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學素養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20 02:26:00
導語:提升科學素養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就更新教育觀念問題談到,要“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相信,這對所有的基礎教育工作者都是個很大的啟發。
筆者所服務的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老老實實辦學,嘔心瀝血育人”是“延安人”傳承了幾代的辦學傳統。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基礎教育領域的新課題。
作為上海市課改基地,我校曾第一批使用英語、語文等學科的課改試點教材,實行過分層教學等課改實踐研究,也付出過代價。經過總結反思,我們認識到課改實施既要體現國家要求,落實學生發展的主題,又要統籌學校各項工作和全面推進課改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學校特色。
對此,我們的基本策略是“大統一、小自由”。即學校工作的大方向要統一在落實課標的基點之上,重在工作中要不斷創新,攻克難點,調動教師積極性,規范教育要求,創設教師落實課堂攻堅的自由空間。我們的方針是“三定一專”即定時、定地、定內容,專人主講,變備課組教研為理念學習會、教研法研討會、觀點交鋒會、思想統一會,以抓過程提高各教研組、備課組業務水平。如語文教研組體會是,通過“長文短教、淺文深教、一課多篇、文言讀導”等教學模式,完全可以創造性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
在辦學模式改革方面,我們提倡管理重心下移年級組和教研組。年級組和教研組在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培養目標指導下,以弘揚民族精神和學校傳統為主線,構建“輕負擔、高效益、多類別、有層次、均衡化”的學校課程體系和“數學特色、理科見長、人文相濟、和諧發展”的課程特色,使每個學生既能打好基礎,又促進特長的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這些舉措,一方面有效地保持和發展了學校數學、環保、民樂、女籃、田徑等傳統特色。如體育學科本來就有較好的校本基礎,通過一個時期的積累,我們已經形成了“學會健身”的教材體系。有了自己的教材,就為傳統學科在新的素質教育條件下提升水平提供了可持續探索的試金石。
另一方面,學校還逐漸形成了物理、化學、科學等新的學科教育特色。科學學科的開發,就是典型的一個案例。上海市教委在落實二期課改精神、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在初中階段自然科學領域增設《科學》課程,提出“提高每一個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要求。但是在對《科學》課程標準及教材的學習與試用中,我們感到,要提高課程的實施效果,有些問題有待進行研究,如教材的內容如何與學校已有的科技教育實際有機結合、任課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教學能力如何適應新的科學教育要求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等問題。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對《科學》課程的再次開發與實踐開展研究。基于這一想法,學校設計了《開發<科學>學校課程,提高初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旨在通過構建引導學生走向自主探究的《科學》學校課程框架,優化師資,建立《科學》課程校本化教學資源庫,形成《科學》課程實施的策略系列,構建其實施的質量保障體系,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穩固和發展學校科技教育特色、推動二期課改的目的。
以科研為先導,確實能夠“深化教學內容方式”。這也堅定了我們引領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提升科學素養的信心。由于每個學生都能夠投入動手實踐的教學活動體驗中,因此很自然地出現了興趣向能力進化的可喜現象,并且多次在各級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獎。基于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成效顯著,學校還先后獲得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學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像類似的探索,今后我們當然要堅定不移地進行下去。
- 上一篇:學習貫徹十七大心得體會
- 下一篇:貫徹黨的十七大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