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發展步伐心得體會
時間:2022-03-25 08:34: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發展步伐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確定調研內容的依據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技能型人才提出很大的需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刻不容緩。黨和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在黨的五中全會上,同志強調要加快職業教育發展速度。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年10月,國務院作出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同年11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總理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把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各級政府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來抓。要把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加大扶持力度”。
今年年初,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本區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徐匯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都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區人大常委會從服從大局,服務大局出發,把關注職業教,推進本區職業教育發展列為本年度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求區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對本區職業教育情況深入開展調研。
二、本區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
從2月中旬至4月下旬,本人參加了區人大教科文衛工委組織的調研工作。期間先后走訪區教育局、區勞動局,聽取局領導和有關科室人員的情況介紹,查閱有關職業教育與培訓的資料;深入到區域內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機構召開座談會了解情況,走訪區教科文衛工委部分兼職委員聽取意見;調研期間還赴靜安、虹口兩區人大教科文衛工委溝通交流,進一步了解本市職業教育辦學基本情況。
調研情況表明,我區多年來堅持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在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尤其是近兩年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職業教育辦學方向和發展思路更是發生了深刻變化。
1“整體納入”各類職教資源,職業教育格局從區屬擴大到區域。
以全新的區域視角代替了陳舊的區屬觀念,把各類職業教育資源“整體納入”到區域整體發展中來考慮。過去一提起職業教育,往往只局限于由本區教育部門管理的2所區屬職校,近400名教師,5600多名學生。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大職業教育理念初步確立,職業教育格局從區屬擴大到區域。本區現有24所中等職業學校,共設置專業50多個,在校學生3萬多名,有專職教師2820名。124所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有專職教師1200余名,每年培訓學員25萬人。115所職業培訓機構年培訓總數達4萬余人次。全區263個職業教育機構組成了面向社會的職前、職后“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
2根據社會和市場需求設置專業,形成辦學特色。
全區24所中等職業學校中有10所是國家級重點職校,占全市國家級重點職校數的20%。這些學校重視特色專業建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徐職高的商務英語、中式烹飪等專業已開設了20多年,服裝模特專業培養出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T臺之星。董恒甫職校的圖書信息和情報專業23年長盛不衰,畢業生一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除了重點職校外,全區121所社會力量辦學單位也是本區職教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如華東電腦進修學院依托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專業背景,形成了計算機培訓特色,并利用與眾多高校廣泛聯系的優勢,建立“復旦——科學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培養高端軟件人才。
3實行多元辦學模式,職校向社會開放。
董恒甫職校和徐職高積極探索新的辦學模式,聯合徐匯、五十四等中學,加強校際溝通,增強綜合高中辦學實力,搭建“普教、職教相互溝通,中職、高校相互銜接”的橋梁。同時,對文化課課時、教材進行改革,拓寬專業課領域,增強通用性,以利于學生適應職業選擇的要求。職業學校還努力適應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需要,承擔起成人職后培訓的社會責任,開展4050轉崗培訓、上崗證書培訓等。
4職業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為培養職業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區現有各類職業培訓機構115所,為全市各區之最,培訓總數04年為3萬余人次,05年為4萬余人次,其中,中高層次培訓比例達73%以上。全區建立了面向中專和高等院校畢業生及青年失業者的見習基地41所,05年見習人數1219人,被見習基地直接錄用449人,占35.8%。各職業學校重視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加強實踐和實訓環節教學,如民航中專的飛機發動機維修實訓基地、市城建學校的軌道交通故障處理實訓基地和徐職高的天平賓館旅游實訓中心都為提高職校學生的技能發揮了積極作用。
5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緊密結合,構建起職后培訓網絡。
近兩年本區社區教育迅猛而健康地發展,通過建立區級社區教育學院,13個街道、鎮均已立了社區學校。社區學校不僅為社區居民服務,為就業的適齡人群提供基礎性的職業培訓,同時也面向區域內的公司、企業員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他們提供各類培訓服務。
三、存在的不足和困難
本區職業教育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受到了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肯定和稱贊。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看,本區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還有不相適應之處,一些不足和困難應引起重視。
1部分職校依然受到生源不足的困擾。
當前,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在社會上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年來高校擴招造成了社會對高等教育期望過高,加上有些輿論導向上的問題,不少學生和學長不顧自身條件拼命往高中這條“船”上擠。據了解,去年全區約有700名初中畢業生不肯填報職校志愿。生源匱乏使得有些職校招生不足或降分以求,因而職校被有些人嘲諷為吸納“差生”的“吸塵器”,這種狀況對教學質量和職業教育的發展都極為不利。不少職校領導反映教育經費不是大問題,最頭疼的是生源不足。
2專業設置滯后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和市場的需求,本區職業教育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充實更新教學內容,但仍有一些職校的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一些職校之所以招生不足,與專業設置老化、課程內容陳舊、脫離市場需求、影響學生就業也有一定關系。
3資源整合尚不到位,資源共享尚不充分。
由于投資主體、管理權限、隸屬關系等各不相同,區域內各職業教育機構基本上處于各自為政狀況,校舍設備、實訓基地、師資隊伍、辦學思想、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軟、硬件資源尚沒有得到充分整合,更難實現資源共享。資源的分散及浪費對本區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也是很大的障礙。雖然區域內各職業教育機構都有資源整合、資源共享的愿望,但要真正實施,具體操作起來還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
四、幾點建議
綜合以上調研情況,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的要求為依據,對進一步發展本區職業教育談幾點粗淺的建議。
1加強宣傳引導,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
前面已經說過,當今社會一些輕視職業教育的觀念和現象的產生,與輿論宣傳導向有一定關系。每年對高考狀元的宣傳勢頭一浪高過一浪,但何曾見過宣傳高素質、高技能的職校畢業生?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需要高學歷人才,也需要技能型的普通勞動者。普通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但是,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必須強化職業教育和培訓。只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相互協調、相互配合,才能構成完整的教育體系,才能進一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逐步扭轉社會上一部分人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和鄙薄,需要加強宣傳,正確引導,如《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所指出的那樣,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的高度,在大力推動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宣傳,促進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關心和重視,而最直接、最容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接受的是宣傳職校畢業生事業成就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2保障生源,以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
推動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首先要確保職校的生源,學校沒有生源豈非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教育對象,也便失去了教育機構存在的意義。按照“決定”的精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應大體相當,協調發展。就本區而言,要保持普職教招生規模6:4的比例,這應作為一項硬指標,需要各方面動員起來,真抓實干,務求實現。具體操作上也應作些規定,比如:高三學生填報高考志愿必須至少填報一所外地院校,初三畢業生填報志愿也應要求必須填報一所職業學校。
3
堅持樹立大職教理念,充分整合職業教育辦學資源。
本區有260多個職業教育(培訓)機構,職業教育資源十分豐富,要充分整合和利用這些資源,實現區域一體。比如,實施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要充分考慮全區的需求總量、布局合理、項目設置等因素,做到統籌規劃,使本區的職教資源發揮其最大值,實現其最高效率,而且這種資源共享不僅只是在職業教育范圍內實行,更可以進一步延伸到普職教之間,做到普職教資源相互滲透。
4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適應職教新要求。
目前尚有不少職業學校的教師自身缺乏動手能力,只能“紙上談兵”。為了達到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才的要求,必須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在調研中了解到,區南湖職校規定職校教師在假期中要下基層,到企業去參加實踐,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這種做法符合“決定”精神,值得借鑒。
5專業設置緊貼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合理調整專業結構,更新教學方法,保持職業教育的生氣和活力,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職業技能,努力滿足勞動者的就業需要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高技能專門人才的需求,保障職業教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調研中了解到,民航中專瞄準“四個中心”的建設目標,針對民航事業機電人員緊缺狀況,大力發展飛機及發動機維修專業,并積極開設空中乘務專業。這些專業人才不僅受到東航、上航的青睞,外地航空公司也爭搶畢業生,供不應求。校領導認為學校的發展是得益于近幾年來民航事業的飛速發展。事實證明,大力發展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新專業,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科學發展觀在職業教育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6加強職業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
相對于普教而言,職業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平心而論,在各個職業教育機構條線分割的狀態下,開展職業教育科研工作難度很大,其重要性尚不明顯。從大職教理念以及形勢對職業教育的新要求來看,職業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因此有必要建立職業教育科研機構,充實職業教育科研力量,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和交流,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研究和職業學校的指導,不斷提高本區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和質量。
7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和市場需求辦學。
在調研中發現,有相當部分職校學生把上職校作為考高校的另一條途徑,有些職校50%的學生畢業時選擇報考高校,綜合高中100%的學生報考高校。這種情況絕非僅本區所有,外區一所職校的藝術專業畢業生,95%報考同濟大學和東華大學相關專業。有的職校每年還把考取高校的學生名單配上彩色照片登上光榮榜,但從事普通勞動的職校畢業生,即使工作上做出了成績也享受不到這樣的“殊榮”。這無疑會加劇職校學生的“高考情結”,“藍領”工人將越來越被視為等而下之的職業。職業教育的宗旨和主要任務就是要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才,作為職業學校來說,要從傳統的升學導向轉為就業導向,深化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作為政府相關部門來說,應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對接勞動力市場的研究,完善職校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和機制,為職校畢業生就業或創業營造和諧、良好的環境。
8切實發揮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領導作用。
除了上述建議中提到的問題外,還有諸如職業教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搭建、建立健全企業支持職業教育機制等等,這些問題在各職業教育機構條線分割,體制、隸屬關系、分布行業不同的狀況下是無法統籌解決的。在把各類職業教育資源“整體納入”區域整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還必須“加快融入、加大投入、聚焦進入”,積極創新職業教育的體制機制,實現本區職業教育發展上的攀登、提升和超越。最近本區召開了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頒發了《徐匯區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試行)》,這是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確立大職業教育觀念,實行區域統籌聯動的重大舉措,為實行“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有利于進一步用科學發展觀統一職業教育思想認識,有利于政府統領全局、規劃部署,有利于政府統籌協調,健康發展。
緊扣時代脈搏,樹立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職業教育發展觀,用新的視野看待職業教育的地位、職能、作用和發展途徑;抓住機遇,順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構建和諧發展的職業教育,加快建設和發展步伐,本區職業教育必將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 上一篇:換屆選舉看善治心得體會
- 下一篇:食品安全保障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