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重大戰略三個“關系”

時間:2022-04-21 04:13:00

導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重大戰略三個“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重大戰略三個“關系”

為什么說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一個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作出的這一重大判斷,首先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回顧我們黨成立以來特別是執掌政權以來的歷史進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貫穿了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過程。

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核心同志把執掌全國政權比作“進京趕考”,要求全黨同志牢記“兩個務必”,“防止‘糖衣炮彈’的攻擊”,要學習領導新中國所需要的各種建設本領、管理本領。

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核心鄧小平同志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大聲疾呼,我們“要憂國、憂民、憂黨啊”!他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必由之路,“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核心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志說,這“是經過了長時期思考的”。并且強調,在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繼承、弘揚和體現了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一年多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始終保持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夙興夜寐、兢兢業業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

從以上的歷史回顧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始終居安思危,經常分析和正確應對內憂外患,不斷解決近憂遠慮,才能使我們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決定》鮮明地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關系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的事業、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意識。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黨的各方面建設,最終都應該體現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上來,體現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上來。應當清醒地看到,隨著我們黨的歷史方位的深刻變化,我們既要使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又要使黨能夠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始終拒腐蝕、永不沾,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唯有通過不斷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才能不斷做到這一點。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隨著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隨著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三大歷史任務,也對我們黨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全面建設“三個文明”,完成黨在新世紀的三大歷史任務,才能保證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