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機構編制評估自評報告

時間:2022-06-13 09:24:58

導語:畜牧局機構編制評估自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局機構編制評估自評報告

根據《縣及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政府部門機構編制評估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專門機構對編制執行情況進行了自查評估,現將自查評估情況報告如下:

一、機構編制基本情況

(一)歷史沿革情況。1991年至1993年10月,1991年2月,成立縣畜牧局,泗編[1991]2號文件規定,建立“縣畜牧局”,同時撤銷“縣畜牧公司”,組建后的縣畜牧局暫定編制10人。1991年7月,泗編[1991]34號文同意縣畜牧局設立人秘股、業務股、會計股、人員內部調劑;同意設立縣畜禽良種推廣站,列事業編制,定編6人;同意設立縣畜牧獸醫科技咨詢服務部,為事業單位企業管理,不列事業編制;以上單位均為股級全民事業單位,隸屬于縣畜牧局。1993年10月,泗發[1993]40號文規定“縣畜牧局”改名為“縣畜牧服務中心”,成建制由事業服務單位轉為服務實體,實行企業化管理,隸屬于農業委員會,退出政府序列。1994年5月,縣畜牧服務中心會同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同意縣畜牧服務中心成立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縣動物檢疫站,并將“縣畜禽良種推廣站”改名為“縣”畜牧改良站,將“縣畜牧獸醫科技咨詢服務部”更名為“縣藥械供應站”,以上均為股級事業單位,隸屬于縣畜牧服務中心。1996年12月,泗編[1996]31號文件規定,將縣畜牧服務中心更名為縣畜牧局。1997年9月,泗編辦發[1997]25號規定,將縣畜牧局定為機關編制,并定編為14人。2002年9月,泗編辦[2002]13號文規定,同意縣畜牧局設立“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將“縣動物檢疫站”更名為“縣動物檢疫檢驗所”,將“縣畜牧獸醫工作站”更名為“縣動物防疫監督所”,將“縣畜牧工作站”更名為“縣畜牧生產管理所”,上述機構均為股級事業單位,隸屬于縣畜牧局管理。2009年7月,動物防疫監督所定編14名,動物檢疫檢驗所定編19名,畜牧生產管理所定編4名,2010年8月泗編辦[2010]80號明確動物衛生監督所編制5名。2010年11月,泗編[2010]16號將縣動物防疫監督所升格為副科級全額事業單位,2012年10月,泗編[2012]27號,縣動物防疫監督所更名為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泗編辦[2012]40號將縣畜牧生產管理所更名為縣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2013年3月,泗編辦[2013]11號增設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為股級內設科室,不增加編制和人員。

(二)實際承擔的職責任務。1、文秘、信息、調研、宣傳、機要、保密、信訪、接待、計生、保衛、車輛管理、會務、綜合性文稿的起草。2、黨建、紀檢、宣傳、精神文明、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職稱晉升、工資套改、老干部管理、檔案管理工作。3、擬定畜牧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行業基建投資和事業經費管理,負責財務統計和預決算編制上報工作,參與項目申報與管理,負責局機關財務和內部審計工作,監督指導局屬單位及鄉鎮獸醫站財務管理。4、項目建設、畜牧科技推廣、畜禽標準化健康養殖、畜牧統計報表、養殖場土地備案、畜禽養殖場標準化建設、良種推廣、養殖場糞污處理等工作。5、局屬單位章、檢疫證、畜禽標志管理,檢疫證、標簽的領取、發放及上繳工作,調查本轄區內持有檢疫證明的人是否有出證權。6、擬定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處置工作,進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進行無公害產品的認證工作。7、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動物流行病學調查,防疫人員培訓,動物疫病監測,疫苗管理,應急物資儲備。8、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檢驗及消毒工作,參與全縣動物疫病控制和撲滅工作,負責動物檢疫檢驗人員的培訓工作。9、對動物、動物產品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動物、動物產品的生產、經營、運輸活動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對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進行監督執法,報告動物疫情,監督防疫工作,依法查處違反動物防疫的行為,管理全縣動物檢疫證章標志、標識,負責動物監督執法人員的培訓,負責對奶站的監管,負責對官方獸醫、執業獸醫師進行管理和培訓,負責對種畜禽進行監管。10、實施畜禽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工作,承擔畜牧業生產新技術的實驗、示范、推廣工作,承擔全縣飼草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三)機構設置情況。2010年7月,泗編辦[2010]43號批準畜牧局內設科室為辦公室、政工科、財務科、畜牧科杰克、證照管理科、化驗室,2013年3月,泗編辦[2013]11號增設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2014年1月,泗政發[2014]6號,撤銷內設科室化驗室。故縣畜牧獸醫局共設置內設科室6個,下屬事業單位4個,在實際工作運行中,無自行設立機構的現象。

(四)編制及人員情況。縣畜牧獸醫局共有編制56個,其中機關編制14個,事業編制42個。由于內設科室人員緊張,存在從下屬事業單位借用人員情況;存在借調到外單位工作的人員情況;存在混編混崗情況,目前內設機構配備中層干部3人。

二、機構編制評估情況

(一)職責履行情況

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上級業務部門及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2013年度全面完成了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了全縣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取消了已由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和縣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三定”方案規定,加強了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將原有的5個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分成了8個,全面部署,加強協調,確保了全縣的畜禽產品安全,讓廣大市民吃上了“放心肉”。

部門職責履行規范。嚴格按照職責規定要求,不存在擅自擴大或者縮小職責范圍和權限的情況;沒出現過履行職責越位、錯位、缺位的現象;部門職責與內設機構職責密切銜接到位,崗位職責健全,責任落實到位;部門職責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每年都出臺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等,明確任務指標,圍繞單位職責貫徹落實。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不存在重大失誤,沒有出現被投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等事項;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政務信息、黨務公開,工作程序及時在局網站、公示欄公開;按照規定的程序把群眾的訴求按時、按質、按量給予辦理。在工作中積極創新思路和工作方式。2013年獲得全市畜牧系統綜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績和全省畜牧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二)內設機構運行情況

辦公室:1、印章管理。嚴格印章使用程序,做好用章登記,局行政印章、科室印章由辦公室主任負責保管。出具證明或其它需用印章的,必須經局長或分管機關領導簽字后方可用章。此項工作由一人負責。2、文秘、信息、調研、宣傳、打字復印工作。共起草局機關文件30份,各項通知、總結、講話、匯報材料120余份,50多篇信息文章被縣委、縣政府信息科采用。此項工作由三人承擔。3、保衛、車輛管理工作。局機關小車由辦公室統一管理、調度。充分發揮駕駛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做到節能降耗,確保行車安全。此項工作由三人負責。4、計生工作。做好春秋兩季育齡婦女查體工作。此項工作由一人負責。5、機要、保密、信訪、會務、接待等工作。此項工作由三人負責。

政工科:1、黨建工作。開展黨員干部培訓教育活動、“解放思想跨越發展大討論”活動、“愛滿泉鄉.幸福”四德工程建設,“人民滿意示范單位”和“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崗”活動、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和慶祝建黨92周年系列活動、發展了兩名預備黨員等工作,此項工作由一人負責。2、人事勞資工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稱,1人晉升高級獸醫師,3人晉升獸醫師,3人晉升助理獸醫師;為全局人員套該工資;為全局在職及離退休人員安排定點醫療相關工作;為2012年度取得職稱的人員兌現職稱工資;對全局在職人員的信息摸底入網并上報縣編辦;為全局人員辦理社保卡。此項工作由一人完成。3、老干部工作。對老干部的信息進行摸底備案,截至2013年底,全局共有退休干部職工41人,按時發放老干部之家雜志。此項工作由一人完成。4、檔案管理工作。整理原始檔案55卷,移交縣檔案館,此項工作由一人完成。

財務科:1、擬定畜牧獸醫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2、負責畜牧獸醫行業基建投資和事業經費管理工作,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3、負責畜牧獸醫行業財務統計和預決算編制上報工作,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4、負責局機關財務和內部審計工作,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

畜牧科技科:1、抓項目建設。種公羊良種補貼項目,生豬調出大縣獎勵項目,“菜籃子”產品生產畜產品項目,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2013年蛋雞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項目,百興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項目,2013年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項目,2013年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等項目。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2、畜牧科技推廣工作。推廣了蛋雞標準化健康養殖、肉羊規模化育肥等10項畜牧生產新技術,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3、推進畜禽標準化健康養殖。建設縣級標準化養殖場60個,推廣蛋雞標準化健康養殖,建設2處蛋雞健康養殖基地,發展健康養殖示范場30個。此項工作由兩人完成。4、“省級生態文明縣”建設工作,制訂了縣規模化畜禽養殖總體規劃、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匯總表等37份文件等,由兩人完成。

證照管理科:1、檢疫證、標簽的領取、發放及上繳工作。2013年共領取檢疫證700本,標簽90箱,此項工作由一人完成。2、單位各類章及檢疫證、畜禽標志的管理。此項工作由一人完成。

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1、2013年年初申報7家養殖場進行省級無公害驗收工作,10月底,省、市畜牧獸醫局專家對我縣無公害申報項目驗收,7家養殖場全部通過驗收,12月份省畜牧獸醫局對7家無公害項目頒發了合格證書。2、召開畜產品安全監管專題會議3次,簽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狀285份;印發《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與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畜牧法律法規宣傳手冊等14000余本,張貼懸掛各類行政告知書、宣傳標語、橫幅共計3000余份,利用短信平臺發送畜產品安全相關短信2200余條次。

(三)所屬事業單位運行情況

1、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①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采取集中免疫與月月補免相結合,全面完成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2013年度共免疫注射牛羊口蹄疫112萬毫升,豬口蹄疫108萬毫升,豬瘟60萬頭份,豬藍耳60萬頭份,禽流感1000萬毫升。②動物流行病調查,按照上級要求采取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全面完成調查任務。③防疫人員培訓,每年對各鄉鎮(街道)動物防疫員輪訓一次,2013年度共舉辦防疫員培訓班13期,培訓1500多人。④動物疫病監測,2013年度制訂了《2013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監測方案》,按照方案共對1200多個規模養殖場和3000過個散養戶進行了調查,隨機采集了2060份血清樣本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免疫抗體達到了國家標準。⑤疫苗管理,按照畜禽存欄實際,春秋兩次調入疫苗,隨時發放,保證充足供應。⑥應急防疫物資儲備,確保有足夠量的儲備物資,并隨時更新,確保有效供給。

2、動物檢疫檢驗所。①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檢驗,2013年全縣產地檢疫共檢生豬54.53萬頭,牛羊4.46萬頭,禽850萬只;屠宰檢疫共檢疫生豬16.64萬頭,牛羊2.313萬頭(只),禽1500萬只。②建立健全檢疫監督記錄、規范使用檢疫證明。落實省檢疫申報實施方案,規范檢疫證明使用,建立健全各種檢疫監督記錄。③加強規模飼養場的產地檢疫工作,要求動物出欄前必須向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報檢,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派人到場按產地檢疫規程進行臨欄檢疫。

3、動物衛生監督所。①開展獸藥飼料市場整頓、瘦肉精整治等集中專項行動6次,各類抽樣檢測4152批次,其中完成省部級監測1520次,自主檢測1450批次,立案查處各類畜牧獸醫違紀違規案件5起;共收繳銷毀假劣獸藥13件,飼料1200公斤,無害化處理染疫及病害肉等動物及動物產品2408公斤。②舉辦各類動物檢疫員、協檢人員、內檢員等培訓班4期,培訓625人次。③審核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113份,獸藥經營企業GSP認證驗收通過60戶,開展動物經紀人備案35人。④我局與各動物衛生監督分所簽定飼料獸藥、防疫檢疫、畜產品安全等監管責任狀,明確各動物衛生監督分所所長是本區域動物衛生監督協管員。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與全縣各規模養殖企業、重點經營戶、重點經營場所簽定畜產品安全工作責任狀,明確各經營單位法人代表為畜產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縣監督所與分管所長簽定年度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目標責任狀,按照省、市局及相關部門要求,將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量化,責任到人。

4、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①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做好養殖場備案工作。今年按照《畜牧法》規定的養殖場建設標準嚴格對上報要求備案的養殖場進行審核,對符合標準的84個養殖場進行的養殖備案登記。②大力推廣畜牧生產新技術。全年推廣畜牧生產新技術10項,開展科技下鄉服務活動8次,解答養殖場戶提問1萬多次,發放科技明白紙3萬余份。③引進畜禽新品種。為提高全縣畜禽良種率,今年共引進大約克、杜洛克種豬600頭,海蘭蛋種雞2萬只,冷配奶牛2500頭。

(四)行政審批事項落實情況

1、獸藥生產許可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獸藥管理條例》第十一條,2013年不到期未辦理。2、獸藥經營許可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獸藥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2013年度不到期未換證。3、動物診療許可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條,2013年度沒有符合標準的未辦理。4、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十九條,2013年度不到期未換證。5、鄉村獸醫登記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鄉村獸醫管理辦法》第十條,2013年度未辦理。6、動物防疫合格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二十條,2013年度辦理了113份。7、生鮮乳收購許可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條,2013年度不到期未換證。8、生鮮乳準運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2013年度不到期未換證。9、飼料生產許可證,行政許可項目,依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十五條,2013年度辦理了1家。10、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條,2013年度全縣產地檢疫生豬54.53萬頭,牛羊4.46萬頭,定點屠宰檢疫生豬16.64萬頭,牛羊2.313萬頭。11、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行政許可項目,2013年度無公害驗收通過7家。12、監督管理,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五十八條,2013年杜開展獸藥飼料整頓、瘦肉精整治6次,各類抽樣檢測4152批次,收繳銷毀假劣獸藥13件,飼料1200公斤,無害化處理染疫及病害肉等動物及動物產品2408公斤。13、畜禽標識管理,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五十二條,2013年度給所檢動物都佩戴標識。14、無害化處理,行政許可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條,2013年度對染疫動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動物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五)與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情況

牽頭工作:1、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配合單位為13鄉鎮(街道)。在每年的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時,縣畜牧獸醫局都制定防疫實施方案下發到各鄉鎮(街道),各鄉鎮(街道)也要相應制定本鄉鎮實施方案,縣畜牧獸醫局疫控中心依據實施方案在各鄉鎮(街道)的配合下開展防控工作,確保全縣不發生疫情。2、重大動物疫情撲滅,配合單位為上級業務部門、公安局、工商局、藥監局等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部成員單位。3、生豬定點屠宰,配合單位為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環保局、公安局。由畜牧獸醫局牽頭對全縣的生豬定點屠宰點進行檢查,防止私屠濫宰現象發生。4、瘦肉精專項整治活動,配合單位為13鄉鎮(街道)。

配合工作:1、能繁母豬保險,牽頭單位是保險公司。要求各鄉鎮(街道)獸醫站上報本地區能繁母豬數量,經核實無誤后上報保險公司,目前,此工作正在摸底統計中。2、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牽頭單位保險公司,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摸底統計中。3、生態縣建設,牽頭單位環保局。2013年度,與環保局配合制訂了縣規模化畜禽養殖總體規劃、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區)糞便綜合利用率匯總表等37份文件,目前此工作已全部完成。4、生豬、肉牛、雞、奶牛統計監測,牽頭單位統計局。按要求每月、每季度、每年均上報固定監測點畜禽養殖情況。5、畜牧項目方面的工作,牽頭單位發改局。按照發改局要求上報資金到位情況、養殖場規模、畜禽養殖量、項目進展情況等。6、畜產品方面的相關工作,牽頭單位食安辦。按照食安辦要求提供相關材料。

三、存在的問題

(一)職能配置情況

總體上看,按照“三定”規定要求,我局職能配置合理、完整清晰,與其他部門之間沒有發生職責交叉情況,形成權責一致、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二)內設機構設置方面

我局嚴格按照“三定”方案,設置了辦公室、政工科、財務科、畜牧科技科、證照管理科、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共6個科室,設置科學合理,運行規范,沒有超出規定擅自增設內設科室的現象。做到了內設機構的實際職責、名稱、規格、數量與“三定”規定四符合。不存在內設機構之間職責交叉的現象。

(三)事業單位設置方面

事業單位設置合理,設立的事業單位運行效果良好,作用發揮到位,全面兼顧到了全縣的疫病防控、檢疫檢驗、畜產品監管等各方面。

四、意見和建議

由于我局擔負的職能日益繁重,現有人員無法完全保質保量完成工作,我局現有編制59個,人數54人,離崗待退人員8個,占到14.8%,借調外單位人員、外出招商人員和上掛人員7人,占12.9%,在編不在崗1人,占1.9%,在剩余的38人中,45歲以上的20人,占上班人數的54.1%,而30歲以下的僅2人。年齡結構偏大,新鮮血液不足,給我局深入鄉鎮(街道)養殖場戶開展防疫、檢疫工作帶來很大不便。現我局空編5人,希望能盡快補充新鮮血液,為我縣畜牧業發展做貢獻。個別事業單位編制偏少。局屬事業單位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承擔著全縣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監督監管任務,責任大,任務重,而編制只有5個,根本無法顧及到全縣的13個鄉鎮(街道)造成了工作的被動和不便,望適當增加編制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