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居民建國60周年征文

時間:2022-09-28 09:04:00

導語:新村居民建國60周年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村居民建國60周年征文

潺潺的流水,絢麗的鮮花,清脆的鳥鳴,淡淡的薄霧,晨練的身影……這詩一般的境界并不是電影中的布景,而是我現在居住的小區。

搬到這個名為“世紀新村”的小區僅僅半年多時間。生活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社區里,我真是如沐春風,感慨萬千……

1980年以前,我家一直住在農村。房前是一片蒿草地,屋后是一方臭水塘。小院里蚊蚋飛舞,臭氣熏人,尤其是盛夏,風絲全無,屋里屋外像整蒸籠一樣,天天生活在“桑拿”中,全家人真是苦不堪言。

1982年,做了多年生意的父親用積攢下的錢在縣城買了兩間家屬房,全家這才從“蒸籠”中搬出來。夢想著從此可以進入天堂的家人,來到縣城后便失望了:家屬房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不僅小得像鴿籠,而且還漏雨。每逢雨天,家人不論在上班還是在做生意,都得匆匆忙忙趕回家,搬盆舉缽,接雨水。屋頂漏雨倒在其次,最讓我和姐姐尷尬的是:家屬房只有兩間:廚房和臥室。作為四口之家,實在是不方便。父親沒辦法,只好在廚房里搭了兩張簡易的木板床,拉上了布簾——這里白天是廚房,晚上便是我和姐姐下榻的臥室。于是,我和姐姐與油鹽醬醋共同生活了四年多。姐姐考上大學后,父親又在縣城的東郊買了所平房。新家一共三間房,院落寬敞、潔凈,家人很中意,我更高興:平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專間”!雪白的墻壁,清晰的有線電視,寬闊的客廳,平坦的甬路……這一切都讓我心醉神馳,我暗想:大概這就是所謂的人間天堂吧!

兩年后,我也考上了大學,離開了新家。我在外求學的四年中,父親賣掉東郊的平房,在縣城中心區買了一棟三層小樓:三室一廳,一廚一衛,89平方米。躺在松軟的席夢思床上,我心里陶醉得要死:真是上有天堂,下有樓房啊!

幾年后,我擁有了自己的小巢,我和老公在“世紀新村”買下了一處樓盤。室內的裝飾自不必說,單單小區的環境就讓我心曠神怡:樓前一大片開闊地,西側是一片綠地,茵茵綠草,生機盎然;東側靠墻是高高的假山,山上瀑布飛濺,“一條界破青山色,萬古帶凝白練飛”;泉水淙淙,從涼亭、石凳下蜿蜒流過,一尾尾金色的鯉魚追逐嬉戲,“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假山的南側是一條蔥蘢的葡萄長廊,紫黑的葡萄懸掛廊下,“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長廊西面是一片健身廣場,分列著許多健身器材,小區居民在這里打球、蕩秋千、扭秧歌、下棋、聊天,“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廣場的盡頭是“兒童樂園”,各式各樣的活動器材每天都吸引著孩子們在這里嬉戲歡笑……

置身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生活環境,遙想蚊蚋飛舞、臭味難聞的蝸居,我心里真是有說不出的感慨!偉大祖國日新月異,作為社會細胞的每一個家庭都感受著陽光般的溫暖,我們一家作為普通的“個體”,從住的變遷中,見證了祖國60年來跨越發展、繁榮富強的堅實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