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輝煌講演
時間:2022-09-08 10:48:00
導語:明天輝煌講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再看看我這身軍裝,如今。應該掂得出她份量。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仍然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放心吧,祖國,放心吧,人民,時間流逝,斗轉星移,永遠抹不去的就是戰士對黨和人民的一顆赤膽忠心!青山和大地會證明我忠誠,藍天和白云會昭示我誓言,奉獻”認了犧牲”說值!那是因為,共和國軍人的心中只有一個期盼,那就是為了共和國明天的輝煌!
如果我問你什么是最高興的事,朋友。也許你回答出各種各樣的答案,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一位戰士的回答,說是見到人”見到人是最高興的事。啊,也許你會覺得詫異,但這卻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專用鐵路巡線員的真實寫照。這是今年春節我軍報上看到一篇感人的不!應該說是震撼心靈的報道。
就有了一條橫穿戈壁、直達發射場的300公里的專用鐵路。現在全國惟一一條由軍隊管理的鐵路。路邊上,自從我國在巴丹吉林沙漠深處建起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孤零零有幾座被稱為“點號”小屋,點號”四周,沙海無邊,荒涼得象月球,只有幾叢駱駝刺在寒風中顫抖。點號”里,就蹲著三兩個長年巡線護路的兵。每天與外界交往的時間是一分鐘。因為每天有趟軍用列車路過這里,扔下點郵件和給養,停留一分鐘。這就是見到人的惟一時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寂寞,這一分鐘也就成了久久盼望的也是最最高興的時刻。
一位記者到被稱為“180小點號采訪,今年大年初一。那里住著小趙和小張兩個士兵。小趙是一位來自江蘇的已有3年兵齡的老兵,說,每天要去巡線一趟,每趟來回走20公里,當兵三年,相當于步行回老家一趟。新兵小張是四川中江家鄉的人,點號的第二次巡線就遇上被稱作“黑風”沙暴,天地間黑壓壓一片,沙石劈頭蓋臉往身上砸,說他抱緊鐵軌整整一小時不敢動彈,差點沒被埋在沙包里。說話間,小趙的姐姐從老家打來了電話,姐姐問:那里過年熱鬧嗎?小趙說:熱鬧得很,有3個人呢,還有一條大黃狗”那里冷嗎?不冷,暖和得很,才零下20度”都3年沒有回家了爸媽以為你今年能回來過年,特意殺了豬,還幾次到路口去守公交車。這時,小趙的喉頭滾了好幾下,愣了半天,終于沒能“幽默”出來。當記者告辭時,倆緊緊地握住記者的手,久久不想松開,眼睛里突然溢出淚光,那眼神似乎在不加掩飾的懇求著:再留一會兒吧,哪怕是一分鐘!
一分鐘,啊。多么令人心顫的一分鐘!看到這兒,心被震撼了淚水也止不住掉了下來。想,別說他那里要為我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想而拼搏,就是呆在那兒,也是奉獻。作為軍人,知道,雪山,海島,荒原,戈壁,有無數與小趙小張一樣的士兵,為了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安寧,默默忍受著艱辛與寂寞。作為軍人,更懂得,軍人這特殊的職業賦予了軍人特殊的使命,特殊的使命賦予了軍人特殊的追求。軍人,也許就意味著奉獻與犧牲。
不難發現,難道不是嗎?翻開中國革命的歷史畫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馳騁疆場、馬革裹尸的軍人。從萬里長征、八年抗戰、南征北戰到自衛還擊、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多少年來,這支人民的軍隊,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經受著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一次又一次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就說那300公里航天大動脈,當年修建時就有120名忠骨埋在沙丘。
曾羨慕穿身軍裝,小時候。現在終于實現了這個夢想,如今,又跨進全軍的高等學府――國防科技大學的校門。這里,又讀到許許多多的銀河人,將銀河精神在新時代高高奏響,為響應江總書記“科技強軍”號召,夜以繼日的默默的耕耘與勞作。
想想,周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生也就做了六臺機器。朋友。這六臺是什么樣的機器啊!難道還不夠嗎?這,就是老一代銀河人的驕傲!
盧錫城同志帶領年輕人向新的技術制高點沖擊,研制銀河Ⅲ期間。有11名同志是攻關戰斗中度過新婚蜜月的不少人連續三次春節都在機房里度過。就是憑著這種精神,創造了新的輝煌。這,就是新一代銀河人的自豪!
- 上一篇:機關三優工程整治方案
- 下一篇:學習五個帶頭個人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