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主體作用體會
時間:2022-11-09 08:54:00
導語:黨員主體作用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6月25日,同志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繼續積極穩妥,扎實有效地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黨員主體地位,完善黨內民主制度,使黨內民主意識普遍增強,黨內民主制度不斷健全,黨的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堅持黨員主體地位這一重大命題的提出,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和升華,對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近年來,**區委組織部根據上級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圍繞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兩大關鍵課題,按照“強核心、抓中心、促和諧、辦實事”的工作思路,以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為基礎,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在黨建工作上努力開拓創新、著力突破瓶頸,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
一、我區發揮黨員主體作用建設和諧社會的特色和亮點
我區共有基層黨組織2418個,黨員58705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黨員主體地位,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1、改進工作作風,開展“千名干部駐村掛點促教育、萬名黨員聯系千家萬戶辦實事”活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了領導干部掛鉤聯系村(社區)指導先進性教育活動制度,在16名區委常委、黨員副區長率先垂范掛鉤聯系村(社區)基礎上,1**名鎮(街道)黨委委員建立了分片包點責任制,每人掛鉤聯系1個片或1至2個村(社區);鎮(街道)各大辦、各雙管單位黨組織建立了掛鉤聯系村(社區)責任制,以黨支部為單位,全區800多名鎮級機關黨員干部協調、指導農村工作的順利開展;選派108名干部駐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發揮骨干作用、帶頭作用。同時,各村(社區)組織好“萬名黨員聯系千家萬戶辦實事”活動,作為實踐先進性的重要載體,作為黨員聯系村務工作責任制的深化,每個黨支部組織50%以上的黨員參與聯系群眾工作,每人聯系3戶以上群眾家庭,特別是聯系生活困難群眾,認真聽意見,找準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送上黨組織的溫暖。
2、創新活動載體,開展“我為黨旗添光彩”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充分體現共產黨員先進性。為進一步體現黨員先進性,發揮黨員主體作用,我區針對不同類型黨組織和黨員的實際,加強分類指導,創新活動載體,開展“我為黨旗添光彩”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如區直機關黨員開展以“三服務一促進”(即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大局、促進社會和諧)為主題的排頭兵實踐活動;基層機關、事業單位黨員開展“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活動;企業黨員開展“我為企業獻一策、我為崗位作貢獻”活動;教育系統黨員開展“敬業愛生、為人師表”活動;衛生系統黨員開展“我為特困病人獻愛心”活動;駐村干部黨員開展“為基層干實事、展黨員先進性”活動;雙管、金融單位黨員開展“便民、為民、促發展”活動;村(社區)“兩委”成員和工作人員中的黨員開展“強化公仆意識、增強為民本領”活動;務農黨員開展“勤勞致富、致富思源”活動;無職黨員開展“積極轉變觀念、帶頭創業就業”活動;年老黨員開展“增強幫帶意識、倡導文明新風”活動;流動黨員開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動等。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黨員充分發揮了“五個帶頭”作用:即帶頭勤奮學習、帶頭遵紀守法、帶頭發展經濟、帶頭建設和諧、帶頭整改提高,充分體現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大力加強民心工程建設,繼續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進一步完善危重病特殊救助和臨時救濟制度,不斷改善群眾生活居住環境,使群眾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真正得到實惠。
3、完善規章制度,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建立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的長效機制。我區進一步深化農村體制改革,理順農村管理體制,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供制度保證。在領導體制上,實行村居“兩委”交叉任職、統籌分工、集體決策制度。大力推行“兩委”交叉任職,創造條件讓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居)委會主任、黨支委兼任村(居)委。努力推進股份社理事會與“兩委”的交叉任職,特別是股份社理事長要由黨支委兼任。黨支部書記負責主持全面工作,村(居)委會主任和其他“兩委”成員都要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互不重疊地分管具體工作。村、社區重大事項,要堅持“兩委”集體決策,由黨支部書記主持召開“兩委”會議集體討論,形成意見后提交村(居)民會議或村(居)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在監督機制上,嚴格財務審批制度和經濟審計制度以及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各村(社區)要按照有關規定,將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村(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及重要的村、社區事務財務等有關事項定期公開。村、社區事務公開監督小組收集群眾意見并向黨支部、村(居)委會反饋。在考核機制上,健全述職制度和民主評議工作制度。鎮、街道黨委結合年終總結對村、社區領導班子開展述職和民主評議工作。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村(社區)“兩委”成員要在黨員、村(居)民代表會議上作述職報告,并接受無記名測評投票。同時,區委組織部探索和總結出符合**實際的“八項制度”,構建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包括領導干部掛鉤聯系農村制度、非公有企業組建黨組織制度、主題實踐活動制度、流動黨員“一表一卡一庫”管理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和農村發展黨員工作制度、黨員聯系村務和聯系群眾制度、農村“兩委”干部評議考核制度、幫扶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工作制度。各鎮(街道)在此基礎上搞好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1203項,其中黨建工作相關制度387項,村務財務管理制度338項,農村社會管理制度498項。
二、在建設和諧社會中進一步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的重要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領導全體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有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為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在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進一步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的重要意義。
1、堅持黨員主體地位、發揮黨員主體作用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性質表明,我們黨是一個由千百萬黨員組成的具有充分代表性和廣泛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需要通過千百萬個黨員來聯系群眾、凝聚群眾、影響群眾,進而來完成黨的任務和實現黨的奮斗目標。黨的性質決定了黨的事業就總體而言是全體黨員的共同事業,黨的工作、事業及黨的建設的主體是千百萬黨員同志。這就要求黨員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時期堅持主體地位,充分發揮黨員在黨的自身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同時,黨組織始終以促進黨員的全面發展和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根本,為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2、發揮黨員主體作用是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客觀需要。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員的結構、社會角色等發生了深刻變化,民主意識日益增強。而較長時期以來,一些地方在黨的建設上單純把黨員作為被教育、被管理的對象,很少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致使相當數量的普通黨員很難認同自己的主體地位。比如:在黨員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上,往往片面強調黨員“應盡的義務”、忽視黨員“應有的權利”;在黨內監督上,往往片面強調黨員是被監督的對象,忽視黨員是黨內監督的主體;在黨內管理上,往往只把黨員作為被管理的對象,忽視黨員平等參與黨內管理的權利;在黨的決策上,往往強調黨員無條件地貫徹執行黨的決策,忽視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呼聲等等,使黨的建設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組織本位”,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黨員對自身主體地位的認同感,影響了黨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只有堅持黨員主體地位,把黨員作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主體,才會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提高到新水平。
3、發揮黨員主體作用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黨的執政活動不是少數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行為,而是全體共產黨員的共同實踐行為。每名黨員都是執政黨黨員,無論職位、身份和行業如何,都是在不同的崗位上為黨工作,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周圍的群眾、塑造著黨的形象。人民群眾總是從周圍黨員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來看待黨、評價黨。黨員是黨的執政活動的主體。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和諧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們黨更需要依靠和發揮黨員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我們黨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各種政策、主張要取得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和擁護,必須緊緊依靠每一名黨員在具體生動的執政活動中去凝聚民心、贏得民心,最終建設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今后充分發揮黨員主體作用建設和諧社會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黨員的主體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黨內生活中能夠積極行使黨章規定的各項權利和義務;二是在社會實踐中充分認識黨員主體地位,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1、要建立健全黨員發揮主體作用的教育激勵機制,增強黨員建設和諧社會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黨員的自然特性、社會特性、職業特性等基本標準為依據,對黨員進行科學分類,根據不同類型的黨員分別制定相應的教育管理內容、要求和教育活動形式,以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義務意識和作用意識,從而增強黨員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機制,進一步激發黨員的內在動力。尤其是關心和愛護基層干部、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強化黨員對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報效心理。不斷創新載體,為黨員發揮主體作用創建平臺,把黨員主體作用的發揮與黨的工作、黨的建設等具體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廣大黨員的主體地位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得到尊重和落實。
2、要進一步規范基層決策和管理機制,實現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加強對決策和管理規則、程序的建立、完善,規范基層組織的權力運行方式,以程序公正保證結果公正;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在參與、決策和管理黨內事務和建設和諧社會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黨員主體意識,發揮黨員主體作用;通過推進基層黨內民主,實現組織意圖與黨員意愿、群眾意愿的有機統一,增強基層黨組織聚合社會發展、實現政治整合的能力。要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按照黨的十六大的要求,條件成熟時推行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建立黨員代表競選機制、議事機制、聯系黨員機制、黨員參與討論重大問題的制度等。
3、要建立健全黨員主體的權利保障機制,增強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全面貫徹落實《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要積極開辟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正確行使的渠道和方式,保障黨員積極參與黨內各項工作,凝聚智慧、發揮合力,喚醒和培養黨員的主體意識,讓黨員作為黨內活動的“主人”,充分地行使黨章賦予黨員權利,杜絕漠視或侵犯黨員權利行為的發生。要營造良好的黨內監督環境,充分保障黨員的監督權利,提高黨內監督的有效性,增強基層黨組織的自我凈化能力,實現凝聚黨員、凝聚群眾、凝聚社會的要求。要在大力發展黨內民主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黨務公開的形式和內容,疏通黨員民主監督的渠道。
- 上一篇:人才強國心得體會
- 下一篇:博士后人才隊伍建設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