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報告

時間:2022-06-23 06:37:00

導語:監察局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察局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報告

(一)一、*市食品安全基*情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力舉措,夯實工作基礎,提升保障水平,經過幾年努力,形成了覆蓋全市的食品安全監督執法網絡,健全和完善了“兩級政府、三級監管、四級網絡”的監管體制;監管技術含量和技術能力不斷提高,電子溯源、快速檢測等技術手段廣泛運用,監管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各監管部門主動跨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增強了監管威懾力和應急處置食品安全問題的效率。*市各項食品安全工作有序推進,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逐步好轉,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總體上處于平穩、有序、可控的狀態,市民消費基*放心。

具體表現在“兩高兩低”:一是食品污染物總體處于較低水平。據有關部門每年對各類食品進行污染物監測,*年隨機評價性抽檢樣品12467件,監測污染物指標191種,檢測127675項次。結果表明,影響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的各類污染物項次檢出率在0.7%左右。二是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發生率持續控制在低位。經統計,全市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20*年為33起、917人,20*年為13起、326人,20*年為17起、467人,持續控制在十萬分之六以下的較低水平。三是食品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較高。各部門對*市主渠道供應的各類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進行評價性抽檢,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四是市民食品安全知曉率和滿意度逐年提高。據統計部門對市民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食品安全工作總體評價得分20*年67.9分、20*年72.1分、20*年73.7分;市民食品安全知曉度20*年76.2分、20*年77.2分、20*年79.2分,呈逐年上升態勢。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食品藥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新的考驗。一是食品消費量大,依賴外地供應多。全市食品消費量大而自給率低、對外依存度較高,客觀上給*市食品安全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加大了監管難度。二是新技術的應用導致了新的監管難題。國外重大動植物疫情的發生,轉基因等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食品生產新原料、新技術的應用,使食品安全面臨一些新的課題。一些方便食品、保鮮食品和保健品,在生產中使用的新型添加劑、防霉保鮮、營養強化等材料和新型包裝材料等沒有經過足夠的、科學的跟蹤測試,降低了食品的安全可靠性。制假售假手段和花樣不斷翻新,有的甚至運用現代科技摻雜造假,鑒別成*高,增加了監管和打擊的難度。三是食品生產經營規模化、現代化程度不高,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在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等環節還存在多、小、散、亂、差的問題,食品企業通過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為數甚少,品牌企業則更少,這都要求我們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二、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相關措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市政府常務會議的要求,*市將全面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各相關部門將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為法律的貫徹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運用各種媒體廣泛開展食品安全法宣傳,增強市民的法律意識和監督意識;加強執法隊伍的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依法行政意識和執法水平;編制相關的技術指南和操作規范,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行業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的指導,督促組織食品從業人員培訓,促進食品行業規范守法誠信經營。

二是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預警。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大力開發快速高效監管手段,抓緊推進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系統建設,集成先進的食品安全信息技術和檢測技術,提高風險評估能力。制定各類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做好人員物資和技術儲備,提升食品安全的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三是抓緊修訂、完善與國家法規相配套的地方法規和規章,制定、修訂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和國務院通知要求,*市需要清理、修訂或廢止的地方法規、規章涉及《*市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規定》、《*市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暫行辦法》、《*市集體用餐配送監督管理辦法》、《*市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7個,規范性文件有31個。*市將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修訂,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不斷制定和完善地方標準,清理現行食品質量標準、衛生標準和行業標準,形成科學、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四是扎實做好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平。*市將按照國務院通知要求,對食品安全開展為期兩年的集中整頓工作。包括啟動開展世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頓,開展食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開展食品生產加工、進出口、食品流通和餐飲消費等各環節的整頓,嚴厲查處餐飲無證照經營行為。

五是進一步明確政府監管部門職責。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從*市食品安全監管的實際出發,不斷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監管新機制,在“采取分段監管為主”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綜合性、專業化、成體系的監管模式。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市政府明確質量技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因此,6月1日起,工商部門即開始負責食品流通的行政許可和監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繼續承擔餐飲服務許可和監管、綜合協調等相關職責。

職能調整后,各部門將在市政府的領導和食安辦的協調下,按照監管職能的分工,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基礎上,統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強聯合執法,確保*市食品安全監管到位。

(二)在6月11日舉行的市政府例行新聞會上,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鄭光輝介紹了*市質監部門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督管理有關情況

《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質量技監部門依法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督管理。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督管理是質量技監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質量技監部門將從落實企業責任、履行監管職責、提升監管能力三個方面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法的貫徹實施。

一、重點落實企業維護食品安全的責任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作為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是維護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質量技監部門在食品安全法宣傳貫徹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指導和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食品安全法》規定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一系列法律責任,要求企業在從業人員培訓、原料采購驗收、生產過程控制、食品添加劑管理、產品出廠檢驗、消費者投訴處理以及問題產品召回等各個環節都要采取嚴格控制措施,建立并落實管理制度。質量技監部門正在對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的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食品生產過程安全管理情況記錄制度、食品安全培訓檔案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梳理和細化,將這些制度要求作為向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宣傳貫徹的重要內容,指導和督促企業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健全*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食品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措施,確保食品生產經營過程安全可控。企業在各項制度措施的執行過程中必須形成文字記錄,作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重要依據。

二、依法履行食品生產質量安全監管職責

質量技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督管理,主要包括對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用包裝材料、容器等相關產品的生產加工行為進行監管。質量技監部門將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全面履行法定職責,加強對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

一是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制度進行梳理和完善,目前正在對現有的行政許可、日常監管、風險評價和應急管理等制度進行修訂,同時抓緊制定不安全食品召回等配套制度,進一步完善食品生產全過程監管制度體系。二是加強對企業生產加工過程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生產過程中各項食品安全管理政策要求的執行情況以及相應的文字記錄,查找企業行為及其結果與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等的差距,督促企業采取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并對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三是加大對產品的抽查、抽檢和污染物監測力度,對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嚴格后處理措施,監督企業召回問題產品。四是按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的規定及時公布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結果。

三、著力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質量技監部門將加強監管隊伍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提高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落實監管責任制,加強培訓考核、提升食品生產監管隊伍的監管能力;二是加大對移動監管和快速檢測設備等監管裝備投入,提高監管工作效率;三是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心建設,完善應急處置預案,提升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四是建立食品召回管理中心,規范食品召回管理工作,監督企業主動召回問題食品,對不采取召回行動或者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中確認食品及其原料屬于被污染的,質量技監部門將責令食品生產者召回。

(三)在6月11日舉行的市政府例行新聞會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徐楓介紹了*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行食品流通環節的許可和監管職責有關情況。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和市政府的決定,*市工商部門自6月1日起,依法履行食品流通環節的許可和監管職責。為確保食品流通安全監管職能調整到位,*市各級工商部門周密部署、充分準備,認真學習、加強培訓、建章立制。市工商局已與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就兩局職能分工調整和銜接問題達成一致,兩局聯合印發了有關文件,以保證《食品流通許可證》與原《食品衛生許可證》的有效銜接和順利過渡;并明確了《食品流通許可證》發放的范圍、基*流程等事項。6月1日起,各區(縣)均已設立了《食品流通許可證》受理專窗,正式受理相關申請。據統計,截至6月10日,全市工商部門共受理食品流通許可證相關申請676戶,受理咨詢1928人次。

此外,各級工商部門依法加強對食品流通環節的日常巡查和監管,積極向市民和企業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工商盧灣分局在《食品安全法》實施首日,即查處了一例違反《食品安全法》的案件,并調解經營者給予消費者以十倍的賠償,取得了較好的執法效果。

下一步,工商部門將按照市政府和國家工商總局的部署,用兩年左右時間,在全市集中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頓。通過整頓,著力解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確保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合法有效,食品銷售者進貨查驗和進銷貨臺賬制度得到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得到有效落實,食品經營行為規范有序,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狀況進一步好轉,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同時,工商部門將堅決貫徹《食品安全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八項制度”為抓手,進一步強化食品流通環節日常規范化監管,在長效監管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設。這八項制度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市場主體準入制度,嚴格規范食品許可和登記注冊行為。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市場質量準入制度,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切實把好食品進貨關。三是建立健全食品市場監管和巡查制度,嚴格規范食品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四是建立健全流通環節食品退市制度,嚴格食品質量監管。五是建立健全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嚴格食品市場日常規范管理。六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制度,嚴格防范和處置食品安全突發問題。七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廣告管理制度,嚴格規范和監管食品廣告行為。八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協作制度,嚴格履行和落實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