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監察系統管理情況考察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12 10:14:00
導語:電子監察系統管理情況考察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在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及發展思路,我縣成學習考察組,從月3日至10日,先后赴膠州市、青島市學習考察。我們通過聽取情況介紹、現場參觀、與工作人員交流、收集相關資料等方式,比較全面地了解了膠州市、青島市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管理工作中先進的運行模式、管理機制、功能定位等,掌握了推進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辦法和措施,圓滿地完成了此次學習考察任務。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青島市、膠州市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管理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青島市針對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出現的審批超時、擅自設定許可事項、違反許可辦理及暗箱操作、陪標、串標等問題,而傳統的事前事中監督乏力、重在事后查處的“消防員”監察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工作要求的現狀,及時調整思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監督監察理念與電子信息網絡技術有機結合,推行了電子監察,變“被動”監察為全面、規范、科學的“主動”監察,有效解決了傳統監察方式和手段的不足。其中膠州市的行政審批大廳和公共資源交易大廳及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一)搭建電子政務服務及監察平臺,推進行政權力陽光運作
青島市以“金宏”電子政務網為依托、膠州市以膠州政務網為依托,整合了全市各級各部門的政務資源,打造了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全市政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全公開。
平臺突出三大功能:一是政務公開全覆蓋。將政策法規、行政審批事項、政務服務事項及辦事流程等信息通過網絡向全社會,實現政務信息的全覆蓋。并根據《政務信息公開考核辦法》,對各部門政務信息網上公開情況進行在線監測。二是網上辦事全公開。膠州市以市行政服務中心網上審批系統為主導,建起內外網結合的市、鎮、村三級網上辦理平臺,將各部門的相關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實行網上審批辦理。受理單位、許可依據、辦理程序、辦理進度等信息全部在網上進行公開,申請人可隨時登陸網站對申辦事項的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等內容進行查詢。以來,膠州市網上共辦理事項96218件。三是公眾參與全監督。膠州市通過設置紀檢監察電子信箱和網上審批投訴舉報信箱,受理網上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接受群眾全面監督。為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同時開通了10086短信投訴平臺,群眾編寫投訴內容發送至指定號碼,系統自動接收,辦理情況也以短信的形式及時進行回復。以來,共受理網上舉報、投訴342件,辦結率達98%。
(二)搭建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平臺,變柔性監督為剛性監察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使用面積8700平方米,入駐市級行政許可事項300項、服務事項141項,設置服務窗口125個,入駐部門50個,工作人員346名。膠州市行政審批大廳(正科級事業單位),使用面積2600平方米,行政審批軟件及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投資350萬元,本著“能進則進”的原則,將27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部門的88項行政許可、36項非行政許可和24項便民事項納入大廳直接管理,工作人員達150多名;對未進駐大廳的15個部門的66項許可事項負責年終考核。為實現全市所有許可事項“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的目標,該市建立網上審批系統,構建了“膠州市網上審批大廳”,將全市42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部門的154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網上審批。中心通過在網上設立“并聯審批”模塊和外網信息服務,解決了申請人多頭跑、審批部門分別跑的問題。網上審批系統運行以來,共受理事項54112件,平均審批時間縮短了一半。不斷延伸行政服務中心職能,在所屬鎮(街道)設立便民服務站,在各行政村設立便民服務室,構建“三級”便民服務電子網絡,使群眾實現了“只進一個門,辦妥萬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目標。膠州市不僅在行政服務大廳及15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實時對審批環境、工作秩序、工作紀律進行監督;同時,對網上審批系統進行電子監察。對各種違規行為,系統分別給予“黃牌”、“紅牌”警告,通過網絡自動通知相關部門和責任人,進行督促整改和調查處理。
(三)搭建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察平臺,加強對重點領域的監督
公共資源交易既是腐敗易發高發地,也是監察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為解決公共資源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青島市、膠州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市場公開交易,交易規范運作,運作統一管理”的總體思路,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并創新監察方式,搭建了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察平臺。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大廳總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在獨立運行的同時,入駐行政監督部門6個: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和市國資委;入駐交易服務機構3個: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土地儲備整理中心、產權交易所。另外,市監察局、市檢察院、公證機構駐場監督監察。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科級事業單位),使用面積1100平方米,公共資源交易軟件及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投資300多萬元,將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納入集中統一監管。中心設置了評標區等七大功能區,配套安裝了先進的指紋識別等八大智能化硬件監控系統,為公共資源的交易規范化、監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領導管理機構、服務工作機構和監督監察機構“三級運行”的管理模式,出臺了《關于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的意見》、《市場不良行為記錄和公示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確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自12月開始試運行以來,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額4.14億元;完成建設工程交易269項,交易額11億多元,為財政節約資金1億多元,平均節約率為15%,最高節約率達24%。其中該市機動車排氣監測站bot模式的招投標一項,中標額高出標底360萬元,僅一項就收回交易中心軟件及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成本。集中統一監管平臺的建立,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由無形到有形、由隱蔽到公開、由分散到集中、由無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轉變,提高了公共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四)搭建服務百姓面對面視頻平臺,進一步完善立體輿論監督
膠州市隨著三級便民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群眾辦事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和“只進一家門、辦妥萬家事”的目標,但存在著諸如咨詢反映問題、投訴舉報渠道不暢等問題。針對便民服務體系辦不了、常規途徑辦不好的問題,該市不斷深化“三級便民”服務模式,建立了“服務百姓面對面”視頻網絡平臺,及時為老百姓釋疑解惑、聽詰納議、受理訴求、信息,實現了“遠程零距離、異地面對面”。對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積極進行篩查,查找案件線索,能在視頻平臺進行答復的,當面答復,不能答復的,做出辦理承諾,在進行初步調查后及時向群眾進行反饋。對群眾進行的投訴:采取問題分類別、部門分專區、上線分時段、一對一對口連線的方式,組織部門上線解答群眾訴求,接受群眾質詢。同時,運用網絡技術對視頻影像、語音進行全程記錄存檔,對部門承諾辦理的事項及時跟蹤督辦;對視頻過程中群眾反映部門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安排專人進行督查,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廉政談話,力爭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構建網上舉報投訴平臺。
青島市依托“青島廉政網”,開辟反腐倡廉網絡信息中心,設立“信訪舉報”、“效能投訴”、“反腐諫言”、“結果反饋”等欄目,紀檢監察機關在規定工作日內作出受理反饋。同時,青島市及各區市紀檢監察機關要在“明鏡信息網”實名注冊,安排專人受理和處理網絡信訪件,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和格局,使群眾更加便捷地向紀檢監察機關進行檢舉、控告、申訴、投訴。
(五)搭建公共資金監管電子監察平臺,確保資金高效安全運轉
青島市以建設“四項公共資金”電子監察系統為重點,加強對社會公共資金的監管,通過與資金主管部門業務系統間的無縫對接,對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扶貧資金、抗震救災以及財政專項資金、民生資金和部門管理的重要資金的收繳、管理、使用等關鍵環節實施網上及時、動態、全程監控。同時,研發和應用專項資金公開運行平臺軟件系統,設置信息公開、資金追蹤、統計匯總、預警報警、監管聯運等功能,把專項資金全部納入網絡平臺運行,實現對資金分配、撥付、使用、驗收、審計等環節的動態性、全過程、全方位監控。
膠州市為規范和約束財政支出行為,加強財政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搭建了國庫統一集中支付平臺,建立起覆蓋財政、預算單位、銀行的國庫集中支付網絡系統。財政部門實施全過程的電子監管,嚴格執行財經法律法規,督促單位自覺加強財務管理,現在財政資金的截留、擠占、挪用現象已大大減少。截止目前,已審核不合規單據30多筆,拒付資金150多萬元。
二、應借鑒的做法與經驗
青島市電子監察系統是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對重要行政權力領域進行電子監察。系統應用前提是以電子政務網為依托,以行政服務大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載體,實現行政審批、行政征收、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行政事項效能情況和公共資源市場交易執法監察情況過程的程序化、規范化,核心是其過程的網絡化。他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領導重視,措施到位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電子監察建設管理的共同特點是:起點高,運作順暢,功能齊全,設施一流,并能在創新政府管理、提高辦事效率,便民、利民、政務公開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行政服務大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尤其是主要領導能親自協調和解決建設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如開始建設行政服務大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時,從管理體制、職能定位到場所建設、保障措施等,全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拍板定案,并多次就中心建設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出臺了《關于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若干規定》和《行政服務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行政服務大廳是集行政許可、招標投標、便民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行政服務平臺,要求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凡批必進,應進全進”。
(二)精心設計,突出實用性
青島市、膠州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重點針對存在的工作效率、越權審批、違規辦理和服務質量等問題開展。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察重點圍繞交易市場主體各方,即投標人、招標、評標專家等環節,設置監察模塊,建立數據庫。
一是細化固化業務流程。青島根據《行政許可法》、《行政監察法》、《招投標法》、《政府采購法》、《土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將經過4次精簡保留的154項行政許可事項以及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的業務流程進行細化,分解為若干環節,并對每一個環節設置的辦理條件、時限等規范化要素進行固化,植入電子監察系統。根據《招投標法》及相關規定,將工程建設招投標從受理交易登記到中標合同整個流程分解細化為18個環節,環節之間形成無縫鏈接。操作中一旦出現不符合規定的程序、時限、內容和辦理條件,系統將會自動鎖定,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并生成提示信息和異常信息指令更正。業務流程固化以后,不經授權和開發人員技術支持,工作人員無法自行修改。
二是合理設定監察點。不同的工作事項,監察的重點不同。行政許可審批側重于對內部工作人員的效能監察,而公共資源交易側重于對交易市場主體各方的監察。青島市在系統建設中,合理設定監察點,力求實用。在行政審批電子監察中,設定審批事項受理、辦理時限、收費標準、審批程序、證件打印等重點監察點。在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事項監察中,設置時限監察、業務監察、投標人監察、招標監察、評標專家監察和綜合監察等多個監察點,保證監察的實時性、準確性、直接性和實用性。
三是全面采集分析信息。每個監察點都設置數據庫,用于采集行為信息,系統自動根據預先設定的監察規則,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匯總統計、分類綜合、對比分析,即時篩選業務流程中的違規和疑似違規信息,在監察點進行提示、預警。在工程招投標監察點設置中,大量采集投標人、招標、評標專家違規或疑似違規信息入庫,只要行為人的行為信息與信息庫采集的信息相吻合,系統將實時預警。監察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既可以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同步監控整個工作流程,也可以根據系統提示和預警開展監督監察工作,真正實現了事前、事中監察的有效鏈接。
(三)合理鏈接,注重可操作性
一是把每位工作人員的辦公操作,根據細化固化后的程序模塊進行合理分段,組合成崗位最佳鏈接,工作人員只需按照各自權限和系統提示進行選擇或輸入相關信息,即可完成常規工作。膠州市原來由15個人操作的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現在只需6個人即可完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電子監察系統自動對整個業務過程進行監控,監察部門和職能監管部門可利用網絡和視頻,全方位了解事項辦理的詳細情況,跟蹤監控業務流程進展,監督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原來需要同時派出多人來完成各個事項的監督監察,現在只需1人在監控室就可完成。
三是把電子監察系統與績效考核緊密結合。電子監察系統設定績效評估功能,自動對各行政審批職能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評估,對招標人、投標人、招標、評標專家等進行考核評鑒,并根據評鑒結果做出“剛性監察”,投標人或評標專家若被預警或發黃、紅牌,系統將在一定時期內限制其報名和評標資格。
- 上一篇:小議生態環保型網箱養魚技術研討
- 下一篇:社區衛生服務情況考研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