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05 11:44:00

導語:節能減排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能減排心得體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節能減排的領跑者,小到節能燈的推廣,大到一流裝備的使用,都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據《**日報》報道,按目前石家莊市6萬盞燈的使用量統計,替換為無極燈后,每年可減少能耗3612萬千瓦時,折合電費約2637萬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家推出重點抓好火電、鋼鐵、電解鋁、鐵合金、焦炭等13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制定了嚴格的行業準入標準,配套的工作就是要依靠科學技術,著力抓好重大節能減排工程和重點污染治理項目建設,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如此大勢,對生產節能環保產品的企業來說,無疑是提供了難得的市場發展機遇,也應該擔當起領跑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乘勢崛起了。

然而,現實并非像人們期待和想象的那樣樂觀,其障礙和瓶頸,筆者以為主要有三點:

一是缺少自主研發能力,不掌握核心技術。長期以來,無極燈生產的核心技術,一直被通用電器、菲利普、松下等國際大公司壟斷,用于重化工業的大型技術裝備更是如此。軋制高端精品鋼材和有色金屬制品的現代化冷熱連軋機、焦化室在7?郾63米的大型干熄焦爐等,關鍵的核心技術我們不能掌握,國產化率不夠高,國外的企業實施技術封鎖的目的,則在于價格壟斷,謀取高額利潤。

二是無序競爭,相互制約。提高裝備技術國產化,不僅是提高綜合國力,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之必需,也能有效降低國內使用者的采購成本。但在我國工業中同質化競爭嚴重的領域,欲將競爭對手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相互抵毀、競相壓價的血腥拼殺屢見不鮮。這種互為仇敵的無序競爭,不光使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和效益大為縮水,還嚴重遲滯了企業的自主創新步伐,難以為節能減排提供更多、更好地先進技術裝備。

三是科、企聯姻缺少市場化運作的“紅娘”。要發揮先進技術裝備在節能減排中的領跑作用,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制和機制,加快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創新、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而在這一點上,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像寶鋼、一重、二重那樣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形成了合作共贏的機制,更多的還在“誰是主體”的自主知識產權歸屬、科研成果轉化、經濟效益分享等問題上糾纏不休。

節能減排呼喚科技創新,而要使先進的技術裝備成為節能減排的領跑者,則要以“政府引導,企業互動,市場化運作,配套政策”的環境條件為保障,加快推進企業的聯合重組,產業的資源整合,科技力量的有效集成,市場的規范管理,才能通過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和政府的調控功能,突破障礙,打通“瓶頸”,使節能減排盡快取得成效,實現使用者與制造者之間以及社會諸多方面的多贏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