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生豬生產情況匯報
時間:2022-10-12 03:03:11
導語:農業局生豬生產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今年來的牲豬生產情況
歷有養豬的習慣,我縣養豬的重點分布在鎮、鎮、鄉、鎮、鎮等地。全縣154個行政村中,據不完全統計,有6-8%的農戶有生豬飼養能力和飼養習慣,共計有近7000戶農戶飼養牲豬,其中規模養殖戶和專業養殖戶達700余戶。全縣有4300戶農戶飼養能繁母豬,母豬總量達1.6萬頭。養豬業正在朝著集約化、工廠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農村散養戶逐步減少,規模戶在逐步增加,飼養總量呈穩中有升的態勢。全縣半年來的牲豬飼養量達27萬頭,其中出欄14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6.2%,存欄達13萬頭,較去年同期增長1.8%。能繁母豬存欄量達1.6萬頭,肉類總量達1.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6.1%。
二、當前牲豬價格形勢
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情況相反,去年春節后以生豬為主的畜產品市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而今年以生豬為主的畜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目前,肥豬價格維持在12.4—13.6元/公斤,近日有回升的趨勢,有望達7元/公斤甚至多一點的趨勢。小豬(20斤)保持在300—350元/頭。而肥豬的成本價則不低于6.5—6.8元/斤,很多散養戶處于虧損邊緣,而規模戶在保持成活率的基礎上盈利也很小。
三、當前生豬生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有:當前飼養模式和規模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散養戶逐步退出,而規模戶逐步增加,形成集中飼養,產、供、銷一條龍的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其次國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例如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養殖場項目、能繁母豬飼養補貼、能繁母豬保險、大中型沼氣建設項目的實施等等,給飼養者解決了諸多的實際問題。
不利因素有:
1、疫病防控難度大,導致存欄數下降。近年來,由于受氣侯、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加快,甚至產生變異,毒力加強,引發新的疫病。比如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等病毒性疾病與往年的就不同,病毒的毒力更強,感染的速度快,有的不表現癥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死亡。有的表現綜合性癥狀、多種疾病交織在一起,增加防控難度,治療方案、防控措施等方面都要不斷變化。
2、養殖成本快速上升。今年大豆、玉米等長期受低溫多雨天氣的影響,產量急劇下降,全球糧食價格上漲致使飼料價格普遍上揚,以玉米為主的飼料原料價格、人工、運輸等成本的上升推動了飼料成本增加。
3、能繁母豬飼養水平低,品種品質較差,因此我縣素有從購進小豬飼養的習慣,既增加調運風險又增加了養殖成本。
4、我縣的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發達,外地裝運動物的車輛經常從境內穿過,增加新的傳染源,引發新的疾病,增加防控成本。
四、應對措施
進入高溫季節后,豬肉消費量逐步減少,但由于去冬今春受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的影響,當時生產的小豬死亡多,導致目前肥豬存欄數量不多,再加上高熱病威脅,養殖戶不敢壓欄,低價出售了一批肥豬,據專家預測,生豬價格下跌可能性不大,目前有回升的趨勢,全年將會呈現“兩低一高”的局勢,但盡管如此,仍不可掉以輕心,我縣已經和正在采取以下應對措施,抓緊抓實畜牧業生產。
1、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場入戶,現場指導畜牧業生產。從養、防、檢、治等環節入手,強化服務和管理,提高生豬產仔率、成活率、出欄率,為畜牧業生產保駕護航。
2、突出重點抓防控,狠抓口蹄疫、藍耳病、豬瘟強制免疫工作,嚴格按照免疫規程,做到應免必免,控制了重大疫病流行。
3、抓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和典型示范場建設,提高規模養殖豬場成活率。
4、及時掌握并迅速向養殖戶通報生產和市場動態變化情況,幫助養殖戶正確分析形勢,把握養殖規模,確保生豬生產健康發展。
5、組織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采取對飼料獸藥經營戶進行定期跟蹤檢查,生豬飼養戶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確保肉品安全上市,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 上一篇:農業局三化互動工作打算
- 下一篇:畜產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