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勤廉兼優體會

時間:2022-10-12 02:45:00

導語:干部勤廉兼優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勤廉兼優體會

“做一個什么樣的領導干部,怎樣做領導干部”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深思,更值得實踐的課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作答,不僅關系到黨員領導干部自身形象的好壞,更關系到黨的事業是否興旺發達。鄭培民、牛玉儒、任長霞……,從他們身上,我們便知道了答案:我們要做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下面,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體會,我想來探討一下這個莊嚴的課題。

一、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的標準是什么?

勤是指勤政,廉是指廉政,勤廉兼優是指既要勤政又要廉政。

勤政就是要忠于職守,勤奮敬業,不當“懶官”。具體來說,就是要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開展調查研究。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認真解民憂、解民難,做實事,做好事。所謂廉政就是指為政清廉,嚴以律己,不當“貪官”。具體說來是要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規定,在紀律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干凈做事,不出事。一句話,勤政廉政就是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二、當前存在的與勤政廉政不相符現象及原因

當前,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與勤政廉政不相符的現象。一是與民爭利、以權謀私。憑借手中的權力,非法謀取個人、家庭和小團體的利益,甚至為了錢、權、色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二是貪圖享樂、奢侈揮霍。把吃喝玩樂當成人生的最大樂趣,視艱苦奮斗為“冒傻氣”,整天沉湎于觥斛交錯、紙醉金迷之中;三是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把個人出名獲利當作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甚至為了個人名利而不惜勞民傷財;四是心術不正,勾心斗角。把舊時的官場作風帶進現實生活,終日里謀人不謀事,干工作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卻把心思用于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以求升官晉爵;五是見風使舵、庸俗市儈。對上級阿諛奉承,對同事拉拉扯扯,對朋友居心叵測,對群眾漠不關心,凡事以對個人是否有利為準則;六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條件同好的比,總覺得自己吃虧。事業不成怨條件、工作不力怨環境、關系不順怨領導、業績平平怨下屬,好像黨和人民總是對不起他。

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體制方面的原因,有環境的因素,更為重要的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因為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起決定性作用。一是忽視學習。一些干部視學習為無用功,總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不學無術,對業務工作都不熟,對黨紀國法也不知。二是沒有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及貪圖享樂等錯誤觀念,甚至把腐敗現象當作是有能力有本事而加以追捧。三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腐敗不會被抓到,或抓到后想辦法“擺平”或者認為自己被查處是不走運或認為受別人“報復”等錯誤認識。

三、為什么要做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

1、這是黨性的要求。

黨的性質即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個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先進分子組成的,作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更應該率先做好“先鋒隊”的榜樣,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力的代表,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個代表”,作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更應該忠實踐行“三個代表”,要做到這點,也要求我們必須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絲毫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更應該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和人生追求一種崇高境界,而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便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有效途徑。所以說,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是黨性的要求。

2、這是事業的需要。

我們黨所從事的事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到我們自己,就是要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大局,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建設一個富裕而有活力的安福,我縣各級領導干部都是為這個目標提供直接或間接服務的。從事這樣的事業,不需要我們勤政和廉政嗎?當然需要,需要我們全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心一意思發展、議發展、謀發展,需要我們全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凝心聚力做發展之事。

3、這是群眾的期盼。

我們大家都明白,群眾最需要什么樣的干部?群眾從內心深處最期盼最崇尚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全國赫赫有名的華西村帶頭人吳仁寶就是這樣一個勤廉兼優深受群眾擁戴的好官。他把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建成了一個有八大公司,60多家工業企業,年產值達260億元的富裕村,華西村家家存款至少100萬元,家家有轎車和別墅。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吳仁寶的勤政廉政分不開。吳仁寶給自己定了一個“三不”原則: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獎金。近幾年,他將鎮里獎給他的500萬元獎金全部上交村集體,20**年鎮里獎給他628萬獎金,他把600萬元上交村里,28萬零頭為全村人發壓歲錢,但他家人不準領。還有一個被農民群眾親切譽為“草帽書記”的海南省東方市委書記黃成模,他心系百姓,一心為民,把“職務是一種責任,對人民的感情是一種境界,也是工作水平和修養,為人民造福是我的人生目標和最高追求”當作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政績觀,他關心群眾生活,堅持深入貧困山區為群眾排憂解難。這樣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能夠受到人民群眾的最高擁戴,這也正說明人民群眾需要這樣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

4、這是反腐倡廉形勢的選擇。

中央的反腐倡廉的決心很大,從前幾年處決胡長清、成克杰,到最近查處上海原市委書記陳良宇就可以看出中央的反腐倡廉決心。中紀委吳官正書記強調對腐敗分子,在政治上要搞得他身敗名裂,經濟上要搞得他傾家蕩產。近幾年全國紀檢機關查處案件力度不減。20**年,立案172649件,處分174582人,其中縣處級6**3人,廳(局)級411人,省(部)級21人,判刑8691人(其中縣處以上412人,省部級6人),20**年立案162**2件,處分164831人,其中縣處級5916人,廳(局)級415人,省(部)級15人,判刑4775人。20**年立案147539件,處分164266人,開除黨籍24188人,判刑15177人。從這些數據可看出全國的反腐倡廉形勢,對腐敗分子是決不會手軟的。而且查處的領域近一步拓寬。去年,處分收受“紅包”1182人;給予跑官要官者批評教育誡勉334人,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97人;處分放任、縱容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謀利益835人;處分利用婚喪嫁娶斂財的630人;處分賭博的8338人。安全責任追究,縣處級以上干部240人,還有今年查處商業賄賂和違反換屆工作紀律的都有案例;這些案例充分表明,不論腐敗存在什么領域,不論隱藏得有多深,中央都有決心一查到底。因此,全國的反腐倡廉形勢都要求我們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

5、這是保護自己和維護家庭的屏障。

我們領導干部只有勤廉兼優,才能保護自己不受黨紀政紀追究,不受法律追究,免受牢獄之苦,也才能維護家庭團圓和幸福。20**年,江蘇省徐州市紀委查處了該市煉焦氣化工廠廠長謝子超的違紀違法問題。經查,謝子超共受賄133萬元,20**年被法院判刑15年。謝子超因自身不廉潔,被判刑15年,對他來說,自己要失去人身自由,在牢獄里度過15年,劃算嗎?對他的家庭來說,家里失去了“頂梁柱”,對他的父母、妻子、孩子各方面都會受影響。算一下經濟帳,也是不劃算的,徐州焦化廠經濟效益好,作為廠長,他干到退休,可獲得合法收入80萬元,退休后可以領取退休金近100萬元,即使不當廠長,憑著他的技術優勢,他潛逃期間,在太原一焦化廠“打工”,一私企老板給他年薪30萬元外加住房和轎車,正常情況下他還能工作十余年,粗算一下,他至少可獲得合法收入近500萬元。可他因受賄100多萬,損失了500萬元,當然不值,更何況這100多萬的受賄款也被依法追繳,落得個人財兩空。所以說,我們要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劃算的。

四、怎樣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

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說難也難,難在我們的思想觀念里,說容易也容易,容易在我們工作生活點滴中。

1、要常學習善學習。

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和加強思想修養的有效途徑。一是要學習政治理論。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基本經驗,當前是要學習《文選》和、關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論述。二是要學習業務知識。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崗位知識達到熟知的程度,這點很重要,自己不懂,就會瞎指揮,難以服眾。三是要學習黨紀國法。要學習黨章、黨紀政紀條規、法律知識。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不學習這些知識,犯了錯誤甚至觸犯了法律還不知道,等到查處時,還覺得一肚子委屈。

因不懂法律而犯罪的典型便是湖南省水利原副廳長劉其業,其在《三罪并“罰”淚灑黃昏路》文中懺悔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我竟犯下了受賄、挪用公款和玩忽職守三大罪行。當時,一種委屈、冤枉的情緒襲上心頭。我認為自己主觀上還是為單位著想,是好心辦了壞事,怎么能治我的罪呢?這時,管教警察給我送來了《刑法》。我反反復復對照看了好多遍,這才搞清楚自己確確實實觸犯了刑法。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過去沒有好好學法。在囹圄之中,我才深深地認識到,頭腦里沒有法紀觀念這根弦,或者這根弦一旦松弛,走上犯罪道路是遲早的事。

2、要以德修身。

對于一個人來講,講道德、講公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對于黨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還需要講“官德”。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也一定是一位大公無私的人,這樣的人是不會去觸犯黨紀國法的。就像前面給大家講的吳仁寶和“草帽書記”黃成模,這樣的干部怎么也不會成為貪官的。

3、自覺實踐,做到“六慎”。

領導干部要以勤政廉政為目標,做到“六慎”即慎權、慎言、慎友、慎獨、慎始、慎微。

(1)慎權。權力是把雙刃劍。當它用來為人民服務,就能造福人民,造福社會;一旦用來為個人謀取私利,就會禍害百姓,危害國家,換句話說,權力可以使人書寫光輝篇章,也可以把人訂在恥辱柱上。這里的關鍵是看一個領導干部能不能正確使用權力。“**第一秘”李真便是不能正確使用權力的典型,還有其他貪官也是如此。

慎權,首先要搞清楚手中權力是從哪里來的。明白了權力來自人民,才能自覺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鄭培民、牛玉儒便是這樣的好干部。慎權,要時刻牢記權力意味著責任和義務。讓權力帶給人民和社會福祉,人民也不會忘記,被稱為“用生命播灑黨的陽光”的好支書郭秀明去世后,村民們哭喊一片,不到500人的小山村,竟然來了600多人送行。慎權,要堅決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要看到監督的本質是愛護,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因拒絕監督而犯罪的典型莫過于江蘇省徐州市物資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傅厚剛,拒絕監督的他曾揚言取消公司紀委:“的確有一些同志提醒過我,也有同志在相關問題上提出反對意見,當時的我不僅聽不進這些好言忠告,反而對他們極為不滿,認為他們是跟我過不去。”

(2)慎言。所謂慎言,就是說話要謹慎。慎言,就要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不說假話大話空話套話。現在仍有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缺乏實事求是之心,卻有嘩眾取寵之意,熱衷于說假話大話空話套話,講形勢高瞻遠矚、縱橫捭闔,談成績夸夸其談,總有話說。論功勞,更是一二三四,頭頭是道,就是整日坐而論道,從不起而行道。慎言,要求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嚴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對未公開的內部討論和組織決定,不能跑風漏氣,“小道消息”。慎言,還要注意場合。有人寫了一篇文章,講他的老同學升任縣領導后的遭遇:一次,那位縣領導下鄉到一家俱廠調研,對一套樣式新穎的家具多說了幾句贊嘆的話。沒想到幾天后廠長奉鄉長之命,將那套家俱拉來了。原來他們以為,這是領導在“暗示”,并自以為“心領神會”。又有一次,那位縣領導在朋友面前無意中聊起某某畫家所畫的山水畫很有功力,幾天后,就有人捧來了這位畫家的一幅山水畫,家具和畫都被拒之門外,但著實讓那位縣領導“嚇出了一身冷汗”。幾次教訓后,那位縣領導真切地感受到領導干部一定要慎言。

(3)慎友。人生在世,朋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朋友的好與壞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一個人當了領導干部后,交際面會越來越寬,與之交往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某些心術不正、趨炎附勢的人往往會以朋友的名義結交你,千方百計地接近你,挖空心思地討好你,極盡能事地拉攏你,如果你還與這些人稱兄道弟,這早會栽倒在這些“損友”設置的陷井里。這樣“交友不慎”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勝枚舉的。

因交友不慎而犯罪的典型莫過于湖北省黃石市原市長、市委書記陳家杰《一個個飯局鑄成一節節鎖鏈》:“吃別人的嘴短,拿別人的手軟;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家巴結的不是我陳家杰本人,而是手中握有的實權,是能給他們帶來利益的市長、市委書記。”工行湖南省分行原行長劉宜清懺悔道:“在商場上的那些所謂朋友沒有一個不是沖著我的職位來的,而我卻還以為這些朋友可交,結果在他們甜蜜蜜的迷魂湯中迷失了自我,成為他們擺布的一顆棋子”。

(4)慎獨。慎獨就是指在獨處時,個人生活領域、“8小時以外”,沒有監督時,仍然一身正氣。要記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句古訓,無論在公務活動還是個人生活中,都應當嚴于律己,切不可產生僥幸心理,得了一時便宜,最終害了自己。原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在他的一份悔罪書里,特別提到自己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沒有做到慎獨,“自我約束能力差,違法違紀行為都發生在8小時以外”。其實,這樣的原因在每個違法亂紀案件中幾乎都存在。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注意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地管住管好自己。

(5)慎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干部犯錯誤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原沈陽市政府秘書長、市級人民法院院長賈永祥,剛開始穿西裝都覺得很不得勁兒、不習慣。后來,經常陪市領導到沿海開放地區、香港及國外招商引資資,接觸的外商、私營企業老板越來越多,看人家一擲千金,覺得很“震撼”,并且慢慢地追求、效仿,思想防線開了大口子。他的思想加快蛻變,是在1998年當上院長后。他說,我本想干一番事業的,但班子成員間矛盾很突出,誰也不服誰。我努力了一陣也就灰心了,心想我也五十三四歲了,官當到這份也差不多了,沒有必要為工作的事和自己過不去,不如和別人一樣,抓緊享受幾年。一有這想法,我行動上就放開了,從對吃喝應酬感到頭疼,轉變為誰請吃都去,繼而發展到吃完喝完還要打保齡、洗桑拿、上歌廳,天天深更半夜回家,周六周日都在外面玩。我的一些情婦就是在酒桌上認識、發展的。在歌廳里,我認識了許多三陪小姐,和她們勾搭成奸,其中的幾個和我一直來往,直到我被“雙規”。賈永祥最終被判無期徒刑。

(6)慎微。“小洞不補、大洞受苦”。如果在“小事、“小節”上不注意,思想上放松警惕,就可能不自覺地放縱自己,終將釀成大錯。

現有的的領導干部認為,吃點、喝點、拿點、占點、玩點沒啥了不起,不過是生活小節問題,只要在大是大非上別出紕漏就行。還有的認為,打一點“擦邊球”無所謂,充其量是人民內部矛盾。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擔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給黨的事業帶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對我們來說,生活無小事,人生無小事。驕縱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細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事物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即使所謂的突變,也蘊涵著大量的數量的積累。所以,領導干部必須注意從點滴小事上開始,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可以這樣說,一些人之所以墮落成腐敗分子,往往就是從一些小事上開始。原通州區工商銀行行長盧永元就是個例子。起初的時候,別人送他點兒煙酒,他還覺得不自然,時間一長,也就心安理得了。他在監獄里反思說:“第一次收下人家送的錢時,心里很害怕,晚上睡不著覺……由于事情沒有暴露,心里慢慢塌實了,也就為我以后受賄壯了膽。”盧永無最終因為貪污一萬元、受賄27萬元、挪用公款6萬元,受到開除黨籍和公職的處分,并被判處7年徒刑。

總之,做一個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不僅是外在條件的要求,更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的內在需要。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為做勤廉兼優的領導干部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