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5-20 11:57:30
導語: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鎮于2014年9月啟動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經過4個月的努力,目前鎮級政府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組織架構已成功構建,農村信用信息采集、信用戶評定工作基本完成。現將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下轄16個行政村(社區),轄內農戶8230戶。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度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扎實推進“信用鎮”創建工作,使全鎮社會經濟金融秩序進一步好轉,政府誠信度明顯提高,社會信用環境明顯改善。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優化農村信用建設環境。為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確保全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有序開展,鎮政府成立了以黨委副書記、鎮長彭云為組長,常務副鎮長、支行行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研究制定建設規劃,協調解決建設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事宜。各成員單位加強溝通協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各方聯動”的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創建工作。建立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鎮鎮長負責制”、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例會制度,將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常態化工作列入鎮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做到與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督促涉農金融機構制定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政策措施,在評定信用戶過程中,將信用戶分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和一星級五種類型,根據農戶信用檔案和信用評價等級,在授信額度、審批權限、風險定價等方面實行差別對待政策,使守信者得到實惠,失信者的融資受到制約。
(二)強化工作措施,切實提高創建工作質量。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鎮鎮工作會議廣泛宣傳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意義、重要性及目標要求,努力構建“講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會環境。其間,累計開展宣傳培訓等46次,涉及農戶6251戶,發放宣傳資料4300余份。建立科學的信用體系建設標準,精心選取建檔指標,設計構建了《信用信息采集表》、《農戶信用檔案和信用鎮、信用村信息檔案》,簡明扼要地反映農戶、村、鎮基本信用狀況,有效避免了農戶信用評級過程中存在的隨意性和經驗性。領導小組按照“評定有標準、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規程、過程有記錄”的工作要求,定時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詢問、檢查工作,鞏固和擴大創建成果。
(三)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以支持種植業、養殖業、竹木林業、加工業等特色支柱產業為重點,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2012-2014年,全鎮累計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20052萬元,有效解決了個體工商戶、農戶資金需求,促進了鎮域經濟的發展。
(四)履行工作職責,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初次評定為信用農戶即定為一星級,以后每年根據信用戶信貸履約情況動態調升或調降用戶星級或取消其信用戶資格,最高星級為五星,對應原來的“優秀信用戶”、四星信用戶對應原來的“良好信用戶”、三星信用戶對應原來的“一般信用戶”,涉農金融機構可根據信用戶星級實行差別信貸優惠政策。向農民貸款戶發放貸款時,優先安排信用戶貸款;實行利率優惠,農商行對信用貸款利率上浮不超過基準利率的65%;在貸款額度上予以放寬,對信用評級為優秀戶授信額度為5萬元以內、較好戶授信額度為3萬元以內、一般戶授信額度為2萬元以內;期限2年,并根據堅持本行“一次核定、隨貸隨用、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手續簡化,對信用戶申請的貸款,在信用額度范圍內,不需要抵押和擔保。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個別村和農戶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認識不到位,主動配合和銜接溝通不夠;還存在畏難思想,致使基礎工作不扎實。二是信用信息建檔工作進展緩慢。未與金融機構發生信貸業務的農戶,不愿意提供家庭基本信用信息;農商行基層業務網點業務量大而且人員緊缺,全面完成信息采集工作難度較大,影響了農戶信用信息建檔工作。三是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社會參與不充分。從目前情況來看,除了農商行以外,其他金融機構參與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不夠;相關信用信息部門也未積極參與,使信用信息征集面不夠廣泛,影響了信用體系建設進程和效果。四是農村經濟對信用需求較低。農民群眾的市場經濟意識不強,不愿意參與信用信息征集、評級等征信業務,影響了建設農村信用體系的積極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要總結工作經驗,加快建設進程。在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認真落實評定工作各項配套制度和措施,擴大農民信用檔案覆蓋面;堅持“政府引導、實事求是、循序漸進、以點帶面、典型示范”的原則,規范評定工作,加快以點帶面的創建進程。二要加大督導力度,規范評定行為。繼續強化責任深入一線指導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的評定工作,督促農信社嚴格落實“評定有標準、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規程、過程有記錄、反向可追溯”的基本要求,促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的評定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運作,完善農戶信息資料,繼續采集未提供農戶信息資料。三要轉化創建成果,支持經濟發展。充分利用農戶信用評價結果,針對農戶不同信用等級,簡化貸款手續,合理確定授信額度、放寬貸款期限,以更好地滿足農牧民正常合理的資金需求,全面落實好各項信貸優惠政策,使其真正享受到優質快捷的金融服務。四要強化工作監測,做好信息反饋。及時報告信用創建目標完成進度,并及時反映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中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積極研究解決措施,切實發揮各級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確保完成鎮信用體系建設的各項任務。
- 上一篇:經信局商務工作措施
- 下一篇: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