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教育職責工作自查自評報告

時間:2022-03-03 10:02:19

導語:履行教育職責工作自查自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履行教育職責工作自查自評報告

根據《中共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對縣級人民政府2020年度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對照評價指標體系認真開展自查自評。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教育發展情況

我縣共有中小學、幼兒園106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職高1所,初中11所,九年制學校4所,小學15所,幼兒園59所(含民辦園39所),小規模學校15所;在職教職工2504人,其中幼兒園189人,小學1104人,初中789人,普高266人,職高156人;在校學生43709人,其中高中在校生6528人(普高3610人、職高2918人),初中在校生8258人,小學在校生20592人,學前在園幼兒8331人(公辦園3895人、民辦園4436人)。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動搖,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一是實現了學前到普高階段教育的基本普及,幼兒入園率為85.6%,小學鞏固率為100%,初中鞏固率為98.11%,高中階段入學率為95.93%。二是實現了教育教學質量優質發展,優質生源不外流,普通高考升學率連續26年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實現了職業教育特色發展,對口升學和就業齊頭并進,普職比達1:1。先后獲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教育強縣”等榮譽。

二、主要履職情況

1.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2020年以來縣委常委會2次、縣政府常務會8次專題研究教育工作。成立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3次對教育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縣委政府主要領導關心教育、研究教育、親自抓教育蔚然成風。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建立鄉鎮主要負責人向縣委、縣政府教育年度述職制度,完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直部門履行教育職責、支持教育優先發展的考核評估機制,將結果納入對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綜合考核評價。建立縣委政府領導定點聯校制度,每名縣級領導定點聯系1-2所學校,定期深入學校解決問題。縣鄉兩級黨委副書記和一名政府副職分管教育工作。三是優先發展教育。出臺《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縣教育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教育發展長效機制,著力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2.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及領導班子建設。一是扎實推進政治思想教育“三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進教材作為基礎,進課堂作為中心環節,進師生頭腦作為最終目的,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二是扎實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積極開展陽光體育一小時、興趣小組、社團、美育、勞動教育等活動,切實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真正實現“五育并舉”工作目標。三是全面增強黨組織建設力量。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縣委領導干部結合聯鄉聯片聯點實際,深入學校課堂講思政課,引導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理性、科學、客觀、全面的思維品質,思政之風常駐校園。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配齊配強學校黨支部力量,新成立了4個黨總支、7個黨支部,發展了19名新黨員,完成培訓指導黨務工作者169人次,進一步提升黨員整體素質,形成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管理骨干的“雙培養”機制。

3.全面提升教育經費保障水平。一是教育經費逐年增長。2020年一般公共教育支出實現同比增長,達到“三個增長”的要求,專項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教育項目資金無拖欠。二是項目資金保障有力。針對教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現狀,千方百計爭取項目資金,2020年籌集8000余萬元解決一批教育實事。完成芙蓉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小規模學校、教師周轉宿舍等建設任務,實現鄉鎮教師一人一房、學生一人一床。渠陽鎮芙蓉學校、縣第二幼兒園、一中兩校區合一、職中二期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有效緩解城區學位緊缺現狀。三是教師待遇保障得力。按時足額發放武陵山片區人才津貼和鄉鎮工作補貼,教師年終績效評估獎金足額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教師工資待遇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務員平均水平。

4.全面保障教育系統安全穩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建立由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制定《縣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苗族侗族自治縣中小學校、幼兒園2020年春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縣落實市“五個工作機制”織密織牢防學生溺水安全防護網規定》《縣中小學生防溺水督查工作方案》等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安全工作機制,為廣大師生營造安全和諧的育人讀書環境。一是在防欺凌治理上。成立縣防校園欺凌工作領導小組,每校成立防欺凌辦公室,配備2名心理輔導老師,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通過專題講座、班團隊會、宣傳欄、電子屏等方式對防校園欺凌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欺凌和暴力行為危害性的認識。二是在校車安全監管上。對全縣的校車及校車行駛線路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維修,確保校車的絕對安全;對校車駕駛員、照管員開展3次集中培訓,進行2次安全應急演練,共有200余人參與,并與32000名學生及家長簽訂《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承諾書》。三是在學校綜合治理上。定期聯合公安、衛健、城管、市場管理、交警等部門對全縣所有學校(幼兒園)周邊環境、食品安全衛生、疾病防控等工作進行常態化的檢查指導。據統計,對各學校(園)周邊環境、實驗室、食品安全、消防設施等方面開展安全專項檢查2次,依法取締11個亂擺攤點,有效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四是在學生防溺水上。聯合縣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扎實開展防溺水專項督查,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責令限期整改。同時,通過班會、宣傳欄、廣播等方式大力宣傳防溺水知識,并下發《致家長朋友關于防溺水工作的一封信》共35000余份,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校園安全氛圍,今年來我縣沒有發生一起學生溺水責任事故。

5.全面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一是成立督導機構。成立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教育局局長、縣人民政府主任督學任副組長,財政局、人社局、司法局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充實教育督導力量,充分發揮教育督導作用。二是明確職責分工。制定《苗族侗族自治縣督學責任區制度工作方案》,將督導工作經費、督學責任區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足額保障到位。同時,根據縣域教育發展整體狀況,劃分了三個督學責任區:城區片督學責任區、艮山口片督學責任區、橫江橋片督學責任區。明確了督學責任,對責任內的中小學校(園)實施“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與指導。三是注重結果運用。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將督導結果與被督導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評優評先、干部選拔任用掛鉤,與被督導單位綜合性、單項榮譽的評定掛鉤,切實調動廣大干部工作積極性。

6.全面落實懷發〔2018〕15號和懷辦發電〔2018〕6號規定的教育年度任務。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動搖,在落實“教育經費優先安排、教育用地優先保障、教育人才優先引進、教育問題優先解決”要求上態度堅定,不打折扣。一是科學謀劃。制定《縣教育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新建1所完全中學、2所小學、10所公辦幼兒園、1所特殊學校,完成一中兩區合一、職中二期、教師周轉宿舍、教育信息化等改擴建項目建設。二是鄉鎮提質。2020年完成2所小規模學校建設,總投資187萬元,完成投資任務的100%;3所鄉鎮寄宿制學校,總投資1310萬元,完成投資任務的100%;48套教師周轉宿舍,總投資460萬元,完成投資任務的100%;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14個,義務教育大班額全面消除。三是減負減壓。制定《關于嚴禁小學一二年級布置家庭作業的通知》《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實施方案》《縣中小學校違規辦學整治行動方案》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明確任務分工,全面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同時,要求不得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不搞有償上課和補課,嚴格按規定開設課程、控制學生作業量、規范考試管理等多措并舉,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7.全面完成2020年教育改革發展省級重點交賬任務及全市2020年教育重點工作問題清單任務。一是加強學前教育管理。采取公辦園內部挖潛、委托辦園等方式,2020年新增公辦園學位990個,占比達到46.75%。2021年計劃再通過委托辦園及新建縣第二幼兒園的舉措,實現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的工作目標;出臺《縣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要求新建小區需配套相應規模的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加強幼兒園的綜合治理,對幼兒園消防安全設施、食堂管理、衛生狀況、教師配備等進行專項檢查,切實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美好期盼。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設。2020年,為甘棠小學、坳上學校等10所學校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21套,全縣所有班級實現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三是強化控輟保學力度。按照“應返盡返”的工作原則,扎實開展“四幫一”勸學復學行動。2020年,共發放資助1372.6萬元,惠及19384人次(建檔立卡學生15230人次),做到資助不漏發一人,確保義務教育無一人因貧而失學。四是逐步消除高中大班額。2020年高中大班額消除任務數為36個,2021年消除10個。目前,通過新建改擴建、擴容提質、從嚴控制起始年級新生班額人數等措施,已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36個,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五是芙蓉學校如期投入使用。芙蓉學校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積極部署、科學調度,在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大力支持下,僅用時261天,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任務,芙蓉學校于9月1日如期開學;渠陽鎮芙蓉學校項目2020年投資任務1800萬元,目前累計投入資金1910萬元,主體工程已封頂,預計2021年9月交付使用。六是旱廁改造任務全面完成。2020年改造5所學校旱廁,建筑面積810平方米,總投資150萬元。七是全面消除中小學險工險段。我縣中小學險工險段共有5處。目前已消除3處:平茶中學廁所旁堡坎下沉區域周圍設置鋼護欄,禁止學生入內;大堡子小學車棚后面山坡切土,降低到安全高度;太陽坪土溪小學新建帶廁所的教學樓,原廁所已停用。其余2處:文溪學校教學樓墻體結合部位有間隙,經長期觀察,無擴大加劇趨勢;三鍬學校廁所旁護坎輕微開裂,已設置警戒線。為確保安全,均明確專人負責,加強日常監管,進一步強化保護措施。

8.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件、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督辦件精神。2020年共收到各類批示件及督辦件2起,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嚴格自查自糾,均按照時間節點完成辦復。一是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工作。出臺《2020年縣教育系統紀律作風“大整治、大整頓”活動實施方案》,全縣教職員工認真開展自我剖析,查找整改問題。全面推行師德負面清單制度,明確劃定教師底線要求,對突破底線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據統計,今年以來發現有償家養家教、酒駕、賭博等問題線索20起,辦結15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數15人次。通過紀律作風“大整治、大整頓”活動,進一步明確了師德紅線,切實提升教育系統全體干部、教職員工思想認識和職業道德水平,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二是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工作。針對“我縣未做到義務教育教師獎勵性補貼由財政全額保障”問題,制定《關于2020年縣“未做到義務教育教師獎勵性補貼由財政全額保障到位”的整改方案》《苗族侗族自治縣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隨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動態調整方案》,明確將義務教育教師獎勵性補貼資金全額納入縣財政預算。并且隨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財政足額保障到位,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資金保障壓力大。當前,縣一中兩校區合一、職中二期、縣第二幼兒園、渠陽鎮芙蓉學校等項目建設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巨大,縣本級經濟增長速度難以滿足教育快速發展的需求。

2.優秀教師引進難。我縣現有在職教師2504人,教師編制2192個,缺編312個。同時,作為少數民族邊遠山區貧困縣、革命老區縣,經濟實力薄弱,即使出臺了人才引進計劃,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在薪酬體系、人員引進培養上缺乏競爭力,以致優秀人才“引進難、留住難”。2020年,我縣計劃招聘員額制教師85名,僅招到55名;計劃引進人才7人,僅招到1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補齊硬件建設短板。嚴格落實《縣教育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按照時間節點,科學實施。加快推進一中兩校區合一、職中二期、縣第二幼兒園、渠陽鎮芙蓉學校建設,新增城區義務教育學位1080個、公辦幼兒學位800個。加快教育信息化2.0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認真分析研究國家補短板政策方向,搶抓教育發展機遇,積極爭取中央、省、市更多教育資金和項目支持,推動教育穩步高質量發展。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制定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施辦法,完善城鄉校長教師雙向交流機制,推動校長和教師合理流動。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引進一批985、211大學畢業生,公開招聘一批本科以上學歷教師。通過定向培養、公開招聘、特崗、銀齡計劃等渠道和方式補充教師,多舉措、全方位解決當前教師緊缺現狀。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完善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機制,通過穩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強鄉村教師崗位吸引力。全面落實農村基層教衛人才津貼政策,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鄉村教師傾斜,提升農村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

3.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全落實機制,將師德考核納入教師管理的重點工作。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尊重和發揮學校辦學的主體作用,嚴格落實《市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10項規定》,建立干預教育或學校工作備案制,實行目錄清單制度,把時間精力留給教師專注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