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公司財務負責人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31 11:09:46

導語:總公司財務負責人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公司財務負責人工作匯報

財務的核心任務是對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確保價值持續增長的戰略目標的實現。財務人員的工作無論是“向前看”型還是“向后看”型,都是為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這一目的服務的。財務各崗位既要把自己的常規工作做好,又要向前看,防范今后發生的問題。作為總公司委派財務負責人,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為總公司把好關

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產權制度改革,經濟模式由單一的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由于財務監督缺乏力度和深度,不少企業暴露出很多問題:企業經營者粉飾經營業績,財務做假賬、假報表,導致資產不實,造成風險;投資管理混亂,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挪用公款,私分國有資產;偷稅漏稅等等,各種各樣的經濟犯罪屢見不鮮,使企業陷入惡性循環與經濟困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財務監督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會計委派制作為當前加強財務監督、改革和完善會計管理體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對加強財務監督、規范會計工作秩序、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等具有積極的意義。我們委派人員受總公司委派,可監督檢查下屬單位內部財務運作和資金收支情況,并可根據情況進行會計核算、組織財務預算、財務決算,進而組織日常經營管理,同時監督和指導基層會計業務工作,體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我們必須對總公司負責,同時受本單位領導和總公司領導的雙重監督。對重大、特殊經濟事項藥及時向本單位領導和總公司領導反映,切實為總公司把好關。這樣,可以使總公司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得到加強,財務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強化總公司的財務監督作用。通過宏觀經濟管理,促進總公司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國有資產得到有效保值、增值,資產穩步積累,對維護總公司權益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為分公司算好帳,為領導做好參謀

財務管理需要依法、依制處理事務。財務負責人要對所在分公司的財務活動及其相關業務活動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控,檢查其對分公司實施資金控制、制度控制、人員控制的效果,以及驗證各分公司財務負責人是否忠實、有效地履行了財務監督職能。要把國家的財務法律、法規作為第一依據,總公司的財務制度作為第二依據,下屬公司的規章制度作為第三依據,切實為分公司算好帳,為領導做好參謀。

要協助委派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熟悉了解委派單位財務管理的優勢和薄弱環節。根據委派單位財務管理需要,為委派單位提供簡明易懂的會計報表和其他財務信息。針對委派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與委派單位一起共同研究探討,提出強化財務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推進委派單位內部會計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協助委派單位加強資金管理。協助委派單位編制項目預算,認真整理、分析委派單位上年項目支出預算執行情況、歷年項目結余情況,提出非新增項目擬安排建議。按項目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及時審核、撥付資金,保證項目資金專款專用;按項目類別實行明細核算,為委派單位提供及時有效的項目資金使用信息。協助委派單位建立和健全項目資金管理制度,跟蹤了解項目實施進度情況,就項目實施中的有關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和措施;協助委派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根據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情況及時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適時登記固定資產輔助賬,確保固定資產賬賬、賬卡、賬表相符。了解委派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提出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和措施,協助委派單位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清理盤點固定資產。

委派會計不僅要堅決維護委派單位的權益,更要維護總公司的權益,合法、客觀、公正地反映分公司生產經營狀況,為總公司領導生產、經營、決策出謀劃策。

三、為下屬機構做好服務

委派會計是代表總公司在被委派的內部單位實施財務監管的,主要目的,一是委派會計人員在不受所在單位的約束下,能自主地按照財務法律、法規、制度行使會計的監督職能,直接對總公司負責,確保資金的合理運用。二是協助被委派單位搞好資金管理、成本核算、盈虧分析,最大限度的創造利潤空間,達到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目的。實施委派制必須加強委派人員對所在單位的大局服務意識,既要做監督者又要做經營者,屬于雙重角色。在開展會計委派工作的過程中,要處理好服務與監督的關系,只講服務,不認真履行職責,不要監督,難以保證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正常秩序,無法實現服務的目的,因此,必須以強有力的監督來保證服務。監督保障服務,服務需要監督,二者互相結合、不可分離。要正確處理和企業經營者的關系。委派人員應該以幫助經營者的角色出現,無條件為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提供服務。不能帶有“我來監督你”的對立的立場。如果和經營者的關系處理不當,很可能分割經營者的合理的要求和合法的權利,這是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要關系。

委派會計要按國家財經法規辦事,主動為企業服務并排憂解難,在保證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真實合法、遵守國家財經紀律的前提下,放手支持和保護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同時,還應充分利用業務優勢,幫助委派單位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會計核算的基礎扎實、可靠。

四、自我完善,提升工作能力

財務人員應具備四種意識和三種能力。四種意識是指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成本意識和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始于責任,責任是第一位的。要對總公司經營成果負責、對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的執行負責;服務意識就是要注重主動、溝通、效率、效果,并且一定要有“總公司要服務機構,后線要服務前線”這樣的服務意識;成本意識,公司強調成本領先戰略,用差異化手段推動成本領先戰略;風險意識,作為金融保險類企業,風險意識必須牢記在心。考慮問題時要將風險意識融入其中,該問的問題一定要問,并且要主動提出問題及建議。同時公司推行的責任追究制度也強調要有風險意識及管控風險的能力。四種意識之外強調三種能力,即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執行能力。作為財務人員來說,學習能力是指對專業知識獲取的能力,財務工作強調專業性,要主動學習會計理論前沿問題,積極學習新準則、保險合同會計處理規定及準備金估計方法、流程、假設等新知識。只有專業知識沒有技能也是不行的,職業技能主要體現在職業判斷能力上,也就是工作中分析和判斷的能力,這也是需要不斷學習來提高的;公司強調創新能力,但作為現階段,首先要把基礎的管理做好。要加深對公司運營架構和運營模式的理解,清楚需要的資源在哪里,從哪里獲取支持。加強對外部市場及經營環境的敏感、行業動態及管理模式的創新。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并做好了基礎管理工作后,才可以進一步創新;執行能力是實現和落實戰略目標的能力,就是想辦法運用好所有資源去實現目標。脫離了良好的執行力,任何科學的決策、周密的計劃、完善的制度都只能是空中樓閣、只能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提升執行能力,要著力建立目標管理和考核激勵機制,在隊伍中強化責任意識、建立責任體系、加強責任監督、嚴格責任追究。要以崗位需要為取向、以能力開發為重點,加強會計關鍵才能的培訓,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五、加強財務團隊,提高整體工作合力

知識經濟的發展,也使得掌握知識、技術和信息的人,成為這一時財的核心。當前,許多單位也都已把人提到管理的核心地位,使掌握科學、先進技術和信息的人,能獲得較多的報酬、較高的社會地位等。一些單位已將單位的發展與單位員工的素質結合起來統一考慮,花大代價對工作人員進行培養、培訓,使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學知識技術,掌握科學先進信息,優化科學管理手段,使得單位文化提高。因此,加強財務管理應充分考慮人力資源問題,努力培養一支學習型、復合型的財務人員隊伍,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要理解創業文化,創業文化強調的是勤、儉、信、廉。細分到團隊文化首先強調的是團隊的和諧。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財務人員要強化自律意識,創造寬松的人際關系氛圍;其次是開放的心態,為人要謙虛,要善于接納別人提出的不同意見;再次是互助,做到換位思考,相互補臺不拆臺,形成總公司和分公司良性互動的局面;最后是進取。作為團隊必須要有進取的心態,積極地面對困難,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總公司更加輝煌的明天。

財務負責人委派制是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實施委派制度,它產生的意義是多方面的,能夠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保證國有資產安全、保值增值有積極的作用;可以適當制衡經營者的權力,同時抵制腐敗、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是對約束機制的一種嘗試,對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國企改革,建立現代企業管理管理體制有著重要的意義。委派制需要我們財務人員大膽地設想、嘗試,在工作中不斷體會、總結、完善,充分發揮出委派制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