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內容:知羞恥方成人

時間:2022-09-27 10:57:00

導語:八榮八恥內容:知羞恥方成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八榮八恥內容:知羞恥方成人

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既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提出了一個如何做人的問題。

一個人不管是干工作還是過日子,首先要學會做人。在做人的道理上,古今中外的哲人們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荀子說:“人不知羞恥,乃不能成人。”宋代名儒陸九淵說:“恥存則心存,恥忘則心忘。”《元史·楊忍傳》中說,“人有三成人”,其中提到“知羞恥成人”。明末思想家顧炎武說:“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則說:“人是唯一知道羞恥和有必要知道羞恥的動物。”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強調羞恥感在為人處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值得我們后人深思。

“知羞恥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寶貴經驗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法寶。清代學者朱起鳳年輕時在一家書院教書,因為沒弄清“首施兩端”和“首鼠兩端”兩詞通用,而錯判學生的作文,遭到眾人的奚落。他知羞恥而發憤圖強,潛心于詞語研究,編成了300多萬字的《辭通》,為漢語言文字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英國生物學家謝靈頓早年沾染惡習,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時,被姑娘一句“我寧愿跳進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會嫁給你!”的話深深刺痛,從此幡然醒悟,努力鉆研醫學和生物學,并最終在1932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所以說,知羞恥不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成就事業的起步。

“知羞恥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恥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認識。當前,我們處于一個急劇轉型的社會環境,大量涌入的外來文化和各種各樣的外在誘惑,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產生了負面影響,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亂、價值迷惘,對什么是羞恥、什么不是羞恥分辨不清。當一個人對真善美與假丑惡缺乏辨別力,頭腦中分不清恥與榮時,什么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國、背離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現代社會是多元的、開放包容的,但在基本準則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線,人們不論怎么選擇,都離不開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只有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善于辨別羞恥的界限,才能知羞恥而成人。

“知羞恥成人”,關鍵在于嚴格的道德自律,強化思想內省。“知恥近乎勇”。道德自律產生的羞恥感是人類趨于完善的動力,使人自愛、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禮、合乎情、趨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然而,不肖之徒們則害怕道德自律。莎士比亞名劇《理查三世》中,理查三世痛罵:“羞恥啊,你是個懦夫,你把我驚擾得好苦!你伸出千萬條舌頭將我指控成一個罪犯!”另一個兇手則說得更直接:“我不再跟羞恥打交道,它叫人縮手縮腳辦不成事;偷不得,一偷,它就來指手畫腳;賭不得咒,一賭咒,它就阻擋你;不能跟鄰居的妻子通奸,一動,它就識破你;它是臉會發紅躲躲閃閃的妖精,會鉆進肚子造反的家伙。”可見,道德自律、知羞恥有助于阻人為惡,勸人從善。難怪英國作家卡萊爾說:“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增強人們的羞恥感受,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們把榮榮、恥恥作為一個社會公民的起碼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