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紀念國慶征文

時間:2022-08-27 11:45:00

導語:供銷社紀念國慶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紀念國慶征文

光陰荏苒,改革開放已有三十年。從“天天耕作吃不飽”到“不種田卻吃得好”,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從“干打壘”、“磚瓦房”到“住別墅”,從“趕集”到“旅游”,從“因貧輟學”到“免費上學”,從“無錢治病”到“報銷藥費”。三十年的風風雨雨,三十年的歷程,見證了雁江的輝煌復興、繁榮富強。三十年,對于整個宇宙來講,可以忽略不計,從歷史發展時間來看,尤如白駒過隙,一九七八年至二00八年,雁江的改革開發披荊斬棘、所向披靡。作為同時代的我,親身經歷并感受了這一偉大歷史性的變革,深切感受非三言二語可以表述完整,就從房子的變遷談起吧。

七十年代,我家住的是土坯房。所謂土坯房,是未經燒制的濕泥巴堆砌而成的房子。就是這樣簡陋的屋子,在當時還是家庭經濟較富裕的人家才能住上的。我家附近。有十幾戶住的是茅草房,另有一些人家的的房子用竹篾和泥巴粘合在一起作墻壁。當時房子的地面沒有鋪水泥,到處坑坑洼洼。哥哥一個朋友到家里來玩,一腳踏進門,正好踩進一個坑中,腳隨之腫痛起來。又有一次,我的一個同學到家來做作業,桌上爸爸用于健身的小鋼球吸引了他的目光,玩弄之際,不小心掉到地上,那球一骨碌溜到一個深不可測的老鼠洞中,同學緊跟著追去未果,只好望洞興嘆。

待我工作的時候,單位房子極有限,若按論資排輩,不知要等到哪個猴年馬月。當時分到一個12平方米的單間。用白紙把墻壁粘糊一層,再貼上幾張畫,同學問我:這么富麗堂皇的房子,你怎么睡得著呀!真羨慕你!

在八十年代末,有一間屬于自已的小屋就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情,很多同學結婚后因沒有單獨的住房,仍然與父母住在一起。小臥室放下一張床后,人從床前經過時得側著身走。公務員之家:

進入九十年代后,我分到一間18平方米的磚砌瓦蓋房,在后面搭一偏房算是廚房,當然沒有廁所。夏天,吹大風時,瓦上灰塵紛紛落下來,就買塑料膠布搭頂棚遮灰塵。但是到了晚上,老鼠又在上面“跳舞”,一開燈,它就不動了,剛睡下,又響起來,讓人整夜睡不好覺。有時還要把家具、床墊咬爛。于是,全家起來滿屋打老鼠。現在,學校分給我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我終于住上了套房,真的感到很幸福。

現在,商品房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各種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只要有錢,想住多大的房子都可以。雖然現在居住的環境與條件都不錯,但看著設計更加人性化,結構更加合理,環境更加優美的新住宅小區,更向往之。

現在的房子,不再只是為了遮風擋雨,更側重于追求個性化、舒適化、綠色化。三十年來,我們從泥巴屋搬進了鋼筋水泥房,從單間走進套房,從四面透風的土屋來到四季如春、裝修華麗的空調屋。我們住的房子越來越大,越來越美,越來越舒適。房子伴隨著我們從貧窮走向小康,也伴隨著我們從簡單的生活進入高質量的生活。

安得廣廈千萬間,家家戶戶盡歡顏。三十年后的今天,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房子不再是我們心頭的結。錢少,可以住經濟適合房,錢多可去購買自已夢想中的高檔住宅。擁有一套屬于自已理想的住宅,已不是夢。冬雪開始融化,春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