核的556戶。按照新修訂的《省糧食經營者最低和最高庫存量標準》的要求,對全市645家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者逐戶核定企業最低最高庫存量,建立了糧食經營者檔案。
三、以糧油倉儲安全為抓手,突出做好質量檢驗和科學儲糧工作
一抓糧油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動。局黨組高度重視“糧油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動”,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局辦公室、計財處、調控處、行管處、倉儲處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深入到國家庫、省級庫、儲存中央、省、市縣四級儲備糧油企業檢查指導。確定合糧二庫、和國家庫、長豐縣省級儲備庫、合糧軍供站、禾谷公司及儲存四級儲備糧油的倉儲企業為2011年重點糧油倉儲規范化管理企業,指導督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匯編成冊,發放到每個職工手中,主要制度制成畫報,掛在墻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立宣傳欄,反映企業精神面貌。目前,企業員工著裝統一,持證上崗,倉內儲糧帳、卡、薄齊全,糧油、器材堆裝整齊,倉內外衛生整潔,企業規范化建設初顯成效。二抓科技儲糧的運用。目前,全市儲存的中央、省、市、縣四級儲備糧及政策性糧和商品糧全部實現機械通風、“雙低”儲糧、環流薰蒸儲存管理,較去年分別高出2-5%。縣糧食局投資20萬元,對糧溫開展電腦無線監測,開創了管糧信息化新時代。糧食“四散”工作達到95%以上。三抓質量監測。去年,省、市質檢站監測稻谷、小麥、大米、菜籽油樣品80多個,市糧食局投資20萬元在機關建立化驗室,對提前輪換的2.2萬噸市級儲備糧進行了跟蹤化驗。同時,市糧食局每季度組織相關人員對承擔各級儲備糧、油企業的庫存數量、質量等進行檢查。對新增計劃落實的儲備糧、油,我們嚴把質量關,做到逐車化驗,確保了入庫質量和儲備糧、油的儲存安全。四抓基礎設施投入。今年,全市共投入資金4800余萬元,改擴建倉庫11.8萬噸,新建高大平方倉10萬噸,有效地提升了倉儲條件。五抓農戶科學儲糧。積極做好農戶科學儲糧的示范工作,今年,共爭取市財政專項補助30萬元,落實新農村科學儲糧示范6880戶,比去年凈增5380戶。
四、以園區建設為抓手,突出做好招商引資和政策扶持工作
一是做好園區的擴區轉型和在建新建工作。進一步完善糧食現代物流園區功能,完成了1萬噸的油罐建設、18000平方米的鐵路貨棚及日處理300噸的烘干設備建設。為落實全省糧食產業園區建設推進會議精神,縣糧食局快速出擊,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報批手續,強力推進瑞豐、、廣吉糧食園區建設。瑞豐、園區當月開工。至此,我市四縣一市全部建有糧食產業園區,共有已建、在建園區12個。其中,已列入省“861”計劃的園區項目5個,市現代糧食物流園、縣湯池糧食產業園列入省局重點支持的園區。省、市園區補助資金1105萬元,全部投入使用。二是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制定了《市糧食局招商引資工作方案》,精選23個招商引資項目對外推介。局黨組班子成員分別赴濟南、黑龍江、張家港、南京、廣州等地進行招商引資。在召開的第六屆長三角糧食發展與合作會議上,我局積極開展招商項目推介活動,槐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萬樂米業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在會上簽約,協議引進資金13.2億元。目前,引進江南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江南糧油現貨批發市,中糧集團6000萬元在巢湖市投資,日產1000噸大米精加工項目,正在建設中。三是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產業化發展的意見》(皖政辦發〔2011〕5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糧食產業化發展實際,起草了《市關于落實糧食產業化跨越工程的實施意見(草稿)(代擬稿)》,目前,該意見正積極與市政府溝通聯系,待批準后公布。《意見》明確指出“各縣(市)建成2個倉容不少于10萬噸的糧食產業園區和1個產值超50億元的糧油食品工業園區。”并將園區建設納入財政、土地、金融、稅收政策支持范圍。《意見》出臺后將會極大地促進我市糧食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五、以軍糧供應為抓手,狠抓服務質量的提升
一抓軍糧供應政策和質量的落實。落實軍糧供應站長負責制,做到嚴格執行供應價格、嚴格執行品種標準、嚴格執行軍票及電子購糧卡使用規定、嚴格執行供應手續制度。按照省糧食局皖糧軍[2010]2號文件規定,嚴格執行新國標一級標準采購糧食,嚴把軍糧入庫關,做到入庫一批、檢驗一批、報告一份,確保了軍糧質量合格率100%。在省局的幾次抽檢中,全部符合標準,真正做到了上級滿意,部隊滿意。二抓服務質量。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了解部隊需求,我們常年聘請駐肥部隊20多名官兵為行風監督員,每年召開一次行風監督員座談會,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廣泛征求部隊官兵對軍糧供應的意見和要求,不斷改進服務方法。針對部隊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多愛吃面食的特點,我們主動搞好糧食主品種串換,一年來糧食品種串換達18.6萬公斤。常年開展義務為部隊送糧上門活動,免費為部隊送糧油達600多次,達80多萬公斤,受到了部隊的廣泛好評。三抓雙擁工作。充分利用軍糧供應站的傳統優勢,利用“春節”、“八一”建軍節等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主題鮮明的軍地共建等聯誼活動。每逢傳統節日,我局均會與市軍糧供應站深入省武警直屬支隊、陸軍軍官學院、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省軍區、包河區人武部,警備區,省委警衛連等部隊進行慰問,今年以來,慰問部隊經費達20余萬元。
六、以提升經濟效益為抓手,狠抓企業改革和收購資金的落實
一是爭取市財政2166萬元的專項資金,722名退休職工醫保統籌整體移交所屬社區。圓滿解決了糧食一庫、原直屬糧庫、原大米公司拖欠農發行及其它單位本息近4000萬元歷史債務,困擾糧食系統發展的老人、老帳問題基本解決。繼續優化國有糧食企業經營機制,制定經濟責任指標,充分放活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全面激活了企業的競爭能力。截止12月底,全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3億元,盈利1896萬元,資產負債率下降不低于3%,成本費用利潤率上升3%以上,資本積累率上升3%以上。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了企業資金、成本費用、利潤分配的管理,完善了企業內部運行機制、工作責任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三是在小麥和秋糧收購前,市糧食局主要領導積極協調農發行和有關部門,多渠道籌集資金,去年,共協調收購資金規模6億元,保證了收購資金及時足額供應,滿足了企業收購資金的需求,確保了不出現打白條的現象。四是新增的9000噸市級儲備糧成功招標,各項糧油儲備均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費用和利息補貼全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儲備糧油貸款利息、保管費用和輪換補貼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的。
- 上一篇:糧食局涉企檢查工作匯報
- 下一篇:糧食局政風建設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