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科學發展觀考察體系思考

時間:2022-07-15 10:59:00

導語:干部科學發展觀考察體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科學發展觀考察體系思考

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省委書記××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響亮地提出了“彎道超車”的發展概念。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經濟社會在逆境中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實現“彎道超車”就必須要有敢于彎道超車的“司機”,能在彎道處超車的“車手”。因此,組織部門要為“彎道超車”選好“司機”、配好“車手”,要為“彎道超車”保好駕、護好航,要為“彎道超車”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立體考察,為能“彎道超車”的干部“做好梯”

干部考察工作作為整個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鏈條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選拔任用干部的基礎,影響和決定著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質量。當前干部考察工作的基本任務,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彎道超車”的目標,建立健全科學的干部考察體系,切實為能“彎道超車”的干部做好進步的“梯子”。

1、創新考察方法。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積極改進和完善傳統考察辦法,不斷探索和引入新的辦法,注意多種考察辦法的綜合運用。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四種辦法:①理論考查法。一是看其讀書筆記,了解其參加黨校理論學習、黨委中心組學習和個人自學的情況;二是組織理論考試,將考試的成績作為考察的重要依據;三是調閱干部的調研文稿和體會文章,看其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四是進行場景模擬考核,結合工作實際和社會熱點,即席詢問一些問題,看其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②追溯考核法。“政聲人去后,雁過留名時。”到干部曾經工作過的單位進行追溯和回訪,這時該單位的干部群眾對其既沒有顧慮心理,又有冷靜客觀的心態,加之經過前后任之間的比較,往往更能暢所欲言,評價意見會更加公正和全面。如果考察對象有品德缺陷、作風問題和經濟問題,往往也更加容易暴露。同時開展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從了解干部所在單位財政收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效益情況,看考察對象是否遵紀守法,是否廉潔自律。③現場解剖法。結合干部管理工作,到干部工作、學習、活動的現場,直接考察了解干部。比如在一些急、難、險、重的工作中,考察干部是否有獻身精神、頑強斗志和毅力;通過參加班子民主生活會,看考察對象是否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等。④社會征詢法。組織考察對象以前的領導和同事、以前所在有關單位的負責人、街坊鄰居、所屬社區的相關人員、紀委、綜治辦、信訪辦、審計局、公安局等單位和其他《干部任用條例》規定的找談范圍以外的知情人員進行社會征詢。

2、嚴格考察程序。根據《干部任用條例》的有關規定,認真履行各項考察程序,做到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不斷擴大干部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要制訂嚴格的標準和要求,規范操作每一項程序,嚴把每一個關口,禁止簡化、變通或顛倒程序。在民主推薦環節上,要適度擴大參加人員的層次和范圍,豐富推薦手段,更好地體現群眾公認的原則,不是大多數群眾擁護的,不得列為考察對象。在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環節上,要對測評和調查結果進行量化計分,并填寫對考察對象的具體評議意見,避免簡單抽象地用“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來評價干部。在個別談話環節上,應從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中,合理選擇談話對象。要全面推行考察預告制、差額考察制、征求紀委及有關部門意見制,對考察中干部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情況要進行專項調查,對需要實地了解情況的,要到現場查看有關情況,以便更廣泛深入地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不斷增強考察工作的穿透力。

準確評價,為能“彎道超車”的干部“鋪好路”

對干部的結論性評價要以實績為準繩,以公信度為依據,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領導干部的崗位特點,按照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的要求,精心設計實績考核的指標體系,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地全面衡量干部的實績,為能“彎道超車”的干部鋪好進步的“路子”。一要堅持宏觀與微觀結合評價。宏觀上重點評價干部的潛能,觀其在長遠、未來和大局方面擔當重任的能力。微觀上重點評價干部的現實表現,觀其在眼前、近期具體表現。二要堅持縱向與橫向交錯評價。縱向評價主要是聽取上級領導、班子內部成員、基層群眾意見,掌握不同層次的意見和看法。橫向評價則側重同行類比,即同行業、同系統、同類同級干部的相互比較。三要堅持動態與靜態相統一評價。靜態評價主要看被評對象的穩定因素,如資歷、學歷、氣質、性格及獎懲等情況。動態評價主要看被評對象的不確定的因素,如理論水平、業務能力、自身修養等。四要堅持強項與弱項類比評價。關鍵看大節,觀本質,抓主流,防止苛求小節,拘泥舊習,求全責備。五要堅持綜合內外因評價。干部考核工作必須把考核者的主體和客觀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既重視內因,也要重視外因。內因主要是指考核者所在單位人員的素質狀況、工作基礎和凝聚力等;外因主要看其單位所處大環境是逆勢還是順勢。只有正確處理被考核者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的關系,才能給干部的實績評估以科學、準確的考核。

公平競爭,為能“彎道超車”的干部“搭好臺”

公開考選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觀要求,是提高干部公信力的現實體現。只有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才能為“彎道超車”的干部搭好進步的“臺子”。一要公開考任選拔。建立領導職位任職資格制度,將選才的視角前移,以公開考任為突破口,研究制定讓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培養、選拔和破格提拔的辦法和措施,為干部隊伍建設提供源頭活水。二要加大公選力度。進一步增加公選職位,將遴選范圍向外延伸,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廣納賢才,切實改善干部隊伍結構。三要推行競爭上崗。各單位的中層干部一律實行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并且還可以實行跨部門、跨行業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從而不斷激發干部活力。四要試行群眾公推。群眾公推也是種公平競爭的方式。要以民主推薦與組織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推薦領導干部,大膽選拔群眾公認、素質優良、業績突出的干部。五要堅持能上能下。對競爭力不強,工作實績不佳,群眾反映較差,經考核不勝任現職的領導干部,采取待崗、免職、降職等辦法,及時從領導崗位上調整下來。對年齡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科級領導干部,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及時改任非領導職務,以便讓能“彎道超車”的干部及時“上臺”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