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建設自查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12 08:11:13
導語:應急管理建設自查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鄰府辦發〔2014〕130號文件通知精神,結合我鄉工作開展實際,現將有關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1—8月,我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嚴格按照《縣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進行總體安排和部署,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方針,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夯實基層基礎、提供物質保障,做到上下聯動、全民參與,通過認真開展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有效地減少了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輕了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充分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我鄉的公共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了鄉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機制
1、成立了領導機構。我鄉在年初成立了以鄉長同志為指揮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以轄區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黨政辦,負責信息的報送和上下的聯絡。各村、各部門也分別設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確立了專人負責此塊工作,逐步在全鄉上下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
2、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全鄉各部門、各村按照部門管理職能和屬地管理原則,建立了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明確了應急工作的職責和任務。應急處置內容涉及全鄉的防災減災、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綜治維穩、社會治安、衛生防疫、醫療救援、宣傳教育之中,融入到廣大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之中,為應急管理工作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做好預案管理,加強預測預警工作
1、完善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健全完善全鄉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預案、部門預案等不同層次的應急預案體系。指導各村、各部門修訂完善了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各類專項應急預案10個,全鄉8個村、學校、衛生院等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防范突發事件的預案。完善的預案體系對預防、化解、處置突發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和減輕了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
2、加強突發公共事件的預報預警工作。在各村構建了公共安全防控網,推行應對突發事件村組“網格化”管理實行村干部應急工作“格長”負責制,由各村村長任“格長”,對本區域內有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等實行摸排報告制度,實行五定責任制度,即定區域、定人員、定時間、定職責、定獎懲,形成了有效的突發事件預測預警機制。
三、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與監管,切實抓好整改工作
1、抓好突發公共事件隱患排查工作。建立起主要領導包片,駐村領導包村的隱患排查責任制,負責隱患排查、調處和穩控工作,一旦發現影響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的苗頭問題,在第一時間做出決策,快速反應,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
2、開展安全專項檢查整治工作。由分管安全的同志牽頭,由鄉安辦、交管辦、派出所等部門工作人員為成員的安全專項檢查組,深入各村、各部門開展地毯式安全檢查,特別是對學校、醫院、幼兒園、敬老院等單位進行嚴格檢查,認真督促整改安全隱患。1-8月份,全鄉共查出安全隱患56處,整改56處,將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
四、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保障物資儲備
一是進一步加強了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目前,全鄉應急救援隊總人數已達100人,對全鄉內發生的抗洪搶險、森林防火、災害事故處置等進行綜合應急。二是加大了應急工作所需資金和物資。鄉政府對防汛抗旱、衛生防疫、公共安全、消防、森林防火等做出專項財政預算安排,并購置和儲備了砍刀、麻袋、鐵鍬等多種應急救援物資。
五、認真做好應急培訓和宣教工作,全面普及應急知識
1、廣泛開展培訓活動,不斷開展提高應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鄉從政府領導到基層單位都非常重視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工作。年初結合農業工作開展了一次系統的安全技術和信息報送培訓會議,這次會議由全鄉的三級干部近100人參加。重點學習了信息的概念、特征以及如何報送信息,怎樣判斷緊急信息,報送過程中要注意的要素等知識,有效提升了信息報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平時利用召開各種會議的時機,強調安全工作。
2、宣傳普及應急知識,不斷提高公眾安全防范意識。為進一步加大宣傳,普及應急知識,我鄉通過辦板報、印發宣傳資料,利用逢場天現場講解,組建宣講團進校園,進村居的等方式,普及安全應急知識,有效的提高了公眾的知曉率,增強了防范意識。
六、認真落實值班制度,及時上報突發事件信息
建立起主要領導帶班、班子成員和一般干部值班的三級值班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了政務值班責任制,做到了24小時值守。進一步加強政務值班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嚴格規范重大緊急信息報告制度,暢通報送渠道,本鄉范圍內發生的重大緊急突發事件信息,各村、各部門做到第一時間向鄉政府政務值班報告,由鄉政府辦公室組織進行核實后,統一上報縣有關部門,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全面。
- 上一篇: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論文
- 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千人整治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