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職領導干部如何踐行“兩個忠誠”

時間:2022-03-09 01:09:00

導語:副科職領導干部如何踐行“兩個忠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科職領導干部如何踐行“兩個忠誠”

副科領導干部如何踐行兩個忠誠

華容縣農機局夏金明

2007.3.3

副科職領導干部如何踐行“兩個忠誠”,自覺做到“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既是一個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理論課題,更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正確把握的重要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正確理解,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副科職領導干部踐行“兩個忠誠”的能力和水平。

一、提高學習能力,在完善自身素質上下功夫

學習是前進的基礎。提高學習能力,是副科職領導干部踐行“兩個忠誠”的基本前提。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以及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興學習之風。一是要向書本學習。“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特色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打牢理論功底。要緊跟時代步伐,認真學習反映當代世界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新知識,打牢業務功底。同時,還要學習管理、法律、歷史和外語等方面的知識,拓寬世界眼光,培養戰略思維。二是要向他人學習,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人各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別人可以學習的地方。只有善于吸收他人之長,才能加快提高自己的知識素質。發明大王愛迪生曾說“試著關注一下,別人是如何成功地運用新鮮想法的。如果你能把這些想法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無疑也是一種創新”。三是向社會學習,“處理留心皆學問”,社會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只要深入細致地留心觀察,對比思考,在干中學、學中干,一定能學到不少東西。

二、提高實干能力,在“三干”上下功夫

實干興幫,扎實工作既是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對我們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毫無保留地忠誠于事業的現實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需要我們扎實工作。

1、把心事集中在想干事上,就是要有干事的熱情和積極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實干,少一些應酬,多一些實在,少琢磨一些人,多想一些事。

2、把本領體現在會干事上,不僅要會謀化,而且還要會操作,會實踐,不能只會唱功,而不會練功。

3、把目標落實在干成事上,把事情辦成,才是目標,因此,我們不僅要有想干事的愿望,會干事的能力,而且還要有辦成事的目的。

三、提高協調能力,在處好“三種關系”上下功夫

副職領導正確處理好“對上、同級、對下”的各種關系是順利開展工作,完成各項任務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協調能力,建立和諧社會的充分體現。

1、處理好與正職的關系,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為了工作的需要,都要配置正職與副職。正職是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一把手,是把方向,把全局的,而副職卻是正職的左膀右臂,是助手,是配角。怎樣當好助手和配角,我想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在思想上具有配角意識。正職是一個單位、部門的主要領導,是一把手,也就是核心,處于主導地位,負全部責任。而副職是一個部門不可缺少的,承擔分管責任,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既是充當正職的助手,扮演配角的下屬,又是下級的領導。因此,作為副職必須緊緊圍繞正職這個中心,維護正職的權力和核心地位,自覺服從正職的領導,深刻領會正職的意圖和要求,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創造性地開展作,把配合、協助正職作為自己的主體意識,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穩定、和諧的上下級關系。二是要明確權力有限的意識。副職與正職的權力是有差距的,正職統攬全局,決定全局,把握大政方針,對單位的事情實行全局的領導和管理,而副職僅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圍內具有一定的權限,正職根據工作的需要和副職的實際工作能力水平,授予副職一定的工作權限,副職在正職授權范圍內進行工作,而且副職要認真履行職責,對正職負責,做事情要掌握一個“度”,要多請示、多匯報,對正職沒有授權的,不能輕易越權、說話、表態,應根據自己的職責權限,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所以副職必須明確自己有限的權力。三是要有鼎力相助的誠心誠意意識。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單位也好,一個部門也好,班子成員都要以誠相待,鼎力相助,這是最起碼的風格,尤其是副職,本身就是助手,就是配角,對正職的支持也是份內事,也是副職必須具備的素質,“互助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共同垮臺”。具體怎么鼎力相助,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工作要竭盡全力,主動配合;二是遇到重大問題,竭誠相助,積極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解決問題,而不是袖手旁觀;三是出事失誤后,要盡力協助攙救,努力為正職補臺,主動分擔責任,而絕不能冷眼旁觀,推卸責任,火上加油,這也是一種人品和道德的體現。

2、處理好與同級副職的關系

在班子內部,每個成員都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對自己分管的工作要敢于負責,但同時又不能只考慮自己分管的工作,還要考慮所分管的工作對全局的影響,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個體與整體的關系,把自己融于整體之中,把所分管的工作融于全局之中。為達到這一目的,副職之間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補臺不拆臺,做到平等相處。班子成員之間要倡導見賢思齊的風格,及時溝通信息,平行地位,雖然也有排名先后的順序,但不能象與正職那樣呈現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因此,他們既是自然的合作者,又是潛在的競爭者。競爭的存在,應當講是一件好事,他是各個副職不甘落后的表現,是求進步、求發展的外部驅動力,也會給領導班子帶來生機與活力。但副職之間的競爭,應當是方向一致,目標一致基礎上的競爭,是講大局、講奉獻的競爭,是講團結、講風格的競爭,而不是那種疾賢妒能、損人利己的競爭。二是分工不分家,做到分中求和。班子成員不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且還要努力使全局的工作協調一致,做到分工不分家,又不隨意插手同級分管的工作。在自己分管工作與他人分管工作發生矛盾時,要先人后己,主動禮讓,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三是通氣不封閉,做到協商共事。由于班子成員的分工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對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同,往往產生認識上的不一致,這就需要及時通氣,注意彼此經常交流信息,交換看法,做到協商共事。因為協商本身就意味著尊重,所以協商既可以使雙方心情舒暢,加深友誼,又可以在友好的氣氛中解決問題。

3、處理好與下屬的關系

副職在領導工作中,不僅要有一個良好的上級關系,同級關系,同時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下級關系。副職正確處理與下屬的關系,對于創造良好的領導工作環境,加強上下級之間的相互協調和合作,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平等對待,副職與下屬之間,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在工作中,副職要放下架子,打掉官氣,不應自視高人一等,把自己凌駕于下屬之上,而要把自己擺在與下屬同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為基點,去待人,處事、遇事平等商討、征求意見、善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二是關心愛護、關心愛護下屬,滿足人的情感需要,是調動下屬工作職極性的重要方面。副職要善于理解,關心、信任、寬容和尊重下屬,讓他們感到大家庭的溫暖。尤其是下級工作中有了失誤,可能要受到上級的批評時,副職更能挺力而出,承擔責任,決不可為了自我保護,將責任全部推給下屬。副職有了人情味,才能使自己與下屬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三是信任支持,這是副職搞好上下級關系的思想基礎。副職信任下屬,能使下屬產生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激勵力量。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就是這個意思。信任就是放手讓下級大膽工作,不包辦代替,不越級干預,讓他們在職責范圍內獨立工作。四是恰當批評指正,副職對下屬要寬容,不苛求,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嚴格要求,是最大的愛護,對出現差錯的下屬,一要嚴肅批評,及時指出。二要幫助改正,使其從中吸取教訓。

四、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在密切干群關系上下功夫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副科職干部毫無保留地忠誠于人民,是一種崇高的責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做到:一是感情上貼近群眾。培植良好的群眾觀念和情感。尊重人民群眾的人格,尊重人民群眾的勞動成果,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二是作風上深入群眾,做到“四勤”即,腿勤多跑,用大部分時間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之中,接觸群眾廣交朋友。口勤多問,主動征求群眾意見,讓他們感到受到了尊重。手勤多記,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記錄,逐項加以落實。腦勤多想,善于集中和接納群眾的聰明才智,將他們的好建議,好思路,提升到科學的高度加以完善,反過來指導群眾,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三是利益上關心群眾,馬克思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因此,我們在做群眾工作時,必須注重他們的物質利益,樹立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的觀念,多為群眾辦實事,只有這樣,才能說服群眾,感召群眾,從而密切干群關系。四是行動上服務群眾,鄧小平同志說過“領導就是服務”。作為領導干部,更應體驗到服務二字的深刻內涵。做到群眾沒想到的幫助想,群眾不好辦的幫助辦,群眾難管的幫助管。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五、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在自覺執行上下功夫

自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沒有自律,就沒有品格,沒有品格,就沒有進步。副科職領導干部要踐行“兩個忠誠”,提高自我約束能力,關鍵靠自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時刻注意做到“四慎”。一要慎獨,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把握住世界觀這個“總開關”,切實解決好參加革命為什么,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這個重要問題。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所做之事都要經得起檢驗,千萬不能抱繞幸心理。做到明處暗處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二是慎微。一件事情無論大小都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在言談舉止方面都要注意形象。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要提高防范意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是慎言,俗話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跡”,“一言不中,千言無有”。古人把“立德、立言、立功”稱之為“三不朽”。《論語、里仁》講的“君子欲納于言,而敏于行”的看法,就是主張說話要謹慎,不該說的不要亂說。作為領導干部應避免講大話、空話、假話、臟話,以及傷人心的話。對黨的踐線方針政策,不亂發議論,不妄做評斷,在言語上忠誠于黨,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要慎行。在工作、生活、交往中管住自己,建立正常的上下級和同志間的人際關系。不該拿的、不該要的、不該去的、不該玩的,一定要把握住。做到自警自律、警鐘長鳴。

2007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