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研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20 10:59:18

導語:教學教研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教研工作匯報

新學期的腳步逐漸向我們走近,開展教學教研思考已經重新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前。立足本學期將要開展的教研工作,我們的原則將是“立足學校實際,開展有效教研,提高教學質量”為己任,充分發揮我們每一位數學教研工作者“研究、指導、服務”的職能作用,通過開展課題研究、視導調研、評比考核等互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研究水平。

一、優化教學過程,增加興趣落點

從我們目前的數學教學過程來看,“教學離”現象還比較普遍,所謂“教學離”現象就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偏離老師安排的教學內容比較多,形成“教”與“學”明顯的不協調、不配合。教學過程中,怎樣消除“教學離”的現象呢?教研工作者們需要重視這個問題。其實,每一個階段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都不盡相同,在高中階段有很多學生對于學習數學仍然沿用小學和初中的學習方法,剛開始還算適應,但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由于學習方法不當,便出現了一定的畏難情緒。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在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思維層次以及學習方法上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作為高中教師,如何做好銜接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就初中數學而言,教材中新知識的引入往往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很貼近,學生一般都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的敘述方法也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也相對比較少。相比之下,高中數學雖然在課改后難度也有所降低,但相對初中數學來說,其中的一些概念就比較抽象,一些定理及證明比較嚴謹,邏輯性強,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空間想象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因而,在講授新內容時,教師應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盡量做到問題的提出、內容的引入和拓寬生動自然,并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嘗試和探索。

除此以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要掌握好初、高中教學方法上的不同。由于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少,知識難度不大,因而教學進度較慢,對于某些重點、難點,教師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反復講解、多次演練,從而各個擊破。進入高中階段以后,教學教材內涵豐富,教學要求高,教學進度快,題目難度加深,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不可能像初中那樣通過反復強調來排難釋疑。

二、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的要求,不僅是要求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現代中學發展智力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因此,中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上,這是中學教師的重任所在,也是職責所在,也是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

在新課標下,高中教學往往通過設導、設問、設陷、設變,啟發引導學生開拓思路,教師比較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這使得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容易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在聽課時就存在思維障礙,不容易跟上教師的講解,從而產生學習障礙,影響數學的學習。因而,高中數學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聽課,要求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即學生在聽課時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細看清老師每一步演示,適當做好筆記,隨時回答老師的提問,以提高聽課效率。

新課程對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教師要通過介紹古今中外數學史、數學方面的偉大成就,闡明數學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以此引導誘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提出一些新穎有趣、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發言與討論。教師還要通過生動的語言、精辟的分析、嚴密的推理、有機的聯系來挖掘和揭示數學美,讓學生從行之有效的數學方法和靈活巧妙的解題技巧中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并通過自己的解題來表現和創造數學美,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從枯燥乏味中解放出來,進入其樂無窮的境地,以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性。

三、尋求學習關鍵點,積極引導學生自學能力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用而不是教”。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無論是老師講得有多好,學生不主動學習都是毫無意義的。培養學生的自學,也是老師需要改善學生能力的學習關鍵點,力求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達到“用不著教”就能掌握學習內容,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就成為教師的主要目的。

學生的數學知識的主要來自課本,預習能力的培養便顯得非常重要,學生的每一次預習都將讓他們找到學習的重要內容,帶著各種疑問進入到第二天的學習中,這種學習無論是在學生的那個學習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這種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連貫性,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首先就是取決于預習做得好不好。

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后,我們就要鼓勵學生讀書時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不培養好學生的善問能力,我們應該不罷休,在這樣自學體系的良好烘托下,再輔助以老師的精心講解,引導學生找出所學知識點中各部分間的聯系,弄清楚來龍去脈,從而形成知識網絡化,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情趣必將被進一步激發。

總之,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立足于教材,讓學生有局部、有整體;有特殊、有一般;有自學、有講解,從本質上把握好數學學習的整條脈絡,掌握知識有游刃有余、舉一反三,數學中的疑難不在難辦、難解,在自學和教學相依見長的配合下,成績提高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