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村民慶祝建國60周年征文

時間:2022-09-22 09:07:00

導語:優秀村民慶祝建國60周年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秀村民慶祝建國60周年征文

富起來的牛羊村開始爭先恐后地買車,一家比一家急,一家比一家新,開車的不僅有年輕伙子,也有青春靚女。才幾年時間,二百多戶人家的村子,便有了大小貨車、中巴出租百多輛,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汽車村。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佛爭一柱香。”牛羊村這種超乎尋常的買車舉動,其實就是為了“爭一口氣”,這口氣并非全是為了賺錢,為了解脫無車的尷尬,還因為這個村有著讓人心酸、心痛的往事。

牛羊村位于滇東南疇陽河畔,幾座大山圍著一個不大不小的盆地,土地肥沃,形成了特殊的地理和氣候,解放初期就通了公路。據說,牛羊村的來歷還帶有傳奇色彩:祖先原本在數百里外的山巖中居住,一次,為追趕一窩特大的散蜂,他們翻山越嶺,跑斷了無數條馬腿,來到這兒,見到清亮蜿蜒的河流,寬廣的田疇,蒼茫的森林,立即產生了遷棲之意。從此,他們在疇陽河畔放牧牛羊,生息繁衍,獲得了村子文化與地理的發展,人們在寂靜中享受著天然賜予的樂趣。

人云:“山清水秀出美女”,正是這方山水特有的風景和情調,孕育了一代代美麗而地理的靚女俊男。可是,就在公路通后,到七十年代末期,過慣了農莊閉塞生活的漂亮淑女,竟然全都裊娜地于汽車揚起的煙塵中,嫁到了山外,嫁給了駕駛員,令一大排健壯英俊的本土男青年好不懊喪傷心。

首先嫁出去的是能增添村子景色、最漂亮的二珠。二珠的美麗實在無法描述,是那種站在樹下,就會讓綠葉也萎蔫,走在路上,青石板也泛起光澤的女孩。成立村文化隊,二珠是首批文藝隊員,身邊不知圍繞過多少英俊男孩,可是二珠從未心動。偶一日,一批車隊路過并駐扎下來,二珠的美麗一下子被傳了出去,來來往往的年輕駕駛員途經牛羊村,便都會想辦法讓車出點故障,心安理得地住下來,然后去看二珠她們的演出。“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這些人的用意,顯然都是沖著“窈窕淑女”。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牛羊村,已經明顯感覺到了車的方便快捷,在駕駛員們強大的攻勢下,在車的誘惑與方便中,二珠選擇了最英俊誠實的一位駕駛員。從此,二珠家不僅燒柴再不用去山上背,家里還總是擁有最新鮮的洋玩藝,就連二珠的親戚們外出,也多了一份搭車的便宜,讓人好不羨慕。

接著,村里又有幾位漂亮姑娘嫁給了年輕駕駛員。那是車最稀罕的年代,通了公路的村子,一天也只有一兩張車經過,有美女的人家,日子自然也都比別人家過得好,人際關系也融洽得多。女婿只要把車往肉食店門口一停,必定甩上來一大塊肥油油的腰肉,就連當時的公社官員,也要對駕駛員點頭攀結,以便在下村路上搭個便車。這一來,牛羊村的男人們,可是真的心疼得掉了牙,心痛不已。

很多時候,小伙子們為了報復這種奪走村莊美女的外地客,常會約上幾人,在村口的公路橫一排石塊,要讓那些“車夫”出幾回洋相,解解自己的氣。到后來,一見有車停在村里,輪胎氣必定會被放干凈,甚至到了出手圍攻的地步。外地的駕駛員,誰還敢在這兒停棲?就是過路,你也要加一把油門,跑快些,更別用曖昧的眼神,打量來來往往越來越多的牛羊村靚女,否則,男孩們不同意。

“車夫”這個詞,便一直被牛羊村藐視地稱呼了十多年———因為一種氣憤,一種沒有車的傷心。但是這種氣憤也化而作為一種激勵奮時的力量。

一九八0年,村里首先有了第一輛摩托,那是曾經追求二珠數年,又因二珠的出嫁而萎靡一時的男孩,他首先從縣郵政局買回一輛舊摩托。通過這輛摩托,他還考到了駕照并被縣車隊招工,成了村里第一位真正的駕駛員。八十年代中期,張家貸款買回了第一輛貨車,二年多時間,他拉貨運物,還清了貸款,又買回了一輛大車風,讓兒子開,隨后,林家買回了出租,至此,買車的人家逐漸多起來,放車胎氣的人從此沒有了,人們語言中更多的是對車的親切。

代表現代標志的車輛,真正地駛向了牛羊村。一些人家接著買回了中巴,專門從事客運,整個牛羊村在車輪滾滾的聲音里,呈現了全面皆商的氣氛,電子電器產品不斷更新,車輛更是越來越氣派了,只要穩穩地平安運行,多半購車戶都能富起來。然而,牛羊村在成為汽車村這一段不簡單的日子里,倒實實在在地從外村娶回了一大批俊俏媳婦,裝飾著疇陽河邊稻米之鄉的風景,也確實把年輕男人們失去的面子挽了回來。

如今,游客經過牛羊村車站,便會發現,在紅黃藍黑的出租車旁邊,站立的都是村里俊俏的媳婦和姑娘,假如你要到外村或周圍任何一個小城去,這些出租都是青山綠水間奔忙的“甲殼蟲”,為你提供最大的方便。一些時候,他們也會樂得開上自己的私家車,到遠方游一游。

牛羊村的靚女不再是別人的裝飾,不再使村里的男人有自卑或被欺侮的感覺,她們正實實在在地裝飾自己的村莊,實現自己獨立的人生價值。曾經,她們與車輛的奇緣,激起了全村男人奮發致富的意志,現在,她們又融入了與車輛的一種新緣分,地理起牛羊村與外界的交通網絡,這個網絡所帶來的其他信息效應,使村子一直走在商貿的前沿,地理的前沿,穩穩地把握著村子發展的方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