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致富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時間:2022-09-13 02:47:00
導語:養殖業致富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區養殖產業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的養殖產業主要包括漁業養殖和畜禽養殖。
(一)漁業養殖基本情況
我區發展魚類養殖具有上風。嘉陵江**段長45.1公里,魚的種類達163種,漁業種質資源較為豐富。全區現有各類宜漁水面30,482畝,漁業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名優魚類養殖,是我區魚類養殖的重要方向。目前,中華倒刺鲃、中華鱉、奧尼羅非魚、南方鲇、巖原鯉等16種名優魚類在我區養殖試驗成功,正在向規模化養殖邁進。全區現有水產養殖面積13,299畝,水產品總產量5**0噸,其中名優水產品產量600噸,實現漁業總產值6300萬元,占全區農業總產值的9.1%,全區農村人口人均來自漁業的收進為151元。
(二)畜禽養殖基本情況
1.生豬生產現狀。近年來,我區生豬養殖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年由于受往前年飼料價格上漲而生豬價格過低,以及我區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豬藍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區母豬數目、育肥豬存欄量、商品豬出欄量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隨著我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生豬規模養殖一時難以形成等因素的影響,我區生豬養殖量、出欄量都還將下降。預計全年生豬出欄僅為18萬頭(包含農民自食部分)。
2.奶牛生產現狀。全區現有奶牛1388頭,日產牛奶約9.5噸。我區奶牛分布的特點是江西片區相對集中,江東片區零星分散。目前,我區奶牛產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較低,約為0.1%,但發展潛力很大。我區發展奶牛產業,起步較早,效益較好,并逐步向城區周邊延伸,規模養殖開始起步,為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天友乳業公司在澄江鎮建立了種奶牛場,歇馬鎮還成立了奶牛協會。
3.家禽養殖現狀。全區均勻年出欄商品雞260萬只,主要是商品肉雞和農戶散養的土雞。區內規模禽類養殖場養殖量不大。除正大團體在東陽街道西山坪建有10萬只商品蛋雞場外,區內的其他禽類養殖場養殖量都在2萬只以下。目前,區內尚無一家禽類的二級良種繁育場。區內養殖戶規模飼養的家禽主要是從區外引進種苗或種蛋在區內進行孵化,這種情況制約了我區家禽養殖業的發展。
二、我區養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題目
目前,我區養殖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全區農業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但是,在養殖產業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題目,制約或影響了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養殖規模量小。在生豬養殖方面,全區年出欄生豬上千頭的養殖場未幾,20**年只有8戶,比20**年的14戶減少42.86%。在奶牛養殖方面,牛奶產量低,農戶養殖呈萎縮之勢。目前,我區奶牛存欄量少,總體規模偏小;部分養殖戶將后備奶牛外賣,導致存欄量下降而且出現奶牛斷層。散養農戶的奶牛年產奶量遠遠低于公司養殖。一般農戶的奶牛年產奶量為4500公斤/頭,與天友牧業公司單產6500公斤/頭相比,相差2000多公斤/頭。
(二)經營治理不規范。多數畜禽養殖場戶沒有建立飼料、獸藥、添加劑、防疫、消毒、及無害化處理記錄,這種狀況極易造成重大動物疫病發生以及食品安全等題目,同時加大了飼養本錢,降低了養殖效益。養殖戶飼養方式粗放,區內奶牛養殖戶多是在以前的豬圈或房前屋后搭建牛舍,設施簡陋,盡大多數采用人工擠奶環境衛生差。
(三)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戶養殖多是憑經驗,對科學飼養畜禽知識了解未幾,肉料比偏高,養殖效益差,養殖場戶抗風險的能力弱。養殖奶牛多是依靠國營、集體農場發展起來的,在國營、集體農場相繼退出奶牛生產領域后的10年來,奶牛的飼養技術、配種技術、疾病治療技術等方面的專業技術職員流失,獸醫站專業技術氣力不足。
(四)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意識淡薄。很多養殖戶防疫意識淡薄,對防疫、檢疫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觸。區外購進仔豬不與當地畜牧獸醫部分聯系,購回后也不與所在地畜牧獸醫防疫部分接洽。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動物疫病在我區時有發生,對生豬生產構成了極大威脅。口蹄疫、炭疽、牛出敗、結核病等動物疫病極易影響奶牛。防疫治理體系不健全,防疫經費嚴重不足,畜禽產業存在動物重大疫病發生的潛伏風險。
(五)發展養殖的市場風險大。往前年,育肥豬價格直線下滑,養豬虧損嚴重,養殖場戶大量宰殺母豬,不再飼養育肥豬。今年以來,仔豬價格飆升,養殖本錢加大,飼料、人工等也大幅上升,增大了生豬養殖本錢,增加了生豬養殖的市場風險。同時,牛奶面臨銷售困難題目,花費的人力多、本錢高。銷售量受季節影響波動大。
(六)畜禽良種體系不健全。區內生豬主要以榮昌豬和長白豬雜交豬、榮昌豬與長白豬及杜洛克雜交豬、pic豬為主,沒有標準的種豬良種繁育場。
區內家禽主要是靠區外引進禽源,沒有相應的良種繁育體系,既制約著禽類養殖業的發展,也不利于禽類重大疫病的防控。
(七)規模養殖貸款困難。由于養殖場戶多是租用土地或建設簡易場地,固定資產未幾,因此,采用抵押方式取得貸款不是很現實,而其它途徑的貸款特別是無抵押的小額貸款困難,養殖戶要擴大生產規模受到融資困難限制。
三、關于加快養殖產業發展的建議意見
(一)同一規劃,分類指導,公道布局。明確全區養殖業的功能區域劃分,制定公道的發展規劃。充分考慮養殖的需求和城市發展因素,公道設計和調整水產和畜牧產業布局,規定養殖區域和限養區域。積極穩妥調整全區奶牛布局,重點發展澄江鎮沿澄八線一帶,復興、三圣鎮一片,積極穩步發展龍鳳街道、東陽街道、歇馬鎮、天府鎮奶牛,并將主城周邊北溫泉街道、蔡家崗鎮、童家溪鎮的奶牛遷出城市規劃區。
(二)制定扶持政策。要進一步解決養殖用地政策,落實規模養殖資金補貼,建立畜牧生產發展資金,實施培訓計劃,要由政府組織對從事畜牧產業的技術職員、防疫職員進行免費培訓,進步從業職員的素質和水平,同時加大對畜禽飼養知識的宣傳力度,以進步廣大養殖戶的飼養技術和防疫意識。
(三)大力培育骨干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經營,選擇產業上風較突出、經濟實力較雄厚、外向程度較高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引導發展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區級龍頭企業,同時鼓勵他們利用產品超市、連鎖配送和網上銷售等現代流通方式,拓展市場營銷渠道,培育主導產業,不斷壯大規模,加速向外延拓展型經濟轉化,為**養殖業大發展打開一條通道,帶動農民共同致富,促進全區養殖業產業升級。
(四)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養殖業投進機制。以國家投進為導向,以集體、漁農和業主投資為主體,鼓勵社會性投資,特別是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先進投資理念與經營策略的社會資本投進養殖業領域,促進產業發展。協調各金融部分,增加對漁業的貸款,特別是小額信用貸款,簡化辦貸程序,減少審批環節,并給予優惠利息或一定額度的無息支持。
(五)加大科教投進力度。進步科技貢獻份額,推廣最新養殖技術,進步病變綜合防治技術,加快養殖業科技創新。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全面進步養殖業從業職員的科技文化素質,深進養殖生產第一線,為養殖戶送技術,解難點,降本節支,進步養殖經濟效益。保持和西南大學等科研院所的橫向聯合,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大成果儲備,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步產品科技含量。依靠科技進步,進步投進產出率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探索奶牛高產技術。同時,搞好品種資源保護工作,與畜牧獸醫技術學院一起,聯合科研攻關,盡快把資源上風變成商品上風和經濟上風。
(六)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步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其行業治理及市場、信息、技術和服務功能,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運作治理機制,不斷增強行業自我治理、自我發展能力,進步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七)實施水產品名牌發展戰略。進一步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嘉陵江名優魚,對有一定市場和技術基礎的地方上風品種和引進品種,如青波等,針對其瓶頸因素,集中氣力組織攻關,加快開發利用;對有一定開發潛力的新品種和引進品種,如厚頜魴、巖原鯉、胭脂魚、青龍棒、黃臘丁等,進行適應性養殖,為規模開發提供技術儲備,逐步篩選、形成具有**特色的名優產品和特色品牌。
(八)發展休閑漁業。**地處我市“1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區,是重慶的“后花園”。要大力實施生態靚區戰略,發展休閑觀光漁業、以漁為主的餐飲業和觀賞魚養殖,不斷拓寬漁業發展空間,促進漁業三產業的發展,打造人與自然***、都市與鄉村融合的多功能、市場化、精品化的漁業產業群,實現漁業的全面發展。
- 上一篇:藥品安全問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工商政務大廳窗口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