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長年終述職報告

時間:2022-07-27 09:29:00

導語:人事局長年終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事局長年終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

2005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領導及其成員的關懷和指導下,本人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增強我區綜合實力和區域競爭力,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團結局黨支委成員,帶領全局干部職工扎實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開創我區人事工作新局面,較好地履行了應盡的職責。按照述職評議的要求,現將2005年度依法履行職責情況匯報如下:

一、與時俱進抓學習,時刻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工作中,我始終堅持把學習作為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途徑。今年,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局按照區委《關于在全區黨員中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緊緊圍繞“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緊密聯系人事人才工作和全局黨員隊伍建設實際,認真落實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各項工作。我帶頭參加局理論學習,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較為系統地學習了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五大、原創:十六大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等政治理論,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在處理企業軍轉干部待遇落實等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始終與區委、區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人事、編制工作政策性強,程序嚴格,為了使自己不說外行話,不干外行事,我先后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并帶頭學習了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匯編、編制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切實做到人人學習業務,個個精通業務。不斷增強執行和運用人事政策法規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理清思路,明確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

今年年初,全國人事廳長局長會議和全省人事局長編辦主任會議相繼召開,會議指出,當前人事人才工作進入到“三個關鍵時期”,即人才隊伍建設重要發展期、人事制度改革攻堅期和社會矛盾多發期。為我們在新形勢下人才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為此,根據惠州市人事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確立:“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以高層次人才為重點,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以落實區人才工作實施意見為主線,大力加強人才工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穩妥地推進機構編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完善服務功能為重點,大力加強人才市場體系建設;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增強‘五個適應’為目標,加強人事部門自身建設?!钡幕舅悸?,找準人事人才工作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統籌兼備,突出重點,努力開創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為實現我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事人才保證。

三、履行職責,竭誠為經濟建設服務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人事工作也要在這個大局下開展。作為一把手,我始終把促進經濟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施人才戰略的眼光和思維聚集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第一線上來。

1、挖掘本地人才潛力,加大培訓力度。由于我區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強區相比,人才的質與量都差距較大。因此,必須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潛力,加大培訓力度,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機制,加快人才培養步伐,才能適應南海石化項目落戶惠州的需要及入世后對人才的能力素質提出新要求。圍繞側重領導藝術及組織協調、科學決策、宏觀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培養,構筑多層次、形式廣、全方位的培訓體系。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①抓好公務員的初任培訓。根據《國家公務員培訓暫行規定》,對2004年新錄用的公務員在試用期間進行培訓,以《計算機基礎知識》、《國家公務員初任培訓讀本》、《公務員行為規范概論》為主要學習內容,提高公務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以適應行政機關高效能管理的需要。到目前為止,初任培訓38人;②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培訓。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自上而下、分級負責、嚴密組織的要求,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培訓,使受訓人員準確理解法律條文,切實把握精神實質,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實際工作成效,為推進《公務員法》的貫徹實施打好基礎,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為建設和諧惠陽提供高素質的人才保障。參加《公務員法》培訓達2212人。③抓好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今年,我局主動與教育局及大亞灣區聯系,利用星期六、日時間,組織兩區教師參加“計算機網絡應用”公共課培訓和“計算機初級應用”考核。目前參加計算機初級應用(水平)考核的專業技術人員241人,并全部通過考核;參加“計算機網絡應用”公修課培訓的780人,并進行卷面考試,全部合格。同時,舉辦一期“專業技術人員權益保護法”培訓班,通過培訓,提高了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對自己專業技術的認識,掌握了自身的權益,學會了保護自身的權益,得予更高效地為全面推進惠陽和諧社會貢獻才華、貢獻力量。參加培訓專業技術人員40人。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培訓任務。

2、制定優惠政策,完善人才引進機制。為了實施“科技興區”戰略,“抓住新機遇,掀起惠陽新發展潮”,吸納各方面的人才來惠陽工作,依靠科技進步促進惠陽經濟社會的各項事業發展,我區制定了《惠州市惠陽區人才引進暫行辦法》(惠陽府[2005]55號)?!掇k法》中明確了引才的條件: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或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男45歲、女40歲以內,具有碩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的50歲以內的人才,均可優先調入我區工作,并實施優惠政策:人事關系已調入惠陽并在我區單位工作的院士、著名專家和博士,每月由區政府分別發給津貼7000元、4000元和1000元,被評為區級管理的拔尖人才,每月由區政府發給津貼200元,用人單位對沒有隨遷人員的發給3000元以上安置費,對有隨遷人員的發給5000元以上的安家費。在戶口入戶、配偶、子女就業、小孩讀書、醫療保健服務等方面都會優先照顧。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力量獎勵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才獎勵機制,積極探索物質獎勵、精神鼓勵、事業激勵相結合的有效方式。既實行柔性引才,打破戶籍、身份、人事關系等人才引進的條框制約,又建立了人才使用責任制,用人單位對人才在政治上愛護,工作上支持,使用上公平,精神上激勵,為人才干事創業創造寬松的環境和條件。努力做到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為全力推進我區區域性人才高地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年,共引進專業急需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才57人,其中:第一人民醫院引進碩士研究生4人,博士1人,不斷充實醫療衛生領域的高精尖人才隊伍。全年向我區各種所有制企業推薦各類人才515人,其中:碩士2人,學士學位13人,本科生21人,大專生69人,中專生380人,具有高級職稱人才2人,中級職稱人才4人,初級職稱人才13人,技術人員47人。最大限度地為我區各行各業提供充足的人才和強有力的智力保障。

3、營造人才保障機制,保護人才成長。用好人才是打造我區人才新優勢的根本措施,人才被引進來,能使用好、留得住才是關鍵。為此,我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①維護人才的合法權益。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人才政策規定,設立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進一步完善人事爭議仲裁制度,及時、公平、合理地處理好人才流動過程中的人事爭議和糾紛,保障人才的合法權益;②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保護人才成長。充分利用現代宣傳工具及手段,將“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這一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進行宣傳、貫徹、落實,形成利于人才生存和成長的良好輿論環境,堅決糾正妒才、忌才的思想和行為;有計劃、有重點、多渠道、全方位地推介宣傳各行各業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才的典型事跡,努力做到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聚集人才,用制度激勵人才,用法規保障人才。真正做到“事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p>

四、依法行政,努力做好其他各項人事工作

1、堅持“凡進必考”,嚴把公務員隊伍的“入口”關。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為此,一如既往地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和《廣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實施辦法》,堅持“凡進必考”的原則,對進入政府機關的公務員都必須經過公開招考,擇優錄用。一方面,切實保證了我區公務員隊伍的高素質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規范了公務員隊伍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管理各項法規的嚴肅性。今年,我區共招錄9個職位的公務員。

2、認真抓好編制管理。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為加強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我區在2005年初出臺了對機關、事業單位進人提交區編制委員會討論的辦法,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進人編制計劃報審制度。編制計劃將在定期的編制委員會例會上集體討論,審議決定,全面推行了一人一卡編制管理辦法,依法行政,嚴格執行廣東省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有效地遏制了擅自超編制使用人員等情況的發生。

3、做好發放企業軍轉干部困難補助和軍轉安置工作。一如既往地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制定的《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切實將軍轉安置任務落到實處。今年,共接收6人,其中安置5人,自主擇業1人。順利完成今年軍轉干部安置工作,得到軍轉干部的一致好評。

我局根據《關于解決區直部分企業軍轉干部生活困難問題的實施意見》(惠陽委辦發〔2004〕78號)的精神,凡屬我區范圍的企業軍轉干部,達不到標準的,都將納入補助范圍。全年,我區共有企業軍轉干部110人,納入補助80人(其中:在崗6人,下崗7人,失業4人,退休63人)。并根據上年度我區國民經濟的增長情況,將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的生活困難補助費金額每檔次增加54元,切實解決好我區企業軍轉干部生活困難的問題。

4、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切實增強政府對人才資源的調控功能,盤活現有人才,引進緊缺人才,培養后續人才,儲備未來人才,更好地為促進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進一步打破人才部門、單位壁壘,促進用人單位和人才兩個主體進入市場。利用好區內、區外及外省市場的人才資源,積極推進各類人才信息庫和人才資源信息網絡體系建設。密切關注和準確把握省內外人才市場的發展趨勢,加強市、區兩級人才市場的合作,逐步形成信息資源共享、制度相互配套、調配形式靈活的統一整體,正確引導人才合理流動,充分發揮人才市場的中介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咨詢服務等內容的中介服務體系,實現市場定位由過剩市場向短缺市場的轉變,實現流通手段由人才集市向網上交流的轉變。認真落實執行新出臺的《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手段,整頓市場秩序,加強對人才市場中介機構的指導、管理和監督檢查,保障人才市場健康有序運行,努力創建惠陽人才市場品牌。

五、高揚“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主旋律,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時刻保持清政廉潔,自覺抵制腐敗,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職權,是對人事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恪守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在新時期,作為人事局的一把手,努力把握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1、加強廉政教育。人事部門是人事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服務對象涉及千家萬戶,人事干部能否廉潔自律,直接影響到部門的形象和各項工作的開展。針對這一情況,我積極組織參與“四五”普法活動和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許可法》和《廉政準則》的有關規定;觀看影片《賭色筑囚籠》、《熱血鑄警魂》、《長安之路》、《根深葉茂》等正反警示片。通過學習,增強法紀、政紀觀念,樹立廉政意識,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抵御腐朽思想的入侵。

2、自覺抵制腐敗、保持清廉,做到率先垂范?!吧狭翰徽?,下梁歪”。我深刻認識到,好的作風不僅是靠抓出來的,更是靠帶出來的,制度能否執行實施,領導是關鍵。身為人事局長,我始終堅持從自身抓起,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和親屬首先不做,真正守緊自己,管好親屬。一是管好自己。堅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守緊自己,原創:抵制歪風,加強主觀世界改造和黨性鍛煉,時刻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帶頭自覺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始終把“上級滿意,群眾滿意,職工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好壞的尺度和標準,樹立人事部門良好的形象;二是管好班子。我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帶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經常對班子及干部職工進行教育管理;堅持按規范辦事,不濫用職權。

3、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注重發揚民主,集思廣益,不搞一言堂和個人說了算。經常與班子成員談心通氣,在制定政策、任用干部等重要工作中,尊重民意,審慎決策。落實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制。領導班子成員互相支持,團結協作,敢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始終保持較強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六、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2005年,雖然盡心盡力做了一些事情,但還存在許多差距和不足:一是在人才管理方面,我區高層次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夠合理,需要進一步優化環境,在人才開發和引進方面加大力度;二是在大中專畢業生推薦就業方面,面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搞好服務,廣開就業面和改變就業思維;三是深入基層方面還不夠,對人事工作理論的研究還不夠系統全面,隨著形勢的發展,深感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去思考、分析和把握。我將以這次述職評議為契機,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加強理論、法律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努力開創我區人事工作新局面,更好地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