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區量化的背后

時間:2022-12-08 04:58:00

導語:和諧社區量化的背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什么樣的社區才叫和諧社區?不久前,南京市玄武區鎖金村街道以數字做出了回答:社區和諧度91.2%。這一數字是依據該街道去年8月份制定的《和諧社區評價準則》測定的,將和諧度量化,以標準化文本的形式對構建和諧

社區提出評價準則,在全國是首創。在《評價準則》里,記者看到,標準從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六大方面出發,共列出了30個類別92項測評內容,總分1000分,每個項目都有對應的分值,每半年由專家組和居民代表按照標準對每個項目打分,和諧度=專家測評值×70%+居民滿意度×30%。80分以上為和諧社區,90分以上為和諧示范社區。那么達到和諧示范社區的鎖金村究竟又是怎樣的面貌呢?

走進和諧示范社區

迎著蒙蒙細雨,記者走進了鎖金村,這個1984年就成立的小區古樸卻并未顯老態,排排樓房掩映在綠樹之中,走在干凈的小區街道上,打著傘、拎著菜籃的大媽大嬸互相打著招呼,經營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小店一應俱全,外地來的小販們忙著做生意,他們的孩子則在附近的走廊里嬉戲玩耍,笑聲一片。路過鎖金村街道的社區服務中心,正趕上“統戰人士迎國慶慶中秋文藝演出”,參加演出的都是街道各個社區熱愛文藝的老年人,雖然小雨淅瀝,依舊抵擋不住觀看者的熱情,觀眾席上幾十張座椅早已坐滿,還有不少人撐傘遠觀,雖然演員沒有華麗的行頭,但中氣十足的京劇名段剛開了個頭,就贏得底下一片喝彩。

在這個名為“萬家幫”的社區服務中心一樓大廳,記者看到,這里設有黨員服務中心、青少年服務中心、行政綜合執法、民政事務等辦公區,電話鈴聲不斷,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里整合了社區資源,建立“萬家幫”社區服務網站、呼叫系統和9個社區服務工作站,形成區、街、居三級聯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服務網絡,擁有以“萬家幫”為首的志愿者服務隊伍18支,居民有任何問題都可打電話求助,為方便老人和困難群體,社區還為他們配備了呼叫器,在鎖金五村,這一比例高達80%。

在二樓的圖書館里,幾位老大爺在認真地看報,還有位姑娘看起來是個工作人員,但舉止有些奇怪。注意到記者的好奇,看報的黃大爺告訴記者,她叫張戈,從小患了孤獨癥,不能融入社會,終身需要人照料,但她在文字和記憶力方面很有天賦。街道了解了她的情況后,將她安排在圖書館工作,雖然記者無法和張戈溝通,但從她頻繁的笑臉上看得出來她很喜歡這份工作。

老年人最關心的是醫療,76歲的黃大爺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社區醫院實在方便,打個電話過去,醫生還能上門治療?!坝胁槐愕牡胤綍揖游瘯?,肯定會幫忙。每年還會有志愿者無償大掃除,”黃大爺笑著道,“社區活動很多,放電影、老年大學、文藝表演、組織旅游,老伴她很感興趣?!庇浾邌枺骸霸谶@兒生活幸福不?”“幸福,居委會各方面工作比較到家?!?/p>

踱至鎖金社區老年照料中心,記者發現這個老年照料中心有些特別,它和鎖金村幼兒園建在一起,一個大院子里一邊是幼兒園的活動場地和教室,另一邊則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老年公寓,在照料中心甚至還能聽到孩子們嬉鬧的聲音,給老人們的生活增加了生氣。聽主任助理熊鎮生介紹,過節的時候老人和孩子一起游戲,老人給孩子講故事,孩子為老人貼窗花,“他們還唱歌跳舞,多么花俏多么漂亮那!”一說起孩子,89歲的鐘老太太一臉興奮。自從2002年該照料中心成立以來,老太太就一直住在這兒,“這里每天都點心不斷,蘿卜絲包子、豆沙包子、燒賣、油條,都很合我的胃口。前不久,一些大學生志愿者還推著我們去附近的公園玩?!?/p>

步入鎖金三村,有兩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第一個是“鄰里中心”這個名字高高地懸在社區居委會的樓上,格外引人注目,感覺很親切;另一個讓記者感到驚奇的是這個兩層樓400平方米的“鄰里中心”,用來辦公的面積居然只有不到20平方米,其他均為居民公共活動所用。居民們常在此聚會聊天,每到周末這里還會放電影,過節還有晚會。在二樓的“心理咨詢室”,記者意外地發現了街道工委副書記張志榮的名字,而他在這兒的身份卻是高級心理保健師。原來,今年鎖金村街道黨支部組織了3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高級心理保健師培訓,經過考試,他們都持“專業人才資質證書”正式上崗。小樓外是個戶外活動場所,這里有乒乓球臺、棋牌桌、大眾健身器械等等。前幾日,這里剛剛舉行了“第二屆社區鄰里相認節”,大家根據自己的特長將所能提供的幫助等信息寫在小卡片上,小卡片串成一條,人們互相認識,結對相認。王大媽告訴記者,她有一次拖把滴水把樓下張師傅家的衣服弄濕了,一直不好意思道歉,“那天終于有了個機會開口了,說出來真痛快。沒想到張師傅家后來還燒了菜特意送到我家來,沒想到鄰里關系可以這么好!”

另一個大媽告訴記者,她90多歲的父親因為患有老年癡呆癥,經常在家人不注意的時候踱出家門,害得家里人到處尋找,整天提心吊膽。后來社區為她父親做了張愛心援助卡掛在老人身上,此后老人一走丟,總會有好心人把他送回來,而且這些好心人還會不時前來問候看望。

當記者來到南京市首家社區老人食堂,正好碰上食堂為慶祝中秋節搞的免費聚餐,十多位老人圍坐桌前,每人一份頗為豐盛的套餐。在食堂的墻上,記者看到每日的菜譜都不一樣,葷素搭配合理,最貴的大葷1.5元,蔬菜0.5元,米飯0.5元,老人可以根據需要預訂,如果老人不舒服或行動不便,打個電話食堂還可以送上門,“有的年輕人忙于工作沒時間燒飯,也在這里訂幾個菜帶回去,主要是覺得這里干凈,吃了放心”,“萬家幫”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蘇主任說。在飯堂旁邊的一間屋子里,擺著麻將桌、棋牌桌、電子琴等,另有兩間臥室供老人休息。

記者問80歲的朱玉瑩老人這種形式好不好,老人脫口而出:“太好了!我們獨居老人孤孤單單的,自從有了這兒,我沒事就來這兒打麻將、看報紙聊天,這里的同志態度非常好,關心我們的一切,有時候吃餃子還給我送到家里去了。我現在感覺精神上有寄托了,很愉快。原來兒女都擔心我一個人住不方便,現在不擔心了,今天我要打電話告訴他們記者也來關心我了?!?/p>

在鎖金村,不僅可“托老”,還能“托小”,社區成立了少兒托管站,由志愿者負責將6—14歲雙職工家庭的青少年接回來,再和鄰近的南京林業大學的志愿者資源整合,由大學生輔導孩子功課,每月收費只有50元,對于低保戶和困難家庭則免費。

“搞評價標準說到底,最終要讓老百姓受益”

“社區主要路口安裝一定數量的電子探頭,為特殊居民家庭安裝報警器形成社區整體閉路控制系統”,“實現幫教率達100%,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確保不讓一個家庭存在雙下崗、雙失業,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評價準則》里,柔性的理念變成了一條條明確的剛性指標。

“為什么搞評價標準,我覺得一是全社會都在提構建和諧社會,而社區作為社會的一個基本單元,社會矛盾和社會利益的焦點都匯集在社區的背景下,構建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社區不和諧,社會沒法和諧。”鎖金村街道主任滕濤說,“二是社會已經開始有社區化管理的傾向,大量社會人從單位脫離以后來到社區,身份、黨組織關系、社會關系全部到社區里來了,養老等很多社會事務的內容都需要在社區完成?!?/p>

街道工委書記張洪南說:“服務光有態度不行,必須有標準,引入ISO質量管理體系,就是把政府相關職能服務當產品,把顧客作為關注的焦點,轄區內所有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和上級政府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也就是我們的顧客。同時,工作中有了執行的標準就不會因人員變動調整而影響工作質量,保證了工作的連續性?!睂Υ?,滕濤也表示,標準的制定一是在管理者、社區者的頭腦里有基本的和諧社區的概念,在構建過程中有方向有選擇;二是反過來可以檢驗他們的工作,“構建和諧社區主體是百姓,要讓他們參與進來評價。”

鎖金村街道有常住人口6萬多人,很多居民是附近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授,民主意識強?!拔覀兊倪@些教授很挑剔,要是發現有稍稍不協調的地方,他會給你提意見,”街道工委副書記張志榮笑著說,“我們搞活動從來不擔心沒有人參與?!边@也得益于鎖金村街道創新的“百姓點戲政府唱”的工作機制,街道在社區服務中心和各社區分別設立了群眾點評室和點評欄,定期召開社區協調會、聽證會、議事會。

對于街道原來那個又臟又亂的農貿市場,不少居民仍然記憶猶新。在了解到大家的意見后,街道組織居民群眾多次聽證,經過多輪商討,街道出資500多萬元,把大棚式的農貿市場改造成封閉式,重新開業以來,深受居民歡迎。

穿過玄武區鎖金村街道的居民區,是260米長的紫金二溝,兩邊種植的香樟、梧桐讓這里成為一條綠色走廊。誰也看不出來,這里曾經是一條困擾周邊居民十幾年的“問題溝”?!斑^去,溝里淤泥遍布、臟水四溢,到了雨季更是污水橫流,鄰近的居民不敢開窗戶,連過往的路人也是捂著鼻子?!奔易℃i金村街道的李一榮老人告訴記者。

去年竣工的紫金二溝改造工程讓這里變了樣,原來的明渠改成了暗溝,常來這里散步的李老感慨地說,街道解決了居民的大問題。

除了投入幾十萬元改造紫金二溝外,近年來,街道累計投資1800多萬元,完成40幢、10萬平方米住宅的立面出新。這么大的資金,一個老街道社區如何擔負得起?

“建設和諧社區,要強化投入保障這個基礎,建立區、街道、社會三方聯動的投入保障機制。建立‘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產業支撐’的機制,發揮共建平臺?!辨i金村街道所在的玄武區代區長王海宏說。

去年3月,一場黨建聯系會在鎖金村街道會議室召開,參加會議的有社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也有街道轄區內金陵石化、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負責人,會議的議題是居民反映強烈的小區綠化養護問題。

“成立養護隊伍,聘請專人管理,說實話,街道拿不出這么多錢。”街道負責人開門見山。

“我們雖然在街道,但小區綠化畢竟不是我們企業內部的事情?!逼髽I也有些猶豫。

“能不能把綠地劃分為片,大家分別認養,環境搞好了大家都受益?!币晃痪用窠ㄗh。

經過討論,這條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最后形成的方案是全部綠地劃片領養,街道和轄區單位、企業共同出資設立5萬元獎勵基金,對完成較好的家庭和個人進行獎勵,小區綠化養護的難題就這樣得到了解決。

玄武區政府建立的經費投入機制,從“十五”期間每年200萬元的社會事業發展資金和100萬元的社區黨建發展資金增加至“十一五”期間的每年1000萬的社區建設投入,并采取以獎代撥的方式,用于社區各項設施的建設和社區黨建工作的發展?!案阍u價標準說到底,最終要讓老百姓受益,群眾需求就是我們工作的追求?!眳^委書記單景南在今年8月的和諧社區建設推進會上提出,要用三年時間使全區各街道社區服務軟硬件建設全部達到和諧示范社區標準,力爭在全國創出新經驗。

目前,玄武區建立了督察考核機制,將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納入街道黨政負責干部考核體系,并逐年加大考核分值比重。

“和諧社區大家創,黨員個個是模范”

在鎖金村街道,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街道的工作人員,卻和工作人員一起,擔負著治安巡邏、心理保健、文明宣傳等工作,他們就是社區的共產黨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鎖三社區結合正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南京市率先制定了社區黨員“設崗定責”制度。

社區黨總支根據社區建設和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等實際情況,設置了心理保健崗、文明宣傳崗、社區服務崗、社區建設監督崗、青少年教育崗、社區計生、治安巡邏、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等近20個公益崗位,黨員結合自身專長選擇崗位,然后這些黨員義工與黨總支簽定“崗位責任書”。

韓憲林是這個社區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共產黨員。說起他來,無人不豎起大拇指。當記者見到他時,他正戴著一個大草帽,汗流浹背地巡邏回來??粗@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許多人沒有想到,66歲的他身患高血壓、心房顫動等多種慢性疾病。他從單位退休后,聽說街道要開展“設崗定職”,他第一個要求參加,同時,他又一個人申請了黨員服務中心戶、網吧監督員、黨員義務巡邏等6項崗位。如今,白天,他在社區做義工,道路不平、窨井蓋缺損、陰溝堵塞,他都幫助聯系協調;哪家停水停電,他又上門幫助解決。晚上在家,他忙著為社區寫黨員計劃、總結、教學大綱和管理規則。他幫助過的人不計其數,資助困難孩子讀書、教育“不良”孩子、介紹下崗失業人員工作……

今年72歲的黨員高秀英,是社區里又一個“名人黨員”,她的兒子患有血友病,下肢截肢,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又年邁多病,生活上都需要高秀英照顧。但就在這樣的重壓下,她依然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員,不僅參加了義務治安巡邏,而且堅持每個星期將自己居住樓的各單元的樓梯扶欄擦洗一遍。哪里鄰里產生了矛盾,她就主動上門調解。哪里衛生不干凈了,她又幫著打掃。她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通過‘設崗定職’,我有了更多為人民服務的機會,我應該為社區出一分力,發一分光?!?/p>

在“設崗定責”活動開展后,在優秀共產黨員的帶動下,70多位社區黨員都自覺地履行起自己“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社區里“冒”出了一個個“韓憲林”、“高秀英”……

最近,鎖金村街道的黨總支在密切黨員與群眾聯系上又往前走了一步。現在走進鎖金村的居民樓,在入口樓道就能看到黨員戶公示牌,“群眾有困難可以找黨員,黨員要想辦法幫他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要向黨組織匯報,每個黨員要至少聯系三戶群眾。”張志榮介紹說。

“黨員設崗定了責,社區面貌大變樣,群眾工作有人做,困難居民有人幫,和諧社區大家創,黨員個個是模范?!辨i金三村一位老大媽隨口說出的話一時在社區內廣為流傳。“小區的正氣不抬頭,那么歪風邪氣肯定要上來,正氣誰來帶動,就靠黨員。根據多年的經驗,黨組織作用發揮得好的社區,那里的居民問題比較少,風氣也比較正。”張志榮頗有體會地說。

如今,國家民政部已將《建設和諧社區標準體系研究》和《和諧社區建設標準》兩個課題交給了玄武區,鎖金村街道的經驗將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