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教育就業情況匯報

時間:2022-09-02 09:44:58

導語:殘聯教育就業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殘聯教育就業情況匯報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難點在殘疾人。回良玉副總理說過:“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沒有殘疾人安居樂業的社會,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我區總人口32萬人,各類殘疾人1.5萬人多人。近年來,我區在殘疾人教育、就業、扶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了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想方設法促進殘疾人就業。

就業是殘疾人持續賴以自立生存的基礎。近年來,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多渠道安排殘疾人就業。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方面,對未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依法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殘疾人的職業培訓、有償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和個體經營、殘疾人就業等;在推行集中就業、個體就業,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生產勞動方面,每年都要組織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和用人單位對接會,每年都要組織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在有產業帶動的鄉鎮及村建立殘疾人扶貧基地,引導殘疾人學科學,學技術,穩定殘疾人就業,促進殘疾人脫貧。涌現出一大批像王學成一樣自立自強并帶動殘疾人脫貧的的先進典型。今年,我們出臺了區就業扶貧基地評定標準,對照標準,評出首批區就業扶貧基地。分別是章廣獺兔基地、烏衣水產基地、大王養豬基地、龍蟠盲人按摩基地。加大對貧困殘疾人的就業扶持力度。每年實施“千元就業”工程,扶持了一大批農村殘疾人種植、養殖戶。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

(二)、重視和做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十一五”期間,我區完成了140戶的危房改造任務。今年,我們已經做了摸底調查,計劃明年再改造70戶。把改善殘疾人居住環境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多方籌集資金幫助殘疾人在規劃范圍內,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產勞動的地方建房,使他們安居樂業。

(三)、建立了有利于殘疾人的新農合和新農保制度。

我區出臺的貧困重度殘疾人救助方案中明確:貧困重度殘疾人住院治療的,免交門檻費、報銷比例提高10%。新農合個人交費部分從區醫療基金解決;今年,我區出臺了新農保方案中明確:符合省、市救助的,由區財政按最低標準代為交納;今年,還出臺了關于貧困精神殘疾人醫療管理辦法,對精神殘疾人的醫療出臺了優惠政策。

(四)、加大政策救助和臨時救助力度。

政府除了民生工程救助外,加大了對特困殘疾人的醫療康復進行救助,政府每年安排10萬元,對突發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長期住院治療、子女就讀大、中專學校給予助學等幫助。政府每年安排8萬元,對因自然災害受到損失的貧困殘疾人進行臨時救助。

(五)、動員社會各界扶殘助殘獻愛心,對特困殘疾人進行扶助。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要大力加強教育和實

用技術培訓,政府從資金、技術和物資上給予資助,增強殘疾人的“造血”功能,為殘疾人融入社會打下基礎。每年安排“萬人就業”工程資金12萬元,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資金20萬元。動員社會各界要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人人都伸出友愛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溫暖送到殘疾人的心田。每年通過殘聯點對點扶持殘疾人資金達10萬元。

(六)、加強基層殘疾人康復服務網絡建設,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

今年,我們在各村、社區開展康復社區建設,充分利用場地、康復器械等為殘疾人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使廣大殘疾人及時得到康復治療,恢復和補償勞動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近年來,黨委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殘疾人的好政策,深受群眾的歡迎。殘疾人的生存狀況有了明顯改善。為了更好地做好殘疾人的教育就業扶貧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大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力度。

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的資金為5500/戶,現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建議提高到1萬元左右。

2、強化殘聯職能,加大保障金征收執法力度。

殘聯是黨委和政府聯系殘疾人的橋梁和紐帶。殘聯在服務殘疾人和維護殘疾人方面職能還不強,手段還不多。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是要進一步強化職能。

3、不斷提高殘疾人各類救助標準。

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也在不斷提高,保障殘疾人的各類救助水平也應該隨著提高。

4、加大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

對于有市場潛力、能形成一區一品、產業化的基地,要加大扶持力度,更好地形成輻射、帶動能力。

殘疾人扶貧工作,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殘疾

人工作者的無私奉獻、不懈努力,有廣大殘疾人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殘疾人邁入小康社會的目標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