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黨內民主促進黨建交流

時間:2022-11-25 10:24:00

導語:發展黨內民主促進黨建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黨內民主促進黨建交流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其先進性的集中體現之一,就是“堅持把民主集中制作為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黨內民主與黨的先進性建設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系,科學闡明了發展黨內民主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調動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同時又是關鍵所在。

一、充分認識發展黨內民主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總路線,是科學的民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把群眾路線運用到黨內生活之中,就是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黨的事業的力量源泉。大力發展黨內民主,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發展黨內民主是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黨的性質和宗旨是黨的先進性的本質所在。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日益呈現出多樣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的特點,這給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帶來了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大力發展黨內民主,才能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保持黨的性質和宗旨;才能進一步密切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使命感責任感,提高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以實際行動體現黨的性質和宗旨;才能增強黨員對黨內事務的了解和參與,加強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確保黨的大政方針和各項工作順乎黨心、合乎民意,將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落到實處,從而確保黨的先進性。

發展黨內民主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必然要求。黨在理論上的先進性是黨的先進性的旗幟和靈魂。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促進人民民主,先后形成了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論成果。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出發,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這是對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集中全黨和最廣大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果。在新形勢新任務面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只有堅持并不斷創新科學理論,才能夠真正說服人、掌握人,真正有利于統一全黨的思想,增強黨的團結,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黨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堅持和創新科學理論的唯一途徑,只能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推動人民民主,不斷集中全黨和全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

發展黨內民主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成新任務新使命的必然要求。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既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內在要求,也是發展黨內民主的重要目標。新世紀新階段,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看,我們都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十分嚴峻的挑戰。成功應對新形勢新挑戰,迫切需要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切實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使命意識和憂患意識,從而凝聚全黨的智慧,使黨更具敏銳觀察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執政能力,以順利完成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

二、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黨內民主、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我們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實際出發,闡明了發展黨內民主、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基本思想。

發展黨內民主具有重大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十分強調發展黨內民主的重要意義。列寧說,只有發揚黨內民主,才能調動全體黨員、黨的基層組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使黨的集中統一和鐵的紀律得到鞏固和加強。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同志說:“擴大黨內民主,應看作是鞏固黨和發展黨的必要的步驟”。1962年,同志又指出:“沒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沒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鄧小平同志也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也就沒有社會主義”。、同志多次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把黨內民主上升到關系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和事關黨的生命的高度,這是我們黨對馬列主義奠基人關于黨內民主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全體黨員不論職務高低,一律平等,均享有黨章規定的直接或通過代表間接地處理黨內所有事務其中包括確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權利。恩格斯在談到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時說,其“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僅這一點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列寧指出:“現在整個黨組織是按民主原則建立的。這就是說,全體黨員選舉負責人即委員會的委員等等,全體黨員討論和決定無產階級政治運動的問題,全體黨員確定黨組織的策略方針?!薄包h內的一切事務是由全體黨員直接或者通過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無例外的條件下來處理的;并且,黨的所有負責人員、所有領導成員、所有機構都是選舉產生的,必須向黨員報告工作,并可以撤換?!?/p>

“在黨內絕對自由地交換意見”,自由進行討論和批評。黨內有不同認識乃至意見分歧是矛盾的普遍性所決定的。發展黨內民主,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只有在承認和解決矛盾中才能得以實現。恩格斯指出:“在黨內絕對自由地交換意見是必要的”。列寧說:“行動一致,討論和批評自由——這就是我們明確的看法”;“沒有討論和批評的自由,無產階級就不承認行動的一致”。在革命實踐中,列寧既批評別人的過錯,同時也熱情鼓勵別人批評自己,決不因為自己是黨的領袖而居功自傲、盛氣凌人。同志指出:“一切黨的領導人員都要發揚黨內民主,讓人講話”。“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怕群眾的道理呢?有了錯誤,自己不講,又怕群眾講。越怕,就越有鬼……我們的態度是: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

黨內民主要制度化,并要切實落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創立無產階級政黨的過程中,始終強調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維護黨的代表大會的權威,保障黨員的選舉權、罷免權等黨內民主基本制度。鄧小平同志認為,制度建設是發展黨內民主的關鍵,強調“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薄拔覀冞^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恢復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黨內民主制度。1997年,同志提出的“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四句話,進一步明確了各級領導班子內部民主制度的原則和具體程序。2005年1月,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和基層黨組織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從制度上落實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的要求。這就為堅持完善和切實落實黨內民主制度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少數服從多數,同時允許少數保留意見。黨內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可以通過發揚黨內民主來實現思想上的統一。但在作出決議、決定或在行動中,必須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同志指出:“黨委的領導,是集體領導,不是第一書記個人獨斷……第一書記同其他書記和委員之間的關系是少數服從多數”。但也必須同時尊重黨內少數人的意見,并十分注意保護他們保留意見的權利。因為,“許多時候”,“真理不是在多數人手里,而是在少數人手里”;“如果真理最后被證明是在少數方面,那么,保護少數的這種權利,也可以使黨更容易地認識真理”。

在正確認識和發揮黨的領袖人物作用的同時,禁止個人崇拜。馬克思主義在充分肯定人民群眾在社會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和在歷史進步中的最終決定作用的同時,十分強調發揮黨的領袖人物的作用,并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列寧指出:培養一批有經驗、有極高威望的黨的領袖是一件長期的艱難的事情。但是做不到這一點,無產階級的意志統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列寧同時認為,領袖不是圣人,絕對不能培植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必須貫徹個人作用與集體的作用相結合,堅持集體領導。我們的黨章也明確規定:“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要保證黨的領導人的活動處于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同時維護一切代表黨和人民利益的領導人的威信?!?/p>

強化制約監督,保障黨內民主。列寧說:“當我們黨的活動處于秘密狀態的時候,實行這種監督和領導是有巨大的、往往幾乎是不可克服的困難的?,F在,當黨愈來愈公開進行活動的時候,可能而且應該最廣泛地實行這種監督和領導”。鄧小平同志說:“我們需要實行黨的內部的監督,也需要來自人民群眾和黨外人士對于我們黨的組織和黨員的監督。無論黨內的監督和黨外的監督,其關鍵都在于發展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同志明確指出:要“保證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嚴格遵守和維護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他還提出了要加強對黨的高級干部和“一把手”的監督。同志在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特別強調要強化制約監督,以充分發揚黨內民主。

三、按照黨的先進性建設要求,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

首先,切實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要保障黨員能夠按照正常的組織程序,充分發表不同意見,在黨內真正形成敢說真話的良好政治氛圍。要適應新的形勢,以改革的精神,積極探索黨員表達意愿的新渠道。落實黨內信訪工作責任制,通過設置意見箱、電子信箱,開通熱線電話等方式,方便黨員表達意見;建立和完善監督黨風廉政巡視員制度,建立黨的領導干部聯系黨員、定期接待黨員制度,直接聽取黨員意見。建立健全并不斷創新農村黨員、社區黨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員和流動黨員管理機制和制度,保證他們充分行使黨員的民主權利。保障黨員民主權利,還應廣開言路,多與普通黨員群眾交朋友,使他們能夠敞開心扉說心里話;多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鼓勵各類新聞媒體辦好內參,從中了解群眾意愿,提倡各級領導直接上網了解社情民意,等等。

第二,努力推進黨的制度建設。一是完善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規范黨代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的途徑和方式,建立完善黨代會向全委會、全委會向常委會授權制度,黨代會閉會期間代表巡查制度等。二是凡屬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對重大事項進行充分討論,堅持重大問題一人一票的表決制度。三是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對于事關全黨的戰略性決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事先交予全黨認真討論。四是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派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務黨員隊伍的長效機制,引導黨員牢記歷史使命,增強宗旨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建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情況反映制度,逐步推進黨務公開,使黨員更好地了解黨內事務,行使民主監督的權利。建立黨員對黨組織和黨的工作進行評估的機制。

第三,支持發揚民主和正氣,打擊歪風邪氣。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黨內目前仍然存在著一些與黨的先進性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突出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重視不行,不抓緊不行,不下大氣力也不行,否則就會影響黨的先進性的充分發揮。要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擴大廣大群眾對干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制,切實防止和糾正考察失真、“帶病提拔”和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問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尤其要堅決反對在黨內選舉、考察使用干部等重要問題上,搞表面上的民主,而把廣大黨員當擺設、強行貫徹個別領導意圖的不良做法。嚴肅查處侵犯黨員權利、壓制黨內民主的行為,為講真話、講實話的同志提供支持和保護。

第四,發展黨內民主,黨員人人有責。要在全黨廣為宣傳發展黨內民主、黨員人人負責的思想,使廣大黨員充分認識發展黨內民主,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破除封建殘余思想、利己主義思想,破除盲從的陳腐觀念,樹立民主平等、獨立思考意識,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自覺性。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黨章,熟悉和牢記黨員應盡的八項義務和享有的八項權利,高度關心并積極參加黨的大政方針和黨的具體事務的討論,積極嚴肅地行使自己的權利。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增強決策的預見性科學性有效性,提高參與黨內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引導廣大黨員自覺改造主觀世界,襟懷坦白,光明磊落,敢于講真話、實話、心里話,勇于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自覺抵制金錢與權力的侵蝕,在黨內民主決策的過程中,真正站在黨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立場上,正確行使黨員的民主權利。

第五,必須正確處理幾個關系。一是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既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意愿得到充分表達,防止個人專斷;又要加強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統一思想認識,保持步調一致,防止出現軟弱渙散、好人主義和無人負責的局面。二是民主與紀律的關系。在保障廣大黨員民主權利的同時,要切實加強黨的紀律。同志強調,遵守黨的紀律,最核心的是遵守和執行黨的政治紀律。三是制度建設與提高覺悟的關系。發展黨內民主,一靠制度,二靠教育。四是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人民民主是黨內民主得以充分實現的沃土,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五是積極發展與循序漸進的關系。黨內民主建設必須在有利于保持黨的團結統一和國家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六是發展黨內民主與抵御西方民主影響的關系。我們發展黨內民主,絕不是要搞西方所謂的政黨政治。多黨制、三權分立等西方資產階級政黨政治的那一套,與我們的黨內民主在本質上完全是兩碼事,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頭腦,高度警惕并堅決抵制敵對勢力的西化、分化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