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分析

時間:2022-03-03 04:47:00

導語: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中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對內、外資企業實行不同的所得稅稅率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更有利于統一、規范、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建立,促進國民經濟更加健康、協調地發展。近期,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旨在統一不同類型企業所得稅制度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將對我國的經濟和稅收產生積極影響。

一、企業所得稅改革遵循的六大原則

企業所得稅改革遵循六大原則:貫徹公平稅負原則;落實科學發展觀原則,統籌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發揮調控作用原則,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優化國民經濟結構;參照國際慣例原則;理順分配關系原則,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和納稅人負擔水平,有效地組織財政收入等。

二、《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的主要內容

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稅制改革原則,草案體現了“四個統一”:

1、內資、外資企業適用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

2、統一并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

我國現行內資和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均為33%,同時對設在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的生產性外資企業實行15%、24%的低稅率優惠,對內資微利企業分別實行27%、18%的二檔照顧稅率,稅率檔次多,稅負差距大。修改后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將內資、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設定為25%,這在國際上屬于適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外商投資。

3、統一和規范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

目前,內資、外資企業所得稅在成本費用等扣除方面規定不盡一致,比如:內資企業所得稅實行計稅工資制度,外資企業所得稅實行據實扣除制度?!恫莅浮方y一了企業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扣除政策,規定了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的標準,明確了不得扣除的支出范圍。同時,對企業實際發生的有關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和存貨等方面的支出扣除規定也做了統一規范。

4、統一稅收優惠政策,實行“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體系

針對現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存在規定不統一、內容不合理、優惠重點不太突出等問題,《草案》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對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整合:

(1)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的優惠稅率,擴大對創業投資等企業的稅收優惠以及企業投資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稅收優惠。

(2)保留對農林牧漁業、基礎設施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

(3)對勞服企業、福利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直接減免稅政策采取替代性優惠政策。

(4)取消了生產性外資企業定期減免稅優惠政策,以及產品主要出口的外資企業減半征稅優惠政策等。

其次,為減輕兩稅合并后部分曾享受稅收優惠的老企業面臨稅負增加的困難,《草案》對新稅法公布前已經批準設立,依照當時的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享受低稅率和定期減免稅優惠的老企業,給予過渡性照顧,具體照顧包括。

三、“兩稅合一”的深遠意義

改革現行企業所得稅稅制,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有利于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推動我國稅制的現代化建設。

四、“兩稅合一”的主要影響

1、對內、外資企業的影響。新稅法實施后,不同類型企業的稅負將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對內資企業來說,主要是減輕稅收負擔,內資企業所得稅法定名義稅率由33%下降至25%,降低了8個百分點;對外資企業來說,稅負將略有上升,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定名義稅率也由33%降低了8個百分點,但由于一些外資企業原來可以享受24%或15%的低稅率優惠,從而其法定名義稅率分別上升了1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

“兩稅合一”除了對對內、外資企業的稅負產生影響外,也為企業營造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解決了目前內、外資企業由于稅收待遇不同造成的稅負差異較大的問題,使內資企業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與外資企業展開競爭,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長期來看,必將促進市場經濟規模的整體發展。

其次,實踐表明,穩定的政治局面、發展良好的經濟態勢、廣闊的市場、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不斷完善的法制環境和政府服務等,已成為吸引外資的主要因素,稅收優惠只是一個方面,新稅法的實施不會對吸引外資產生較大的影響。

2、對稅務部門征管工作的影響。一方面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使企業所得稅減免稅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更有利于稅務機關依法征稅、規范管理,提高執法效率。另一方面,稅前費用列支標準放寬,稅率降低,優惠政策對象調整,增加了稅務機關征管工作的難度,同時也要求稅務人員及時轉變觀念,不斷提高和創新征管手段和征管技術,適應改革變化。

3、對經濟產業結構的影響。目前我國產業結構總體發展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大。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和老工業區需要引進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這要求我國的產業政策包括稅收政策向基礎產業、高新技術等產業傾斜。而“兩稅合一”有利于引導資金和技術的正確流向,改善我國的經濟產業總體結構。

4.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外商投資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內資企業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負差異使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造成國民經濟發展不平衡。“兩稅合一”對縮小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將發揮積極作用。

5、對政府財政收入的影響?!皟啥惡弦弧焙?,由于總體上降低了法定稅率,提高了稅前扣除標準,與現行稅法的口徑相比,會減少政府財政收入。

企業所得稅“兩稅合并”改革,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有利于為各類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稅收法制環境,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項制度創新,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配套措施,是中國經濟體制走向成熟、規范的標志性工作之一,也是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和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