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率先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時間:2022-11-21 02:27:00

導語:為率先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連日來,××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認真落實全會精神,大家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黨中央和總書記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高度重視、寄予厚望。總書記在對××提出的“四個率先”要求中,明確指出××要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了實現黨的六中全會描繪的“和諧社會”宏偉藍圖,××應該不懈努力,不辱使命。

××廣大干部群眾表示,一定要把學習全會精神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中去,堅定不移抓發展,堅定不移反腐敗,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努力工作,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

發展,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全市各系統、各區縣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一致表示:發展是和諧的基礎,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在于發展。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以發展鞏固和諧,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切實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到發展改革穩定各項工作中。”市國資委黨員群眾表示,發展為和諧,發展就必須講科學。這是為了使發展更加全面、協調和可持續,避免大起大落和片面推進,避免付出過高的資源、環境和社會沖突的代價,真正實現以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今年是×ד十一五”的開局之年,許多黨員干部認為,當前著眼科學發展,必須把學習全會精神與全力以赴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相結合,堅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確保完成今年主要預期目標的同時,謀劃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思路,以發展為動力,不斷推進“四個中心”建設。

發展是辯證的,發展更是宏觀的。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咨詢部主任張兆安說,實現科學發展,需要統籌處理一系列重要關系,包括城鄉發展、經濟與社會發展、人與自然發展;以發展促進和諧,不能片面強調某個方面。近年來,人民群眾普遍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就業就學等社會事業比較關心,××已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接下來應當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推進,解決這些問題,在相關領域做實做好公共服務。××廣大干部群眾表示,在未來發展之路上,必須更加重視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市科委黨組表示,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進科教興市主戰略的實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雄厚的基礎。浦東新區黨員干部們表示,要進一步以張江為載體推動自主創新、以陸家嘴為載體推進金融創新,加快提升產業能級、拓展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全國積極創造并貢獻經驗。

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發展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過程中,全市黨員干部一致認為,社會和諧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深刻認識和把握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改革和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就業、住房、保障、教育、醫療等,一直是群眾關心的問題。從今年7月起,××連續實施職工遺屬生活補助納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調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城鎮高齡無保障老人納入基本社會保障等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多項政策和措施,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各相關系統黨員干部表示,一定要進一步落實到位,確保好事辦好。市建設交通、市綠化、市民政等系統的干部職工也提出,要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重點工作與加強日常管理服務有機結合,不斷推出便民利民服務舉措,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和市民群眾安居樂業,真正把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環保局、市旅游委等系統的黨員干部提出,維護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必須通過相關制度、政策和體系的不斷完善。××應進一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救助機制;推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伴隨社會利益多元化、各種矛盾互相交織,社會管理也面臨著新課題。不少區縣黨政干部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加強社會管理是必然要求。工青婦等人民團體提出,目前××已經培育了不少社會力量,應當引導社會多方參與,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北新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趙曉鳴認為:社區建設是社會管理的基礎工作。當前本市社區事務、衛生和文化“三中心”的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可以依托社區這個平臺,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百姓提供更有質量的服務。

不少來自基層的工作者和普通市民表示,穩定是和諧的前提,只有社會穩定,人民的權益才能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閘北區一位義務居委干部劉英提出:××可以在司法進社區、人民調解員、法律援助等做法的基礎上,形成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長效機制,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市檢察系統、工商系統和市質量技監局的黨員干部群眾認為,要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平安建設;要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努力營造人民安居樂業、城市安全有序、社會穩定和諧的良好局面。

爭當構建和諧的先行者和模范

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和諧社會,關鍵在黨。本市各行各業的廣大黨員干部一致認為,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一定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員干部要當構建和諧社會的先行者和模范。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市容環衛局、市水務局、市電力公司、廣電集團等的黨員干部表示,要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通過促進黨的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維護××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局面。盧灣區淮海居委干部許紹珍等基層干部認為,構建和諧社會,對黨的基層工作也是一種考驗。工作中能不能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關鍵時刻能不能為百姓挺身而出;面對矛盾能不能深入基層耐心化解,××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經得起各種歷練,當好構建和諧社會的先行者和模范。

市外經貿委、市外資委、機場集團、鐵路部門等系統的黨員群眾提出,反腐倡廉是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緊迫任務。無論是當前還是以后,都必須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健全防范腐敗的體制機制。虹口、閔行、閘北等區的黨員干部表示,要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進一步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也是人民群眾團結奮斗共謀發展的思想道德基礎。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委員趙國通認為,和諧文化傳遞出一種人為本、和為貴的精神,其根本標準就是用“和諧”的思想方法來思考問題、解決矛盾。作為特大型城市的××,在發展中應當建立起這個以和諧為核心的價值體系,通過對和諧的肯定評價和相應的獎懲褒貶,建立健全各種制度以及法律規范、行為準則,從而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和諧的價值取向。

“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到不久前黨中央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不斷深入推進和諧文化建設。”楊學進、郟宗培、尚長榮、奚美娟等文藝出版界人士認為,和諧文化貫穿于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應繼續抓住籌辦特奧會、世博會兩大契機,開展知榮辱講文明的活動,聚焦公共道德、培養文明風尚、倡導和諧理念、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通過人人參與、從我做起,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夯實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