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督報告
時間:2022-09-04 10:02:43
導語:財政局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督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財政部關于加強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督的通知》和《省財政廳關于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強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督的通知>的通知》,高度重視,將直達資金監督列入常態化工作。現將縣8月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督情況報告如下:
一、常態化監督工作開展情況
堅持每天對“直達資金監控系統”進行監控,及時發現“績效目標填寫不規范”、“未上傳發文掃描件”“疑似違規列支獎金、津補貼”、“疑似違規列支基建支出”、“疑似違規列支樓堂館所、職工住宅修建支出”“疑似違規列支城市基建、城市扶貧支出”“疑似違規列支債務支出”、“疑似超標準列支項目管理費”“疑似違規列支交通費、通訊費”、“疑似支付到非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項目是否存在問題。
截至8月21日,“績效目標填寫不規范”(紅燈)已整改28條,待整改0條,“未上傳發文掃描件”(紅燈)已整改27條,待整改0條,“疑似違規列支樓堂館所、職工住宅修建支出”(黃燈)已整改1條,待整改0條。
二、縣直達資金總體情況
(一)財政部門落實主體責任情況。
切實擔負起監控主體責任,全力做好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督工作。作為直達資金的最終使用部門,加快資金分配和撥付,確保資金用于最急需人群和市場主體。預算股、債務金融股等相關股室全程參與預算分配下達、指標導入、資金撥付、日常監控等全流程工作;國庫股積極做好對接人民銀行、賬戶開設、資金撥付和監控機制建設等工作;監察績效股負責整合監管力量,加強重點監督,促進直達資金監控工作有序推進;信息中心負責做好監控系統的日常運維工作。
(二)直達資金分配、撥付、管理情況。
直達資金及時分解下達到各股室,不存在下達超時和截留、挪用等情況,并準確標識“扶貧標識”、“直達標識”等,及時錄入“直達資金監控系統”。
截至2020年8月21日,我縣“直達資金監控系統”中到位資金為:16843.90萬元,其中“直達資金”到位金額為:14534.13萬元,“參照直達資金”到位金額為:2309.77萬元,已全部分解下達,分配進度達到100%;我縣直達資金撥付金額8690.87萬元,支付進度達到59.8%。
(三)直達資金使用情況。
直達資金使用合法合規,并不存在偷梁換柱、弄虛作假、虛假冒領等問題。其中,7676.00萬元用于“20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29.18萬元用于“205—教育支出”,2477.34萬元用于“2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其中,2209.77萬元為“參照直達資金”),100.00萬元用于“209—社會保障基金支出”(100.00萬元為“參照直達資金”),409.56萬元用于“210—衛生健康支出”,1721.82萬元用于“212—城鄉社區支出”,3111.00萬元用于“213—農林水支出”,19.00萬元用于“214—交通運輸支出”,900.00萬元用于“234—抗疫特別國債安排的支出”。
(四)主要經驗做法。
各股室協調配合,及時分配、下達、登記資金,及時填報績效目標,及時處理預警信息,及時按照實際情況錄入支付數據等。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含典型案例)
1、社保股對于直達資金是否“補貼到人”項目,從“其他”更改為“補貼到人”后,“補貼到人”信息依舊無法在惠企利民中導入。
2、直達資金負指標登記及整改難度較大。
四、整改處理情況
對發現的問題,積極組織整改落實。其中,社保股屬于“補貼到人”的直達資金,已將其項目分類整改完畢。
五、相關意見建議
1、因“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與“直達資金監控系統”為同一網址進入,導致“扶貧資金”與“直達資金”無法準確區分,在數據統計等方面難度過大,建議將“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與“直達資金監控系統”的資金及縣級匯總統計情況等進行區分。
2、建議上級在分配“直達資金”指標時,減少負指標下達數量,以免業務人員在指標登記過程中因操作不當產生新的“預警信息”,導致數據統計不準確。
- 上一篇: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模式創新
- 下一篇:民辦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