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5-07 04:21:02
導語:工業園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一是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職責。我辦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召開管委會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全縣黨風廉政建設會議精神,研究部署2014年園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同志作為園區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由吳明森具體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并將廉政建設責任目標分解落實到分管領導和股室負責人,為我辦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6月,管委會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半年總結會,會議全面總結了上半年我支部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情況,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確保全年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制順利完成。
二是園區班子成員與縣紀委簽訂了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又與各位黨員簽訂了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形成逐級分管、層層落實的監督機制,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到實處。
三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的安排部署,初步建立縣工業園區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和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進一步健全,強化權力運行監督,規范行政權力運行,著力建立不易腐、不愿腐、不能腐的反腐倡廉機制。
四是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制度、議事規則,對于重大事項,班子集中研究、集體討論、民主決策,做到識大體、顧大局;對待職工一視同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創造團結干事的氛圍;按規定召開民主生活會。按縣委組織部、縣經濟局黨委的要求及時召開民主生活會,下發班子成員征求意見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認真對照檢查,注重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
二、加強學習和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認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工作,利用政府信息公開、公開專欄加強廉政建設宣傳,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組織干部職工聽先進事跡報告,觀看廉政建設影片,提高干部職工的廉政意識。
二是組織黨員、職工學習黨紀條例和法律法規,加強廉政教育。在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上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學習黨政條例和法律法規,組織干部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相關內容,認真學習廉政警示教育讀本,組織職工認真學習《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教育讀本》、《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百問》,讓全體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經得起各種不良思想的誘惑和沖擊,積極投身于經濟建設,踏踏實實干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管委會一年來沒有違法違規情況。
三是繼續執行勤政廉政制度、公務員從業行為規范,建立和完善了學習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等各項制度并加以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
三、認真落實反腐敗任務
一是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自覺執行《廉政準則》、《八項規定》等各項規章制度,抵制不正之風,自警自勵。我縣園區正處在起步階段,基礎設施建設內容眾多,招商引資項目多,工程征占用等相關事務多,但由于認真學習,宣傳教育到位,嚴格執行勤政廉政制度,無一干部涉足不正當利益格局。
二是關心愛護職工,對待干部職工一視同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干部職工中營造團結干事的氛圍。
三是圍繞部門職責,管委會領導班子注重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認真履行各項法定職責,按時按質完成縣委、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相關規定,沒有發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違法、違紀行為,更沒有發生惡性事件。
四是管委會領導高度重視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把此項工作納入本部門的主要工作事項之一,及時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的人員、要求、措施等,信息公開與推進園區工作有機結合,將園區基本情況、工作職責、職能、入駐工業園區程序序、對外服務承諾等進行公開,認真做好企業入園、建設服務工作。
四、開展“四風”專項整治,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
一是改進工作作風。針對少數職工工作懶散,作息時間不嚴,小車管理不夠規范的實際情況,及時建立和完善機關管理制度,重申了工作紀律,嚴格了公車管理,收到良好效果,機關整體形象有了很大改觀。
二是密切聯系群眾。認真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相關規定,正文風、改會風、轉作風。認真開展“掛包幫”和領導接訪、干部下訪活動,共聯系幫扶困難群眾8戶;今年1-11月份共接訪和主動下訪處理案件87件,685人次,成功處置達興硅業燙傷9人工傷事件、藍翔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泰豐集體罷工事件等重大事件,避免了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同時,積極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建設,開展平安“三級”聯創,為園區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是聘請園區駐地群眾代表、企業代表、鄉鎮代表共8人為行風監督員,加強對我辦服務效能和廉政情況的監督,暢通建議反饋渠道,切實提高我辦服務園區水平和質量。
四是結合“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使園區黨風政風明顯改進,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園區企業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有新的提高。
五、增強發展動力,促進園區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塑造園區風貌,園區形象顯著提升。整合資金對園區沿途及核心區環境進行設計、打造,提升園區形象。完成電爐鋅企業廠區附屬設施的拆除、場平以及廢渣清運工作;結合園區環境整治,規范園區標識標牌,新建園區大型宣傳廣告牌,對園區道路沿途和核心區進行綠化美化,清運建筑垃圾22846立方米,平整場地約6萬平方米,栽種柳杉、大葉香樟、桂花樹等樹木近2000株,鋪種草皮5500平方米,企業自籌資金約200萬元,粉刷企業圍墻、栽種樹木、種植草皮,規范企業標識標牌,園區和企業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籌資在竹馬核心區安裝新型太陽能路燈60盞,亮化和節能效果相當明顯,園區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是成立園區開發公司,搭建信息平臺。及時成立園區開發服務公司,借助園區開發服務公司平臺,對園區用水、用房和垃圾清運等進行統一管理,推進園區社會化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不斷建設完善園區信息平臺,定期園區企業用工、培訓、產品、物流等信息,達到信息暢通、資源共享。
三是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成功引進盈德特種氣體有限公司3000噸電子級高純六氟化硫生產項目、省新材料有限公司50萬噸石膏粉系列產品生產線項目、科技有限公司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高純鍺項目、高氯酸鉀及人造藍寶石項目、年產3000噸碳化硼項目、年處理20萬噸尾礦項目共7個,總投資22.2億元,目前以上項目均已簽訂投資協議,啟動建設;另外,還有年產100噸4N碲濕法項目、年產8000噸高純石墨等項目,已達成入園意向,正在進行協商洽談。
四是園區規劃不斷完善,項目申報成效顯著。委托西南交通大學編制了《工業園區規劃調整環境影響報告書》,現已獲得省環保廳批復。小水工業集中區規劃環評和產業發展規劃已啟動編制工作;結合攀戰區建設規劃,啟動碲鉍產業園區規劃編制工作,正著手組建碲鉍產業技術研究院,并已形成初步組建方案;向省發改委申報2014重點年產業園區發展引導資金項目有2個,向省經信委申報2014年產業園區發展引導資金項目2個。共爭取到位項目資金2201萬元,其中重金屬污染整治項目資金1851萬元、園區發展引導資金350萬元(其中污水處理項目200萬元,孵化器項目150萬元);另外會同縣發改、科技等部門為園區企業爭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40萬元,已到位210萬元。
五是園區產業循環、關聯發展取得實效。引導園區企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健全園區污染治理機制和節能減排工作機制,逐步形成以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為主要特征的循環利用經濟產業鏈。園區企業內部、園區企業之間的一系列循環、節能項目的成功實施,大大提高企業效益,同時有效保護了園區生態環境。
六是完成新康移民安置點搬遷拆除工作。今年年初,我辦與縣移民局、回隆鄉政府共同組建拆遷工作小組,對新康移民安置點進行拆遷,共搬遷安置41戶,65人,拆除危房20幢,面積12943.4平方米,搬遷安置企業一戶,為園區移民安置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七是園區服務管理不斷優化,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機制。建立完善縣級領導聯系重點企業、項目制度和園區企業聯席會議制度等管理體制機制,開展“保姆式”服務,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今年成立了園區企業家協會,定期召開了3次聯席會議,通報園區經濟運行情況,并對園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并對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用工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環境綜合整治和企業形象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議和要求,加強了與企業交流溝通,更加有利于促進園區健康、快速發展。
八是信訪維穩工作扎實有效。因我縣園區處于特殊地理位置,回隆鄉和安順鄉的5000多村民與40多家企業共存于園區,增大了管理難度,信訪維穩壓力大,涉及企業建設征地、補償、污染、用工、工資、工傷、交通事故等的矛盾糾紛多,調處難度大。園區全體干部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積極思考解決方法,增添工作措施,使每一起信訪案件都得到妥善處理。今年1-11月份共接訪和主動下訪處理案件87件,685人次,成功處置達興硅業燙傷9人工傷事件、藍翔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泰豐集體罷工事件等重大事件,避免了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信訪案件的有效化解為園區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我辦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的要求,做了大量具體的工作,但也還存在資料收集等方面的不足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效果還需要繼續鞏固的問題,我們決心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完善各項制度,把園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做得更好。
- 上一篇:物理學史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