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保險業務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20 11:08:03

導語:對公保險業務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公保險業務發展工作匯報

隨著國內金融混業政策開放,銀行保險業務比重將越來越高。本文致力于探索一條適合于工行對公保險發展的道路。為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員工營銷能力,推動對公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實現銀保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一、我行發展對公保險業務的資源優勢

(一)強大的信貸資源

近年來,工行嚴格執行國家和總行信貸政策,按照穩健發展與規模擴張并舉的指導思想,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控”的原則,結合區域經濟特點,重點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行業及實體經濟,重點支持在建、續建以及已簽約重大項目建設,嚴格控制對“兩高一資”行業、產能過剩行業以及新開工項目的貸款,積極優化信貸行業投向。同時加大對重點產品的投放,優化信貸產品投向,把貿易融資作為企業法人客戶短期融資的主要方式,加大貿易融資業務對傳統流動資金貸款的替代力度,積極拓展核心企業的上、下游客戶,構建以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為基礎的鏈式金融服務管理模式。在嚴格按照有關信貸準入條件,努力擴展和優化法人信貸客戶,在對重點客戶投放的基礎上,積極發掘和培育實力較強、資信狀況良好、經營管理規范和盈利能力較高、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優質貸款客戶。這一切都為有效開展對公保險業務提供了強大的信貸資源力量。

(二)優質的會計資源

中國工商銀行在成立以來的十多年里,會計業務走過了一條由簡單到復雜、由傳統到現代、由粗放到集約、由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逐步轉變的道路。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會計是基礎,會計要服務于全行”的理念始終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指導思想。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實踐,不斷吸收和借鑒國外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先進經驗,結合國內和我行實際情況,逐步形成與我行業務發展相適應的會計管理模式。

(三)員工隊伍素質好

工行多年來多舉措加強員工隊伍素質建設,致力打造一支知識全面、業務精通、技能嫻熟、專業過硬的高素質員工隊伍,為全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利保障。一是推進全員培訓。以員工素質工程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全員培訓工程。首先是堅持“三實”原則;即:崗位培訓要實際、實用、實效。其次是搞好分層培訓;按照經營管理人員、市場營銷人員、臨柜員操作人員三個層面,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再次是開展全員讀書活動;努力培養員工的讀書情趣。通過各種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轉崗從業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二是健全用人機制。工行領導深知“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興行之本”這一深刻發展道理,堅持把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作為平時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事情來抓。在實際工作中大力實施“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原則,將一批政治素質高、責任意識強、業務知識好、專業技能精的人員選拔充實到適合本人發展的管理崗位上,從而建立起了一套“以業績論英雄、以貢獻定崗位”的良好用人機制,由此既增強了全行員工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又確保了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和戰斗力。三是實行上下聯動。要求各基層行處都應建立學習型組織,因地制宜,采用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各種學習教育活動。把教育活動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與優質文明服務創建精品銀行相結合;與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全行改革發展相結合,在全行營造一種人人關心、支持、參與“創爭”活動的良好氛圍,形成規模效應。四是加大學習考核。為進一步激發廣大員工的學習動力,使他們在思想意識深處真正認識到學習理論知識、掌握業務本領的重要性,工行在原來學習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新修訂、補充和完善,形成了一系列科學嚴密、行之有效的學習考評體系,由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對本專業員工學習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并對考核結果實行全行通報,以此在全行營造出“變強迫學為自覺學、變消極學為主動學、變單純學為思考學”的濃厚學習氛圍。

二、發展對公保險的對策

(一)加強培訓,提高營銷人員素質

邀請保險專業人士講解經典營銷案例的創意來源、市場理念、產品形態、推展流程和營銷方案深入細致的講解,培訓師與工行參加培訓人員就營銷策略和操作流程等問題進行了現場交流,共同分析客戶資源及適用產品。以便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樣的方式將對促進工行對公業務與團體保險合作項目開展將起到積極作用。隨著對公壽險業務的開展,也將為向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提供又一種既實用又快捷的特色服務項目。同時根據保險業務管理規定,建立保險業務操作人員資格管理、業務培訓、業績考核和跟蹤評價等管理制度,在考核工作業績的同時,要充分重視操作人員道德操守的考評,對責任心不強、漠視客戶利益、有損銀行信譽的人員要及時進行調整。對新錄用人員、崗位輪換人員要把好培訓關、考試關、資格關,做到持證上崗,促進操作人員充分了解保險業務的專業知識、法律法規和監管規章。

(二)積極探索發展對公財產保險業務的有效途經,全力做好財險工作

對所屬信貸客戶的財險業務全部引入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努力拓展財產市場,這樣不僅有效拓寬了我行創收渠道,讓企業達到了省時省力、節約費用的目的,而且,有效保障了我行信貸資產安全,降低了抵押財產風險系數,從而開創了銀行、企業和保險經紀公司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三)落實責任,健全機制

明確分管行長為對公財險業務的“第一責任人”。明確目標任務,加大獎懲力度,有效調動了部門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建立詳細的信貸客戶貸款情況、入保情況臺賬,列明貸款金額、期限、保險標的、投保費率、保險金額等內容,做到了底數清晰,為“一網打盡”公司信貸客戶財險業務奠定基礎。

(四)拓寬營銷渠道,變被動為主動

我們必須對工行的專業優勢進行宣傳,通過深入細致地工作打消企業顧慮,利用企業提供的相關資料,與保險公司攜手為企業量身定做保險方案,努力向保險公司爭取最為優惠的費率基數,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擴大保障范圍、節省費用支出,為進一步深化銀保、銀企合作、實現多方共贏奠定基礎。

(五)正確宣傳、推介保險產品

銀保產品宣傳資料必須符合保監會保險產品宣傳規定,除正規宣傳資料外,要嚴禁操作人員個人私印、發放宣傳材料;對于客戶的咨詢,要詳細講明保險產品與存款的差別,客觀介紹保險產品的初始、退保費用及收益情況,確保客戶自主、自愿進行投資決策,防止誤導客戶造成客戶與銀行產生糾紛。

(六)妥善處理客戶投訴

基層商業銀行要建立透明、高效的客戶投訴處理機制,提供合理的投訴渠道,由專門的人員和部門負責客戶投訴的登記、問題分析、檢查、報告、投訴的答復和信息反饋等事項,對檢查屬實的投訴事項要按照責任追究制度追究操作人員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因銀行操作人員原因造成客戶利益損失的,要按規定進行補償或賠償,維護好客戶的合法利益。

(七)設立專門柜臺提供全面服務

在保險業務量大的營業網點,可以考慮設立專門柜臺,提供銀保業務咨詢、查詢、保險產品推介及辦理保險手續等一覽子服務,既有利于促進保險業務的正常增長,又可以減輕保險業務耗時較長造成的排隊壓力。

三、面臨的困難

(一)公眾目前對產品不理解

目前對公保險業務下滑的速度相當快,銀行保險業務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其原因一是銀行保險產品保障功能不強。銷售時片面強調投資分紅,不恰當地與銀行儲蓄利率相比,使用本金、利息等銀行儲蓄的概念,使客戶誤以為買的保險是一種儲蓄品種。實際上,這種保險既沒有保障功能,分紅也達不到客戶的預期。二是銀行保險的合作只限于簡單的銷售模式,彼此沒有長期的共同利益機制,合作關系不穩固。隨著保險公司的增多,競爭的加劇,銀行渠道成為稀缺資源,手續費越來越高,保險公司只好限制業務規模,從而使得業務萎縮。

(二)缺乏專業的保險營銷人員

由于銀行柜臺人員缺乏系統的保險知識,在銷售保險產品的過程中,將保險與儲蓄相比誤導消費者,或以銀行信用來代替保險公司的信用,夸大和變相夸大保險合同的利益,混淆銀行與保險公司的責任,長此下去,必將導致銀行信用透支,降低銀行客戶的忠誠度,不利于銀行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