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合社非法集資排查匯報
時間:2022-12-17 09:46:26
導語:農合社非法集資排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情況
我市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499個,其中:果蔬種植類合作社516個,糧油種植類合作社245個,畜牧養殖合作社228個,水產養殖類合作社115個,農機類合作社115個,苗木花卉種植類合作社52個,其他類合作社228個??傋再Y本金共計213785.51萬元,平均注冊資本142.62萬元。從地域分布看,市551個,市469個,市120個,區76個,經濟開發區219個,工業新區64個。
二、風險排查工作開展情況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運作不規范,極易誘發非法集資,個別農民專業合作社甚至假借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義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為社會帶了來很大危害和潛在風險,為此,國務院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進行了風險提示。對農業專業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活動,是防范非法集資的重要舉措。為了做好對農業專業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活動,我市按照省打非辦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風險排查方案,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調度,各市區、各有關部門統一了思想,分別制定了風險排查方案,部分市區成立了專門的風險排查領導小組,積極開展風險排查活動。
(二)全面排查,不留隱患。一是發動群眾,廣泛宣傳。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動員。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通過鎮辦政府,組織農經、農機等管理人員,采取張貼通告、懸掛橫幅等方式分片集中宣傳,及時公布各鎮辦的舉報電話;同時,市宣傳部、金融辦、工商局等部門加強與新聞媒體的銜接,積極宣傳非法集資有關法律法規和金融常識,廣泛宣傳非法集資的危害,揭露非法集資活動的手法,為本次專項風險排查活動開展壯大了聲勢,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活動期間全市共發放宣傳資料35000余份,在市級媒體制作宣傳專欄2期。二是組織自查自糾,全面查找隱患。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打非辦在市打非辦指導下,聯合工商、農業、農機等部門組織轄內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自查自糾,全面查找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三是全力以赴,深挖細查。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工商、農業、農機局、供銷合作社等部門承擔了此次排查的具體工作。工作人員按照既要講究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尺度,又要抓住典型、突出重點,更要保密守則、維護穩定的要求,對所屬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否存在非法集資風險隱患逐一進行認真排查。在全面排查階段,全市各部門派出270多名人員,組織320余次的排查。四是目的明確,突出重點。排查目的是防止被查單位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情況。重點是從償債能力、資金流動、分紅派息、關聯交易等方面進行了檢查。
(三)認真抽查,確保效果。11月下旬,市打非辦聯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對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抽查,按照各市區農民專業合作社10%的比例進行抽查,共抽查15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從抽查情況看,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對這次風險排查活動高度重視,措施得力,取得了明顯成效。雖然本次排查沒有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但是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運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2月上旬,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各自對活動情況進行了總結,向市打非辦報送了總結報告。
三、加強監測預警,形成長效機制
通過這次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建立起了各市區、有關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風險情況的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健全了風險管控的長效機制,從源頭和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非法集資風險事件發生。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檢測排查,對非法集資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查處,確保風險排查工作常態化:
一是建立專項報告制度。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將對非法集資的排查監測作為日常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發現重大可疑對象,在1個工作日之內,以書面形式向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題報送。
二是建立例會制度。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將不定期組織各相關部門、各市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完善獎懲考核制度。將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資活動風險排查納入考核范圍,督促各市區、開發區及工業新區管委、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對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活動的預見性。
- 上一篇:研究法律適用及對策
- 下一篇:防汛防災工作方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