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匯報

時間:2022-10-18 10:24:32

導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匯報

縣緊抓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過程中,著力突出我縣品牌文化資源優勢,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通過“政府投資建設公益性文化設施,購買公共文化產品,發揮文化協會作用,打造文化專業團隊,扶持鼓勵民間隊伍”等措施激活文化發展活力,初步形成了符合實際,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1、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有力。一是鄉鎮綜合文化站穩步推進。截止目前,全縣2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任務,實際完成21個,完成比例91.30%。二是農村文化“三項活動”豐富多彩。2012年送戲下鄉任務完成132場,占全年任務的100%;農民自辦文體活動任務完成122次,占全年任務的106%;農村電影放映任務完成4820場,占全年任務的160%。三是農家書屋建設順利進行。農家書屋建設點完成352個,村村都有農家書屋。

2、基層“兩館”公共文化服務有效提升。有效利用影劇院和廣場,在重大節日開展文藝演出;充分發揮文化藝術中心小報告廳、多功能廳、源書畫院的作用,開展“源講壇”講座、青少年藝術培訓班等活動。堅持向業余文藝團體開放,源藝術培訓學校、古文、京劇、源合唱團、采茶戲等團體及群眾免費開放,建立了棋類、牌類娛樂活動室。

3、品牌群眾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每年12月在工業園舉辦“新市民之歌”農民工文體活動周;連續舉辦10屆“之歌”合唱藝術節;連續舉辦12屆的“源之春”元宵文化廣場活動暨農村特色文化展演;每兩年舉辦一屆“放歌源”歌手大賽、一屆“源之星”少兒才藝大賽、一屆“舞美源”健身操大賽。

二、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歷屆縣委政府班子都高度重視對文化事業的投入。上世紀90年代,我縣就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目前縣文化館、圖書館都是一級館。在全市最早建設文化藝術中心,于2006年開始使用。在全省最早開通縣城數字電影院線影院。目前又在貢江新區規劃建設“四館一中心”文化綜合區,已經完成外形設計和征地工作。

二是高位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強化推動此項工作。2006年縣政府印發了《關于印發<縣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69號;今年3月縣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5月縣政府又印發《關于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督查的通知》,并以政府辦督查科牽頭組織進行逐個鄉鎮的督查。7月中旬,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還分別負責帶隊對部分鄉鎮進行專項督查。6月以政府名義行文召開迎接驗收工作動員會,鄉鎮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文化站長參會。對三館的軟硬件建設查遺補缺,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除去其他經費,僅安排圖書館購書經費一項就達近50萬元。

三、重視文化資源整合,打造特色文化

我縣十分重視現有文化資源的整合打造特色文化。

一是重視文化的運用,打造文化團隊、文化載體、文化活動。先后創辦成立了源文化傳媒、源藝術培訓學校、源書畫院、源合唱團、書藝社、源演藝公司等一系列文化團隊和文化載體;打造了“放歌源”歌手大賽、“之歌”合唱藝術節、“源之春”農村特色文化展演、“源之星”少兒才藝大賽、“舞美源”健身舞大賽等品牌文化活動。源合唱團由一百余名來自各單位的職工組成,每周三晚上在藝術中心培訓大廳訓練,成立近三年來,演唱水平不斷提升,合唱團打造的保留曲目《組歌》受到原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團長、著名詞作家王曉嶺等眾多專家的高度評價,曾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邀請赴北京演出,多次參加全市重大活動獲得廣泛好評,近期省文化廳邀請合唱團9月赴省藝術中心進行展演。

二是在農村社區文化的打造方面。著力突出地方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形成獨具特色的社區文化服務。如鄉社區,把當地林氏的姓氏文化、紅色文化、渡口文化整合,建立了村史館、農民戲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紅色歷史展室等;鎮固院社區,對當地兩姓人共祠堂長期和睦相處的文化進行挖掘整理,祠堂變課堂,弘揚和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