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

時間:2022-02-26 01:51:00

導語: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

煤炭行業是*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煤炭行業提供的地方稅收左右著全縣地稅收入總量和增長速度,煤炭興則稅收興。近幾年來,受全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煤炭價格持續攀升,生產供不應求,煤炭行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實現稅收大幅度增長。*年度,全縣煤炭行業入庫地稅收入8823萬元,比上年增長55.91%,占全縣地稅總收入的56.09%。*年上半年入庫742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占地稅總收入的比重上升到61.11%,煤炭行業在地方稅收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最近,我們對全縣煤炭企業1999年以來地方稅負情況進行調查,現將調查分析情況整理如下:

一、全縣煤炭行業的基本情況

*縣境內有十家煤炭采掘企業,共有職工15712人,資產總額為330960萬元。按照投資主體、生產經營特點和享受稅收政策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一為縣屬煤礦企業兩家,*礦業集團和*崔莊煤礦有限責任公司,縣屬國有企業改制公司,年設計生產能力分別為90萬噸和60萬噸;第二種類型為監獄勞教企業,*省岱莊生建煤礦、*省七五生建煤礦、*省三河口生建煤礦為省司法局管轄,濟寧菜園生建煤礦為市司法局管轄。4家監獄勞教企業均享受監獄勞教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年設計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第三類為棗莊礦務局所屬煤炭企業,付村煤礦、高莊煤礦、新安煤礦、袁堂煤礦計4家,除付村礦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外,其余3家年設計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按照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其企業所得稅繳納地點不在*縣,在棗莊市。

二、煤炭企業地方稅收的特點

(一)實現稅收連年高幅增長,占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近年來,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呈直線上升趨勢。*年達到8823萬元,比1999年增長321.95%,年均增長速度為43.32%,高出總體地方稅收增幅26.04個百分點。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在煤炭價格快速長升的帶動下,煤炭行業提供地方稅收的增幅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全縣煤炭行業入庫各項稅收742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煤炭行業入庫稅收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從1999年的25.15%,提高到*年的56.09%,今年上半年達到61.11%(如下表所示),全縣地稅收入對煤炭行業的依存度逐年提高。

(二)分稅種增長幅度不平衡

因與煤炭價格和銷售量相關程度的不同,各稅種增長幅度各不相同。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與上述兩大因素的相關度較高,因此增幅最高。*年比1999年年均增長43.55%,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年均增長35.82%;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和車船使用稅等地方小稅與兩大因素相關度較低,因此,收入增幅較低,剔除2002年土地使用稅單位稅額調整的政策性不可比增長因素,四稅種收入年均增長29.1%。

(三)煤炭行業提供的市縣級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

2002年營業稅、所得稅分享制度實施以來,因煤炭行業毛利率較高,造成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較大,煤炭企業實現市縣級收入的比重低于其他行業,同時,隨著煤炭價格的提高,市縣級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2002年煤炭行業入庫縣級收入5659萬元,其中市縣級收入的比重為73.88%,比行業平均數低3.43個百分點。*年煤炭行業入庫縣級收入6658萬元,縣級收入比重為63.75%,比行業平均數低2.56個百分點。從實現稅收來看,煤炭行業實現縣級收入比重從2002年的68.43%下降到*年的65.49%,今年上半年下降到58.73%(如下表所示)。

(四)噸煤稅收負擔呈階梯式上升趨勢。2000年以來,在煤炭價格穩步上升的情況下,噸煤稅負從1999年的4.55元,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1.1元,增長了143.96%,噸煤稅負有了較大提高。1999年、2000年分別為4.55元和4.78元,平均稅負是4.67元;2001年至*年分別為7.32元、6.98元、7.21元,平均稅負7.16元;今年上半年噸煤稅負躍升到11.1元,5年來連跳了三級臺階(如下圖所示)。

(五)三種類型煤炭企業噸煤稅負相差較大

因三種類型煤炭企業享受稅收政策的不同,綜合稅負和噸煤實現稅款相差較大。1999年—*年上半年,縣屬煤炭企業實現地稅收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0.08%,分別比勞改企業、棗莊礦業集團高8.59個百分點、8.39個百分點。噸煤實現稅款縣屬企業為18.24元,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企業高14.98元、15.08元。*年上半年三種類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更大,縣屬企業噸煤實現稅款為36.25元,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高31.57元、32.49元,也就是說兩家縣屬企業每銷售一噸煤炭,其實現的地方稅款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高31.57元和32.49元。(具體情況見下表)

三、煤炭行業主要相關指標分析

(一)煤炭價格的高低是決定煤炭行業實現地方稅收增減的主導因素

煤炭行業主要交納資源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等9種地方稅費。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為銷售數量,其相關指標為銷售數量;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根據交納的增值稅計算,增值稅的相關指標為銷售收入,即單價和銷售數量的乘積,所以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的相關指標為單價和銷售數量;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指標為利潤總額,因煤炭企業變動成本在礦井正式投產后主要是工資費用,其他費用比較穩定,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指標從深層次的講也是煤炭單價和銷售數量;我縣煤炭企業實行工效掛鉤政策,煤炭單價和銷售量直接決定利稅總額和工資總額,因此也影響代扣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與煤炭單價和銷售量無直接關聯關系,但其數額較小且變動幅度不大。綜上所述,對煤炭行業稅收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煤炭銷售數量和煤炭價格。煤炭銷售數量主要受煤礦設計生產能力的制約,同時受國家宏觀調控的煤炭存儲條件的限制,煤炭企業往往根據煤炭價格以銷定產,所以對地方稅收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煤炭價格。

2000年煤炭價格扭轉了90年代以來下跌的趨勢,止跌回升,從143.28元/噸,上漲到*年的212.4元/噸。特別是進入今年二月底后,市場價格出現暴漲,其價格之高,上漲幅度之快均為近幾年的罕見,煤礦企業平均價格上漲到283.86元/噸,至五月底市場價格為540元/噸(含稅),較年初上漲210元/噸,漲幅為63.6%,較同期上漲156元/噸,漲幅為40.6%。受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各家煤炭企業突破設計生產能力加大煤炭生產量,*年生產銷售煤炭1305.14萬噸,超過設計生產能力615.14萬噸,比1999年的599.35萬噸,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21.48%。今年上半年已實現662.77萬噸,全年預計將實現1300萬噸,接近設計生產能力的2倍。煤炭行業實現地方稅收也由1999年的2728萬元提高到*年的9409萬元,四年增長了244.90%。產量提高了一倍多,而實現地方稅收增長了近兩倍半,價格提高因素從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顯。1999年以來煤炭銷售數量、銷售收入、平均價格和實現地稅收入變動情況如下表:

(二)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1、國際煤炭市場的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和原油國際價格的上漲,特別是我國煤炭主要出口地日本經濟的繼續回暖,韓國、臺灣地區也保持相應的增長態勢,全球煤炭需求旺盛,國際煤炭市場求大于供,導致煤價持續上漲。國際煤炭價格*年預計上漲40%左右,從近期的國際煤炭市場價格趨勢來看,這已經是很保守的估計。全年國際市場焦炭價格將仍然在300美元/噸以上的價位運行,遠遠高于前幾年的60美元/每噸的水平。

2、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拉動了對煤炭的需求。近幾年來,隨著中下游產業,特別是電力、冶金、建材和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迅猛擴張,對煤炭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一是市場需求拉動投資迅猛擴張。今年以來,煤炭市場產銷兩旺,但由于需求增長高于供應增長,市場缺口較大,拉動煤炭價格一路走高。二是經營狀況良好驅使煤炭企業競相提高煤價,增加利潤。

3、運輸方面的原因,造成煤炭供應緊張。*年11月初國內糧食和棉花價格突然上漲,為控制糧價、棉價的上漲,國家加大了鐵路運糧運棉的力度,相應占用了部分煤炭鐵路運輸的運量。同時,國家對公路水路運輸車輛、船只施行限載規定,執法力度加強,運輸成本增加,客觀上也影響了煤炭運輸,造成煤炭供應緊張。

4、國家加大煤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部分煤礦限制生產,小煤窯的產量繼續萎縮,造成現有煤炭產量相對不足。

(三)煤炭銷售數量、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回歸分析。

1、利用Excel繪制的銷售數量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如下圖:

測定系數為0.9543,說明銷售數量與地稅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用銷售數量的變化來充分解釋地稅收入的變化情況。通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為,如果煤炭銷量增加1噸,地稅收入可增加9.2817元。

2、利用Excel繪制的煤炭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如下圖:

測定系數為0.9592,說明煤炭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用煤炭平均價格的變化來充分解釋地稅收入的變化情況。通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為,煤炭噸煤平均價格提高1元,地稅收入則增加85.786萬元。

四、*年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預測

從今年上半年煤炭價格走勢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時間,煤炭價格仍將保持在高價位運行,但會出現明顯回落,主要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顯露成效,目前部分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平回落,特別是高耗能的鋼鐵、水泥、焦炭業投資大幅回落,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停止審批,在建部分項目紛紛停建,減少了煤炭需求;二是由于我縣煤炭價格屬于煤炭企業自行定價,雖然企業定價較高,但用戶預期價格下調,持幣待購,同時由于市場銷售價格受南方用煤企業的制約,煤炭上漲的價格屬于有價無市。某煤炭企業6月份塊煤價格定為598元/噸(含稅價),后不得降到560元/噸。預計今年下半年,隨著市場對價格的逐步消化,全年平均價格將會緩慢下降,結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預計*年平均價格會比上年增長30%以上,達到276.12元。根據各家煤炭企業*年生產計劃,預計今年我縣煤炭生產銷售量將達到1300噸。*年我縣煤炭銷售收入將達到276.12*1300=358956萬元。

利用Excel繪制的銷售收入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為;

根據回歸方程,預計*年我縣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為:0.0332*358956+259.23=12176.57(萬元)。

五、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從*縣的情況看,國民經濟結構單一,煤炭行業左右工業乃至全縣經濟發展趨勢,制造業等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地方財政收入對煤炭行業的依存度逐漸增大,只有積極調整產業政策,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植新的地方稅源,才能保證地稅收入穩定持續增長和地方財政收支的長久平衡。

(二)以科學的發展觀制定煤炭行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煤炭資源屬不可再生資源,在當前煤炭行情較好的形勢下,各家煤炭企業超設計生產能力開采煤炭,近乎掠奪性的開采,必將對我縣的煤炭資源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同時,我縣煤炭行業僅限于煤炭采掘和部分洗選,煤炭采掘和洗選環境污染嚴重,對耕地、湖區破壞較大。要積極實施科教興煤戰略,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建設高產高效礦井,積極探索以煤炭為原料的系列產品的深加工,加快煤焦、煤電、煤氣一體化進程,提高煤炭增值效益,使煤炭資源為我縣地稅收入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持久的貢獻。

(三)煤炭價格的高低直接左右我縣稅收收入的總量,制定稅收計劃,要充分考慮煤炭價格的水平高低及增減走勢,變增量計劃為零基計劃,確保稅收計劃的科學務實。同時,更要正確認識煤炭價格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程度的局限性。煤炭行業在煤炭價格和銷售數量的影響下,實現稅收總量上是持續增長的,但因各稅種對煤炭價格和銷售數量的相關程度不同,縣級收入分享程度低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長幅度要高于其他收入,也就是說,煤炭價格的增長對稅收的貢獻主要集中在縣級收入分享程度低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煤炭行業縣級收入比重要低于其他行業,如若考慮增值稅和資源稅,煤炭行業對地方財政貢獻程度的增長比率將更低,所以,制定縣級收入計劃,要充分認識到縣級收入增幅要低于總收入增幅的實際情況。

(四)及時調整監獄勞教企業減免稅和外地煤炭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稅收政策。一是煤炭行業是一次性資源行業,嚴重破壞了全縣耕地資源、濟微公路、湖濱公路、湖東大堤、農田水利等大量基礎設施以及湖區生態平衡和湖產品資源。調整監獄勞教企業減免稅和棗礦集團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稅收政策,以便從地方財政收入上對資源破壞進行有限補償和加大對當地生態環境制理的投入;二是生產條件基本相同的企業實際稅負相差較大,也不符合稅收中性原則和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要求,因此統一各類型煤炭企業的稅收政策,營造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對當地煤炭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