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關于扶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3-16 08:37:54

導語:鄉鎮關于扶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關于扶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

根據中央、省、市、區相關文件精神,為切實加快鎮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脫貧步伐,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鎮高度重視扶貧民生工程,現將扶貧攻堅工作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簡介

鎮位于區南端,距市區17公里,地處山區,雅望公路順周公河穿境而過,幅員面積50.2平方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農戶1965戶,總人口5853人,其中農業人口5280人。耕地面積約3680余畝,林地面積約46100畝,退耕還林面積8890余畝,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林竹產業。

2014年7月,經過調查摸排,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203戶、貧困人口634人,貧困村為村和村。

二、扶貧攻堅推進情況

2014年10月,我鎮貫徹落實扶貧幫扶,通過扶持產業和就業,帶動33戶、102人脫貧致富。2015年,我鎮加大扶貧攻堅力度,6月上報脫貧42戶、143人,11月上報脫貧19戶、67人,目標完成率102.9%。

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成立了以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七個駐村工作組,組長由各聯系村領導擔任。區國稅局、區糧食局下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

明確責任,強化督促檢查。

為達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權責相連的目的,主要領導負責對減貧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加大項目爭取和扶持力度,做好監督管理工作;聯系村領導負責各村項目的落實和監管,抓好扶貧工作的督促與指導,定期匯報工作開展情況。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結合林地資源較為豐富的優勢,開展林下養殖土雞,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積極投入林竹、重樓等產業,充分挖掘土地資源潛力,提高產量,提升質量,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打破發展的瓶頸。

著眼解決制約鎮減貧瓶頸問題,通過項目引進、項目打造,逐步解決造成發展滯后的根本問題。目前,主要從改善貧困村道路著手,硬化“通村、通組”主干道路,方便群眾出行同時,讓群眾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鎮將認真按照區委的安排,緊緊圍繞“四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舉措,切實抓好扶貧幫扶工作。

1、堅持因戶施策,科學制定扶貧計劃

嚴格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科學編制貧困戶扶貧計劃。認真制定全鎮扶貧幫扶三年規劃,完善2015年扶貧幫扶計劃。配合區級聯系幫扶部門針對各幫扶村的特點,制定對口幫扶三年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幫扶任務,落實幫扶責任,確保聯系村按期脫貧;各結對幫扶干部根據幫扶戶的特殊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結對幫扶方案,切實深入困難戶家中,每季度按時入戶了解情況,推動幫扶,實實在在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2、堅持部門協作,整合資源統籌施力

有效利用各幫扶部門的優勢,幫助貧困村逐步建立長效發展的優勢產業,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扶貧。結合災后重建契機,通過扶持生產就業、移民搬遷安置、低保兜底、醫療救助等多種手段,增強扶貧實效。

3、堅持產業主導,切實夯實扶貧基礎

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特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鼓勵和支持種養殖業,重點培育肉羊、土雞、油茶等特色產業。

4、堅持基礎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結合十三五規劃,積極推進鎮村道路、農田水利、安全飲水等建設,使之與扶貧開發相結合,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條件。在公路建設方面,以全面提升村道四通八達為目標,解決廣大群眾行路難、出行難和產業發展瓶頸的問題,促進生產要素便捷流動。在水利建設方面,繼續加強堰塘水渠整治、農村安全飲水等設施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農田灌溉體系、水資源供給體系、水環境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