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建國60周年優秀征文

時間:2022-09-22 09:46:00

導語:青年建國60周年優秀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建國60周年優秀征文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經常聽到的話,不可致疑,路在社會進步發展是起著很大作用的,路的改變帶來了交通改變,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也帶來社會活動活躍,也帶來社會的進步,可以說路的改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也是時代的見證。

路,生活中所見皆是,至于路源于何時,起于何處,也許我們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路就寸步難行!世上本是沒有路的,人走得多自然就走出來拉!中國發展道路就是一條路,這是人類自有文明以來,走的時間最久,也是由最多人共同走出來的一條路,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已是21世紀拉,這條路已經走了5000多年,不過只要有人類的足跡,這條路就必將一直地延續下去……

同樣,改革開放也是一條路,這是一條走了不到30年的路,正確的說他是中國發展道路的其中一段,是這條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路的延續,不過這段路和以前所走的路有很大不同,打個比喻,將中國發展道路比喻為崎嶇難行的山路,是一代接一代所摸索出來的道路,改革開放前期,可能有所迷茫,有點原地打轉的感覺,改革開放的政策,讓人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覺,使人眼界一新、豁然開朗起來,從而朝著更為明確的方向前進。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得到了巨大的飛躍,使我們站在更高的點上,今日,我們也是站在這條路上,這條路是改革開放的延續,也是中國發展道路的延續,這條路有著更加明確的方向,清晰的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上代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之后,今日我們腳下的路,更為平坦,方向感也更加明確,我們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對于正處青春勃發、充滿活力、干事創業大好時期的我們來說,這條路是由我們掌舵,他的未來是由我們走出。

中國的發展道路與改革開放的道路都是無形,不過卻可以在很多有形,實質的東西身上得到體現,比如說實在的路,不管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還是其所帶來的社會改變,生活改變,抑或是今日的社會,今日的生活,都可以通過改革開放期間路的改變以及今日的路就可以得到體現出來,以路為鑒,因為路是實實在在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就是實實在在的見證,他也可以說是城市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覺,從路的改變就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發展變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眼前的路在不斷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他是跟著時代,社會,生活的發展步伐共同進步著,他們發展變化的速度是等同的,路在不斷的改變,尤記小時候所看的公路,那時侯還沒怎見瀝青路、水泥路,都是破爛不堪土路,是正正式式走出來的路,即不夠寬也不夠平,尤其更讓人難以接受是一到下雨天就滿是坑坑洼洼,沼澤四布,騎自行車的時候,即怕摔到也怕被別人的車把坑里水濺到身上;同時路上的積水都是遲遲不退,提著鞋走,腳經常都泡得發白,皮膚敏感很是經常;還有風大的時候風沙滾滾,滿面土灰,空氣的質量就更別說拉,反正在外待就點,回來用紙搽鼻孔,紙都是黑色,實在讓人不敢也不愿回想!

后來看到的路好像是土與瀝青都有,混合在一起,雖然路是平坦了很多,可是下小雨后的瀝青路卻很滑,騎車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的,如果急劇轉向或制動,隨時都有打滑的可能;炎熱的太陽下,尤其是在夏天,那種難聞的氣味讓人都要暈倒,如果那時候就說環保,說綠色環境,說空氣質量,估計施工單位就慘了,任何一條修起來的路都過不了關!這些還是一個生于80年代的人在改革開放以后所見的路,已經有這么大的感觸,真難以想像改革開放前路的樣子,不知還找得到他們的影子嗎?以前的路,生于90年代的這代人可能已經沒有印象,他或許將成為一種記憶而被封存起來。

路在不斷的變化,今日四處可見又寬又平又新又快的路,天上的,水上的,地上的,山不轉水轉,真可謂“條大路通羅馬”,世界因之而變小了,人與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不再像之前那么的遙遠拉!!其實也可以說路沒變,還是之前的路,變的只是形象、感覺,今天平坦很多,隨著路的形象變化,走在上面的感覺也跟著在變,遐意都市的喧鬧聲漸漸顯現出來,今日走在其上的人們的臉上多了一份愜意,而少了一份滄桑,多了一份快樂,而少了一份憂愁。

這些都是改革開放的實在見證,或者是收獲的碩果,同樣,今天在我們的腳下也是有一條路!每個人從生下來腳上就有一條路,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路!今天的路是在我們腳下,這條路是先輩們花費無數的時間、心血所走出來的,而我們又是沿著先輩的足跡走過來的,下一代也將怎樣延續我們的足跡而走下去,俗話說“前人種樹后人遮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待社會的發展變化,沿著先輩們走過的路光榮地走下去,繼承先輩們的思想,沿著這條道路切實走下,把這條路走得更好,走得更寬更遠!!

做為一個80后,是跟著改革開放步伐成長,當然也看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今天是我們收獲改革開放碩果的季節,同樣也是我們創造的最好時機,今日的我們更當有所作為,活在當下,把握每次的機會,以更加長遠的目光去看待未來,緊跟時代步伐,緊跟改革發展的步伐,相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