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度機制上破解難題

時間:2022-04-23 03:44:00

導語:從制度機制上破解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制度機制上破解難題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于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這抓住了根本和核心,也賦予了組織部門以重任。當前組織工作在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和空間的同時,也有著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如考察識人難,等等。破解難題,最重要、最關鍵的在于推進具有深刻性和根本性的機制創新、制度創新。

準確識人,是選準用好干部的前提和關鍵。識人不準,必然導致用人失誤。實事求是地說,當前的干部考核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發揚民主不夠,缺少科學健全的考評體系,考核方法陳舊單一,特別是缺少定量考評,還不能全面真實客觀地評價干部。這就無法完全做到知人善任、選賢任能,嚴重制約了選人用人的質量和水平。為此,必須在改進干部考核工作、構建科學完善的干部考核機制上下功夫。根據近年來的探索研究,筆者認為,構建這一機制,應著重破解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解決“由誰考”的問題。即應進一步明確干部考核評價的主體,這是完善干部考核機制的首要問題。對此,《干部任用條例》中已作出規定,當前關鍵是要在進一步擴大民主上下功夫。應著眼于探索打破“官推官、官評官、官議官”的局限,科學確定評價主體,可將與考核對象有較強知情度和關聯度的上級、同級、下級、基層干部群眾和其他關聯群體,列入參考參評范圍,這樣有利于切實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在干部考核中更充分地體現群眾路線。

二是解決“考什么”的問題。即應進一步細化干部考核內容,這是完善干部考核機制的重要方面。須以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為指導,對德、能、勤、績、廉等考核內容進行細化、量化,研究制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標準體系。目前,我們省正在針對縣市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實際,抓緊研究制訂這方面的制度,力求通過試點和試驗形成規范的制度文本。

三是解決“怎么考”的問題。核心是創新和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問題,這是完善干部考核機制的關鍵環節。要以發揚民主為方向,除堅持已有的民主測評和個別談話方法外,還應積極探索實行民意問卷調查、隨機訪談、資料查詢、管理服務對象評議、知情人暗訪等方法,特別是把定性評估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突出量化考核,對各項考評內容采取分層賦權、綜合考評、單項劃檔、檔次賦分、百分核算的方法進行考核,努力做到精準評價、正確識人。

四是解決“考核結果怎么用”的問題。關鍵是解決干部考核和使用結合不緊的問題。核心是探索依據考核結果兌現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管理要求,增強考核結果運用的有效性,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五是解決“考核者素質如何提高”的問題。就是研究怎樣有效提高考核者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考核業務能力問題。當前主要應建立和實行干部考核人員定期培訓制度、失誤和違紀責任追究制度,探索試行考核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努力使考核者隊伍的素質適應考核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