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科學發展觀個人剖析材料

時間:2022-02-26 02:52:00

導語:高中學習科學發展觀個人剖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學習科學發展觀個人剖析材料

一、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理論意識不強。

多年來,自己雖然注重了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但總感到在學習的深入性和系統性上還有很大不足,思想上還存在著一些被動學習的習慣,總認為上級領導又在“刮風”,應付一下就過去了,甚至認為只要腳踏實地的完成本職工作就行,別的都是不務正業。有時自覺不自覺地認為自己忙于教學,忙于日常管理工作,學習不夠系統深入,學習時間比較少。有時對于學習“走過場”,停于形式,敷衍了事,使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實際脫鉤,沒有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使學習變得形式化、教條化。雖然深知學習是一種推動教育發展、個人成長的有效途徑,思想上也總想做一個終身學習的踐行者,卻因缺乏統籌兼顧的科學方法,缺乏深學苦讀的恒心韌勁,讓學習不能夠深入持續下去。

(二)創新精神比較缺乏。教師是否具有創新理念、創新精神,是決定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個人在思考和謀劃自己專業化的發展思路和策略時,從落實到實踐中,沒有完全做到跳出教育看教育,缺乏把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謀劃。思想認識不能緊跟教育改革,尤其在課程改革中,還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在教學方面尤其是研究性學習指導上還存在循規蹈矩的做法,不能大膽邁出開拓性的步伐。今年學校在兩校合并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管理難度。由于缺乏銳意進取的工作激情,缺乏應有的科學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還局限于舊的思維定勢和管理模式,缺少管理上的創新。所以在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上,把思路轉化為部署、把部署轉變為行動、把行動轉變為實效的總體效率不高。

(三)、調研問題不夠主動。對座談、調研、走訪教師和學生等方面工作做的還不夠,對于某些突出問題分析的不夠細致深入,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上下脫節的現象。同時,在工作中,除了忙于應付檢查評比、考核評估等事務以外,對于從師生中反映的某些問題,由于受學校辦學條件的制約或其他方方面面因素的羈絆,處理問題不夠及時,解決問題力度不夠或不夠完善,有時甚至還存在拖拉的作風,不夠主動。

(四)、處理事情易于急躁。由于個人性格直爽、做事風風火火,雷厲風行,導致有時處理事情不夠冷靜。對待學生,一貫以高標準要求,有時脫離了學生能力差異、個體素質參差不齊等方面的客觀現實,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考慮的不周。有時在處理部門工作或某些事務性事情時易犯急躁毛病。

二、改進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

(一)深入系統學習,提高自己駕馭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論水平。一是要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尤其是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做到入腦入心。二是要深入系統學習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尤其是課程改革和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廣泛獲取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博覽群書,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解決知識不夠豐富,理論不夠扎實的問題。一定要有一種危機感、緊迫感,把教書育人、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二)不斷改進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一是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放開手腳大膽嘗試課堂教學改革。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育方法,積極主動的探索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學習、主體參與型課堂模式,樹立“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的課堂理念,激活課堂,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深度和廣度。二是要堅持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反思,堅持寫教育隨筆,教學札記,在思考和學習中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個人駕馭科研水平,加強個人師德師風建設。

(三)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在工作中,多方位關心學生的需求,尤其是后進生的需求,使他們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尊重學生的人格,摒棄傳統觀點,放活課堂,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個體。努力放棄傳統的“師道尊嚴”,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德育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學校管理干部,我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際工作,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技能,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運用到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成為黨員教師中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