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報告
時間:2022-09-10 04:06:42
導語:街道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1年以來,街道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和街道黨工委工作安排,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做好了“產城融合、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環境保障”四篇文章,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高效發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是經濟運行平穩向好。1—6月,街道預計實現工業產值145.9億元,同比增長17%;完成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銷售額128億,同比增長195%;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完成零售額6.1億,同比增長29%;服務業營業收入預計4.28億,同比增長0.7%;固定資產投資11.9億元,同比增長45%。抓緊抓實項目建設。2021年,謀劃實施了總投資91億元的45個重點工程項目,包含3個省重點、4個市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已開工40個,開工率88.9%。推動樓宇經濟破題發展。今年,在總結恒豐大廈經驗的基礎上,開辟頤和國際大廈新戰場,推動樓宇經濟擴面提質。充分發揮“筑夢之星”孵化器培育孵化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指導,持續吸引電子商務、數字貿易、人工智能、互聯網新媒體等小微企業入駐。今年以來,恒豐大廈A座已引進19家企業,頤和國際大廈成功簽約1家企業,樓宇經濟雙翼齊飛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二是鄉村振興蓄勢起航。扎實推進項目建設。統籌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在全市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觀摩中位列第一。投資6億元實施善之農·國際農產品供應鏈()中心項目,已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正在進行開工前各項手續的辦理。總投資6000萬元的乘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并經過多方多輪洽談,引入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浩豐公司進行專業運營。總投資11億元的峰源康養小鎮項目,一期——萱花開頤養中心項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內部結構施工;二期——旅居養老基地項目,樣板區建筑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砌墻、二次構造。城南往事主題公園正在進行工程掃尾,鄉村記憶體驗館正在進行內部展陳施工。做好動態監測防止返貧。2021年,街道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全面排查工作。完成了街道90個行政村17270戶農戶的摸排工作。積極與民政部門溝通對接,將4戶納入低保或孤兒救助范疇,剩余1戶嚴格按程序納入了動態監測范圍。持續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快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建設,在陽光北區等12個小區已建設垃圾分類驛站,在橋頭王村、東馬村等17個村和錦湖社區、康居社區等3個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社區)創建。鞏固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清理亂貼廣告14500余處,清理“四大堆”810余處,清除村內道路堆放的磚、砂石以及廢棄的建筑材料和雜物,清理雜物堆放267處,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六月份暗訪中排第九名。
三是社會治理成效顯著。“紅色物業”持續推進。今年,街道以市“紅色物業”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為指引,在試點的基礎上以點帶面,推進“紅色物業”建設。進一步完善了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議事“五方辦”機制,先后協調解決小區公廁防水、健身器材配備等訴求問題580余項。著力提高物業企業黨組織覆蓋面,按照黨員不少于60%的比例組建了一批“紅色業委會”,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紅色物業”示范小區,“紅色物業”創建得到整體提升。鎮域治理融合發展。通過集成主動發現問題的網格化管理系統、實時接收問題的政務服務熱線系統、智能化發現問題的安全生產、雪亮工程等各類監管監控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實現四中心合一,建設一站式、現代化鎮域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打造了一個中心匯集訴求、一個中心跨部門跨層級綜合指揮體系。在人員安排上,構建了1名班子成員牽頭負責,2名科級干部協調配合,14名來自不同部門工作人員集中辦公的工作格局。同時,建立網格員和專職人民調解員協同巡查機制,及時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增強為民服務能力。
四是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組織122家企業開展隱患自查自糾,發現并整改隱患問題1935項,整改完成率100%。嚴格落實監管責任,聚焦危險化學品、消防安全、煙花爆竹、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開展執法檢查,累計派出檢查組103個,出動檢查人員268人次,聘請專家205人次,檢查企業187家次,發現隱患1245項,對發現的問題全部落實閉環管理。深入推進打非治違專項整治,摸排建檔各類場所294家(處);其中150家(處)“四閑場所”已實行銘牌化管理,在23家(處)涉及化工、危化品裝置,儲罐(包括在用和閑置)的場所安裝攝像頭。開展重點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在城區和“九小”場所集中區域、消防基礎薄弱的老舊小區建設3處應急救援消防站,在20個村建設微型消防站。守住生態環境紅線。全面做好省環保督察工作,共計受理群眾信訪舉報案件40件,全部高標準回復辦理。加快推進重點環保工程項目,齊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海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VOCs環保綜合提升改造項目已全部完成;順利推進河辛路東溝綜合整治工程,小清河、預備河溝通渠西鄰固體廢物簡易堆場管控治理工程正在按時間計劃實施。組織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整治,對轄區內的9家包裝印刷企業、38家汽修企業開展檢查,累計發現問題83項,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取締2家非法沙石料場,淘汰2臺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并對前期淘汰的93臺鍋爐進行了逐一核查,確保無復用現象;對樂安公園空氣質量監測站頂部進行了防水處理,確保空氣質量檢測站運行正常。持續加強水污染治理。加強預備河、河辛路東溝、大寨溝和齊魯排海管線等河流沿線企業管理,督促企業內部實施雨污分流;對河辛路東溝、預備河、大寨溝4個入河排污口進行了封堵,對37個雨水排口進行了非雨季封堵,在重點區域安裝了5個視頻監控攝像頭;對5口農村飲用水源井進行規范提升;對轄區摸排發現的7處黑臭水體進行了整改治理。把牢社會穩定底線。持續推進平安建設,今年上半年,街道派出所共接處警3880起,破獲各類案件309起,抓獲違法嫌疑人77人,拘留43人,罰款29人,停業整頓娛樂場所 1家。進一步加強矛調隊伍建設,夯實基層信訪工作基礎。今年以來,街道及各社區矛調中心共受理案件1342件,調解成功包括張氏姐弟經濟糾紛案、史海濤死亡案在內的案件1294起,調解成功率96.42%。做好了建黨100周年安保維穩工作,有力保障了轄區內整體
形勢和諧穩定。
五是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積極推進文化教育事業。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提升工程。目前,顏徐學校體育館建設正在收尾,朱家小學、兵圣路幼兒園、蓮花幼兒園的整體提升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打造國家一級文化站,完成了顏一村、康居社區、國安社區的文化活動場所硬件提升,對4處城市書房進行提升打造,更新提升了楊廟片區15個文明實踐站點。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一方面,大力實施街道養老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建設觀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完善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實現養老“機構—社區—居家”無縫對接。目前,觀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經投入使用。同時,在梧桐印象一期建設一處日間照料中心,該中心預計9月份建設完成。另一方面,實施城市社區、農村“一元餐廳”建設項目。建設錦湖社區 “一元餐廳”,為梧東、梧一等17個村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日間照料、保健理療等服務,錦湖社區“一元餐廳”已于5月10日正式營業。社區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實施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不斷優化服務居民的“硬環境”。目前,民安社區服務中心、月河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提升項目以及街道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孫武社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繼續實施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對運輸公司、人行家屬院等11個老舊小區,改造供水、供電、燃氣設施,樓頂防水、弱電規整等,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目前,11個老舊小區已全部展開施工,現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社區公共經濟初具雛形。以現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在康居社區、月河社區探索成立“巧手坊”,推動社區公共經濟由“房東經濟”向“創業經濟”轉型。目前康居、月河社區機器及配套設備已全部安裝到位、人員招募完成、與服裝廠達成合作意向,正在進行人員培訓。
街道是縣城區駐地街道,肩負著服務城市發展的職責使命。下半年,街道將繼續圍繞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各項事業全面啟勢的目標,重點做好“產城融合、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環境保障”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產城融合上提效挖潛。在扎實推進總投資91億元的45個重點工程項目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兩個方面聚力突破。一是實體經濟提質效。一方面,重點抓好厚惟20萬噸/年碳基新材料、港聯化140萬m³原油保稅罐區、齊成120萬噸/年成品油質量升級及配套罐區、智慧企業等項目,以優質項目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打牢夯穩發展基礎。另一方面,加快南北兩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提升,補齊短板,強化支撐。同時,著力加強園區管理、完善規劃布局,加快建成管理規范、高端高效的產業聚集區。二是樓宇經濟擴規模。在恒豐大廈A座,進一步完善細化并落實好“拎包入住”等系列激勵扶持政策,年內爭取再孵化“四新”企業20家,達到30家。積極轉戰頤和大廈新戰場,分別引進杭州頤高集團,打造萬創空間、大數據賦能中心、數字經濟企業區域總部等;引進濰坊萬聲集團,用作呼叫中心辦公運營;并將剩余自持部分用于品牌酒店運營。通過多方合作,吸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信息服務等新興業態入駐,搭建本地大數據服務平臺,完善縣數字經濟產業鏈條,擴大樓宇經濟規模占比,打造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二是在社區治理上擴面提質。一是擴大典型經驗推廣面。一方面,做好“紅色物業”經驗的總結推廣,建設紅色業委會,推動物業考核辦法、五方辦運行機制體系化、標準化再進一步,盡快實現以點帶面,推動社區治理整體上水平。另一方面,進一步落深、落細“網格黨建”服務內涵,探索建立常態化“敲門行動”機制,開展“馬扎夜談”“鄰里夜學”等活動,實現黨小組(工作組)成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常態化聯系互動。二是擴大社區發展創新面。繼續在社區試點開展集體經濟、居家康養、小區食堂、凈菜配送、完整社區五項創新工作。一是依托現有社區資產、功能室,在通過社區用房出租獲取租金等傳統創收基礎上,積極對接社會資源,開展“巧手坊”等項目,幫助居民家門口零散就業,實現社區集體增收,達到多贏效果。二是立足群眾高質量、多元化養老需求,推進觀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梧桐印象、錦湖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運營,為居民提供居家康養服務。三是按照“談判吸收一批、鼓勵開放一批、投資打造一批”的原則,通過吸收小區內現有餐飲店,鼓勵物業公司新建或對外開放內部食堂,投資新建或打造的方式,逐步實現在條件成熟的小區均有一處對居民提供就餐服務的惠民食堂。四是依托錦湖一元餐廳,為縣城及周邊群眾提供凈菜配送等專業化服務。五是以國安社區為試點,進一步縮小社區居民生活圈,打造完整社區,實現“吃、養、育、學、醫、致富”均在步行5-10分鐘范圍內。
三是在鄉村振興上謀篇布局。全力推進產業融合、城鄉融合、片區融合,深入實施總投資17.74億元的8個重點產業項目,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一是加快設施農業轉型發展。實施乘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紅真家庭農場、裕潤蔬菜種植合作社等現代蔬菜產業項目;統一改造提升355棟溫室大棚,試點配套物聯網系統,發展數字農業。二是加快產業鏈條延伸。加快實施投資6億元的善之農·國際農產品供應鏈中心項目,構建農業生產銷售全產業鏈條,打造農產品標準化直供基地。三是加快產業融合。持續推進總投資11億元的康養小鎮項目,全力推進總投資1790萬元的片區旅游線路打造及旅游項目建設工程,最終實現現代農業與養老產業、旅游產業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盡快啟動東北片區、城西片區的規劃編制工作,推進縣城南部、東北部、西部三個環城片區梯次升級,逐步實現鄉村振興全域覆蓋。做好鄉村振興與鄉村建設的有效結合,投資611萬元實施美麗鄉村綜合配套提升工程,投資400萬元實施農田水利整理、黨建陣地提升和文化惠民項目,全面提升環城各鄉村基礎水平。
四是在環境保障上務實求進。一是聚焦群眾“幸福感”,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教育方面,高標準建設國安路幼兒園,投資675.5萬元實施顏徐學校體育館配套設施建設、學校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教材教具更新等,打造7處城鄉社區示范家長學校。衛生方面,推進實施好總投資275萬元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提升和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中醫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全面提高街道衛生服務水平。為民服務方面,抓好總投資4千萬元的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提升項目,持續提升社區為民服務場所保障水平。城市更新方面,做好西關片區剩余村群眾分房入住工作,提前考慮入住后的物業管理和社區服務,確保銜接順暢。二是聚焦群眾“獲得感”,創造文明現代的生活環境。發揮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復審主戰場、主力軍作用,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實施對11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全面提升老舊小區的“顏值”。二是在康居等8個建設年份較早或基礎設施較落后的社區,尤其是錦湖、新城、樂民等3個回遷社區,實施充電樁建設、路面維修、綠化補植等,持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三是繼續完善智慧社區APP功能模塊,配套建設智能快遞柜、門禁系統、垃圾分類驛站等設施,讓居民享受到更先進、更便捷的智能化服務體驗。四是全力做好城市建設發展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的服務保障、關系協調,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快更好惠及廣大群眾。三是聚焦群眾“安全感”,構建和諧穩定的發展居住環境。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集中行動;對“四閑場所”開展拉網式、地毯式、起底式摸底排查,確保街道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等領域的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成果,不斷優化群眾生活居住環境。以建設鎮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為契機,進一步整合治理資源,同時,新安裝一批視頻監控、門禁、遙感、環境監測設備等,一體接入鎮域治理平臺,實現重點企業、重要區域、重點部位全覆蓋,形成高效聯動的城市智慧治理體系。
- 上一篇: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
- 下一篇:金融監督管理局上年鄉村振興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