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民生工程工作匯報3篇
時間:2022-04-15 08:33:05
導語:扶貧辦民生工程工作匯報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工作進度完成情況
(一)“雨露計劃”培訓工作情況
2014年,省辦下達我縣“雨露計劃”培訓任務215人,培訓資金計劃22.64萬元。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培訓人員163人,占總任務數的75.8%。其中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90人,中高級技工培訓73人。
(二)整村推進扶貧工作情況
全縣有29個省級貧困村。2014年上級下撥我縣貧困村整村推進村莊整治項目資金440萬元,計劃建設項目42個。截止目前,全縣29個貧困村開工建設項目42個,已完工項目11個,下撥資金99萬元。
(三)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情況
2014年,省、市下達我縣移民搬遷任務1319人,全縣確定移民搬遷對象共計282戶1319人。截止目前,全縣完成開工在建的229戶1047人,主體工程完成二層以上的有53戶272人。
(四)減貧對象任務完成情況
2013年,我縣省定扶貧對象為72901人。今年來,通過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壯大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開展各種技能培訓提高群眾創業、就業能力等途徑,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截止目前,根據相關統計臺賬顯示,我縣減貧人口為15379人,減貧率為21%。超額完成6791人減貧任務的126%。
二、存在的問題
1、整村推進資金整合力度不大,形成合力難。由于受各部門資金投入規定和工作程序所限,捆綁資金整合難,實際操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搬遷扶貧工作進度有待進一步加快,移民補助標準偏低,導致搬遷移民戶經濟負擔過重,解決集中安置區建房用地困難較大。特別是整體搬遷難,移民后扶力度小。
3、“雨露計劃”培訓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必須創新培訓方式及培訓內容,幫助貧困群眾轉移就業,擴大轉移就業面,提高培訓的實效。
4、“扶貧到戶”工作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扶貧精準度不夠。產業扶貧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特別是要拓寬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強與國務院扶貧辦的對接,爭取更多資金、項目、政策惠及。
2、加快移民搬遷進城進園選址、申報、審批、移民對象摸底確認等工作進度,盡早啟動進城進園工程項目,不斷減少貧困人口數量。
3、準確識別貧困人口,扎實推進幫扶到戶工作,建立完整的貧困戶信息檔案,然后因戶采取普惠制與特惠制相結合的政策措施,或漫灌式扶持與滴灌式扶持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幫扶到戶。
4、強化產業扶貧措施,促進貧困人口增加收入,重點培育壯大扶貧龍頭企業和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努力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5、深入推進“雨露計劃”,充分發揮智力扶貧效果。通過實施“雨露計劃”等培訓工程,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能力,加快“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扶貧的工作進程。
第二篇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爭資爭項
爭資爭項工作是解決扶貧攻堅資金困難的有效途徑。2013年,我辦積極對接,主動作為,加強與省、市辦的聯系溝通,爭資爭項工作取得大力突破。截止目前,我辦共爭取各類扶貧資金3655.505萬元。
(二)整村推進(村莊整治)
2013年,我縣規劃整村推進(村莊整治)項目42個,涉及全縣10個鄉鎮29個貧困村,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40萬元。目前建設項目已完成工程招投標,進入實施階段,總體進度超過50%,已竣工項目6個,撥付資金99萬元。
(三)移民搬遷
2013年,省、市下達我縣移民搬遷任務1319人,全縣確定移民搬遷對象共計282戶1319人。截止目前,全縣完成開工在建的229戶1047人,主體工程完成二層以上的有53戶272人。
(四)庫區移民
2013年度,上級批復我縣庫區移民項目資金879.62萬元,安排項目96個。其中:2012年后扶項目資金107.86萬元,安排項目14個;經濟發展結余資金80萬元,安排項目15個;應急補助結余資金10萬元,安排項目1個;小型水庫移民解困資金17萬元,安排項目5個;2013年后扶項目資金76.76萬元,安排項目11個。截止2013年9月30日,全縣96個庫區移民項目已全部開工,項目開工率為100%;項目完工51個,項目完工率為53%;下撥項目資金325.85萬元,資金下撥率為37%。
(五)“雨露計劃”
2013年,省辦下達我縣“雨露計劃”培訓任務215人,培訓資金計劃22.64萬元。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培訓人員163人,占總任務數的75.8%。其中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90人,中高級技工培訓73人。
(六)產業扶貧
我辦充分利用每年省財政1000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做文章,落實產業扶貧項目30多個,為造血扶貧注入了新鮮血液,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七)社會扶貧
積極爭取省民政廳定點扶貧資金120萬元、衛生廳748萬元、江鎢集團100萬元、中煙集團南昌卷煙廠8萬元。另外,還通過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平臺向社會愛心人士募集資金。自老促會成立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老促會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屆人士的熱切關注。截止目前,獲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助學項目支持,還接受社會捐贈款15萬元。
(八)做好對接國務院扶貧辦對口支援的前期工作
一是高質量的完成了國務院扶貧辦對口支援縣年度工作計劃、三年推進計劃、八年振興發展工作方案三個文稿。
二是與縣領導專程到國務院扶貧辦對接匯報,并呈報了相關扶貧項目、政策的請示報告,為對接支援工作奠定的基礎。
三是順利迎接了國務院扶貧辦鄭文凱副主任一行來我縣對扶貧開發工作的調研,并初步形成了下一步扶持意向。
二、存在的問題
1、資金整合力度不大,形成合力難。由于受各部門資金投入規定和工作程序所限,捆綁資金整合難,實際操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搬遷扶貧工作進度有待進一步加快,移民補助標準偏低,導致搬遷移民戶經濟負擔過重,解決集中安置區建房用地困難較大。特別是整體搬遷難,移民后扶力度小。
3、“雨露計劃”培訓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必須創新培訓方式及培訓內容,幫助貧困群眾轉移就業,擴大轉移就業面,提高培訓的實效。
4、“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需要不斷完善,扶貧精準度不夠。產業扶貧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特別是要拓寬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5、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對行業扶貧的考核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強與國務院扶貧辦的對接,爭取更多資金、項目、政策惠及。
2、加快移民搬遷進城進園選址、申報、審批、移民對象摸底確認等工作進度,盡早啟動進城進園工程項目。
3、加大其他各項業務工作的督促力度,做好年終檢查準備相關工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目標
按照全省“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總體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創業、宜居、平安、生態、幸?!毙鹿ぷ髂繕?,借國務院扶貧辦對口支援之力,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努力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優勢扶貧產業,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全縣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貧困農戶持續穩定增收。2014年,重點“圍繞一中心,開展好七大工作”的工作思路,即以努力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為中心,確保年內消除農村貧困人口9500人,脫貧率達12%,做好以下七大工作:
(一)積極主動,加強聯絡溝通,做好對接國務院扶貧辦對口支援工作
繼續加強與國務院扶貧辦的對接,勤聯絡,多溝通,筑牢感情基礎。將需支持的政策、幫扶的項目及時請示報告,并做好后續跟蹤工作,爭取更多的資金、項目、政策惠及。
(二)準確識別貧困人口,扎實推進幫扶到戶工作
根據省、市扶貧到戶工作要求,將統計部門測算出的貧困對象69240人分解落實到鄉、村,然后按照個人申請、村組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公告公示等程序,落實到具體農戶。并錄入貧困戶信息,建立完整的貧困戶信息檔案,然后因戶采取普惠制與特惠制相結合的政策措施,或漫灌式扶持與滴灌式扶持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幫扶到戶。
(三)加大搬遷移民扶貧,不斷減少貧困人口數量
全面推行移民搬遷與新農村建設、危舊土坯房改造、生態建設、鎮建設、工業園區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和環境。我辦將結合移民搬遷進城進園工作,加大移民搬遷宣傳力度,強化措施,大力推進。2014年計劃實施“進城進園“搬遷移民1500人,實現進鎮、中心村梯度安置500人。切實解決移民就業難,致富難問題,從而不斷減少貧困人口。
(四)強化產業扶貧措施,促進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積極探索創新扶貧模式,爭取國務院扶貧辦的政策支持,創造條件開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扶貧到戶貸款貼息、扶貧項目貸款貼息等試點工作,充分發揮省產業扶貧資金1000萬元的作用,重點培育壯大扶貧龍頭企業和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努力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五)突出村莊環境整治,改變貧困人口居住條件
按照建設和諧秀美鄉村的總體要求,將整村推進與新農村建設、土坯房改造有效銜接,加大貧困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每個點改造整治到位,大力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
(六)深入推進“雨露計劃”,充分發揮智力扶貧效果
通過實施“雨露計劃”等培訓工程,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能力,加快“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扶貧的工作進程。改進“雨露計劃”實施方式,以貧困家庭“兩后生”和進城進園安置貧困戶勞動力為重點,集中扶持貧困戶“兩后生”職業學歷教育培訓和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2014年,計劃完成學歷教育及勞動力轉移1920人。
(七)統籌協調社會資源,著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
整合各方資源,調動積極因素,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工作,使貧困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增長。一是著力實施專項扶貧,充分發揮產業扶貧資金功效,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拓寬增收致富渠道。二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以老促會、慈善會為平臺,大力倡導企業社會責任,鼓勵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扶貧開發,擴大扶貧工作面。三是加強定點扶貧工作力度,建立“扶貧到戶”工作機制,對貧困戶要實行分類指導,因戶施策,逐戶落實結對幫扶措施,做到不脫貧、不脫鉤。
第三篇
根據文件要求,對照《縣2014年扶貧攻堅實施方案》,現將我辦牽頭負責的扶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行業扶貧
教育。一是計劃爭取上級資金6936萬元,目前已爭取上級項目資金5056.8萬元。二是危房校舍改造目前已完成規劃,部分學校正在辦理項目審批。已拆除D級危房校舍1412平方米,維修加固危房校舍面積3461平方米。三是教師周轉宿舍房建設已完成可研編制審批,已辦理建設工程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初步設計文本已報市發改委待評審批復。四是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已完成木蘭中小學、秋溪初中2所學校,學生宿舍與食堂建設,已完成初步設計待市發改委審批;壩口初中學生宿舍與食堂建設,正編制可研報告;中心小學與小姑中小學學生食堂建設待政府批復。五是2014年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已爭取省財政廳教育廳分配資金793萬元,其中:中央資金585萬元,省級資金208萬元,項目規劃已上報。
水利。一是完成《縣水利扶貧規劃(20112020年)報告》的編報工作及《縣農村自來水工程規劃》、《縣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方案》的編報審批工作。二是完成水利工程投資1925.46萬元,改造水陂15座,改造渠道108.9km,改造渠系建筑物221座,實施工程已交付使用。
社會保障。半年來,縣殘聯爭取殘疾人康復托養建設項目資金486萬元、康復扶貧貸款貼息指標100萬元、殘疾人自主創業扶持資金4萬元。
(二)專項扶貧
扶貧搬遷。2014年,省市下達我縣移民搬遷任務1319人,確定移民搬遷對象共計282戶1319人。截止目前,全縣開工在建的229戶1047戶,主體工程完成二層以上的有53戶272人。2014年度,上級批復我縣庫區移民項目資金879.62萬元,安排項目96個。其中:2012年后扶項目資金107.86萬元,安排項目14個;經濟發展結余資金80萬元,安排項目15個;應急補助結余資金10萬元,安排項目1個;小型水庫移民解困資金17萬元,安排項目5個。2014年后扶項目資金76.76萬元,安排項目11個;截止2014年9月30日,全縣96個庫區移民項目已全部開工,項目開工率為100%;項目完工51個,項目完工率為53%;下撥項目資金325.85萬元,資金下撥率為37%。
產業扶貧。2014年上半年,我縣早稻播種面積6.02萬畝,中稻播種面積7.39萬畝,較去年增加0.37萬畝,白蓮播種面積7萬畝,較去年增加0.5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6萬畝,比上年增加0.3萬畝,生豬出欄67165頭,比上年同期減少1046頭,落實蓮田養魚示范點60個,全縣水產養殖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
整村推進。2014年,我縣規劃整村推進(村莊整治)項目42個,涉及全縣10個鄉鎮29個貧困村,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40萬元。目前項目建設項目已完成工程招投標,進入實施階段,項目總體進度超過50%,已竣工項目6個,撥付資金99萬元。
就業促進。一是完成陽光工程培訓任務1459人,省下達任務是1250人,超額完成16.7%。二是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608人,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106.12%;完成就業培訓509人(其中創業培訓117人),完成年初目標任務的63.6%;完成建筑工匠培訓3801人,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100.03%。三完成“雨露計劃”培訓任務為163人,占總任務數的75.8%。其中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90人,中高級技工培訓73人。
(三)社會扶貧
一是充分利用上級每年1000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做優做大文章,落實產業扶貧項目30多個,為造血扶貧注入了新鮮血液。二是老區促進會平臺作用顯現。成立老促會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老促會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屆人士的熱切關注。今年上半年,接受社會捐贈款15萬元。截止目前,累計捐贈100多元。三是全縣領導干部結合“三送”工作平臺大力開展了結對幫扶活動,并因戶施策落實幫扶措施,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 上一篇:扶貧精準度工作提升的思考
- 下一篇:人防辦專項治理紅包情況總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