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隨談

時間:2022-09-27 04:15:00

導語:解放思想隨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放思想隨談

解放思想了,我們還需要爭論什么?交流需要一個很好的平臺,只有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才可以作比較充分的交流。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該怎樣在解放思想的背景下也是一個平臺上讓我們的思想真的能通過碰撞而產生火花呢?

比如,我們是不是首先允許大家各抒己見?這應該是毫無疑義的吧?所謂我寫的東西或者我轉的東西,愿意看的就看,愿意批的就批,無所謂文人相輕,這樣起碼能保證還有一個起碼的寬松的輿論和對話的環境。

但是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對話和碰撞是否也要看對象。比如說,假如你不是專業的考古專家,那么,各位看官你是否愿意與出土文物作交流呢?即使交流了,你又能與它作多深入的交流呢?我想,除非你是文物專家,專門研究那些出土文物,否則你會敬而遠之的,即使它可能有文物價值。我等小民,有幾個可以稱得上是做學問的人呢?所以,何必要去與出土文物對話并碰撞呢?

再比如,我們現在肯定還是要大規模地引進外資,積極搞活我們的市場,但是作為一個對市場經濟完全是門外漢的我來說,我當然無法參與進去。既如此,那我可以說就沒有了在這個領域故作內行地參加大討論的資格了。我想我們很多人還是有這個自知之明的。當然,談談市場經濟發展中個人的切身感受也未嘗不可,但是一旦上升到所謂的理論高度深入去研究,也許自己都會有捉襟見肘的感受。

解放思想也好,不討論也好,其實,我們平時生活中不也是時刻有這樣交流時產生的困惑嗎?所以,討論問題的時候還是找準了方向找準了對象才好,省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被無謂地浪費掉!所以,無謂地討論那些人人皆知的所謂的理論和思想,倒不如切實地去行動一下。比如,有人說自己痛恨送禮和收禮,那么我們自己能否就首先在行動上不去干這種事呢?比如,有人痛恨有償家教,那么我們自己是否就首先不去化這個“冤枉錢”呢?比如,有人痛恨路邊的衛生狀況很差根本與衛生城市文明城市不相稱,那么我們自己是否可以首先不去隨手丟棄那些垃圾呢?很多小事其實不小,問題是說別人的時候好像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旦牽涉到自己的時候就無言了。所以,有人提出解放思想不爭論,很好!很多東西有什么爭論的,切實地去用解放了的思想行動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