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節約型企業和黨風廉政建設感想

時間:2022-03-16 11:02:00

導語:加強節約型企業和黨風廉政建設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節約型企業和黨風廉政建設感想

目前,國內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部普遍采用項目經理"一支筆"制度,請問"一支筆"管理期間,在管理制度上都遇到了哪些問題。

李寶花:"一支筆"制度,在財務工作上突出的問題,也是這個行業的普遍的問題,表現在它不能有效地控制各種費用支出,對于待簽字的報銷單據,某些領導可以簽也可以不簽,不免會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何況,很多領導對財務的諸多規定不是很了解,必然導致一些不該報銷的單據可能被簽字報銷,造成業務部門和單位主管領導工作上會有沖突。

在之前執行"一支筆"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單位主管領導不能全面掌握當月對下實際成本和已支付款的情況,同時,業務處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支付款超支,即存在超撥款或原材料超耗無法扣回等情況的發生,給造成了單位很大的損失。

戴志安:"一支筆"制度,很容易給公司領導或廣大職工心目中留下項目經理一個人說了算的主觀印象。而副職和各級主管部門不參于,不利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再者,"一支筆"的執行過程中難免給單位造成損失,一旦造成損失,大家很容易把責任歸咎到項目經理一個人頭上,讓項目經理有口難言。所以這個制度必須改革。

1、聯審聯簽制度,在財務管理上它的優勢表現在那些方面。

李寶花:聯審聯簽制度在財務管理上,通過各業務部門在聯審聯簽過程中提供的數據,財務部可以隨時掌握對下往來動態,可以更加完善會計業務資料,避免了資金漏洞,為單位主管領導提供了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杜絕了因撥款而發生超支款情況,有效地減少了損失的風險。聯審聯簽制度在財務管理上,反映的問題直觀,讓我們財務部門隨時掌握每個往來單位的賬務動態。整套完整的聯簽手續,責任到人,給單位領導提供了準確而完善的業務數據的同時,各業務主管也增加了責任心。

項目經理負責制規定項目經理有很多權利,其中一項就是在財務上有管理和決策權。這項制度的優勢反映在哪些方面

戴志安:"一支筆"財務審批制度能更好地保證項目經理的管理意志在各個環節得以實施,保證會計工作的相關人員按照項目經理認可的程序要求辦理會計事務,有利于項目經理調配各方面的資金,促進項目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特別是對債務多,資金周轉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一支筆"制度能把有限的資金用到項目生產上,保證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

2、聯審聯簽產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特點。

戴志安:隨著施工項目的增加,資金流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之前的"一支筆"的制度,在主觀和客觀的操作上已出現了很多弊端。我們公司在吸收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后,決定在各工程項目部和專業公司實行財務收支聯審聯簽制度,也就是對工程量,物資設備采購,隊伍上場,業務招待費等費用進行多方參與監督和審核把關。為了進一步規范工程項目管理,健全項目內控制度,明確管理責權,確保企業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出了"聯審聯簽"制,在涉及工程項目所有財務收支款項上,實行項目經理,副職領導,各業務主管部門聯審聯簽制度。

3、如何保證聯簽制度的執行。

李寶花:項目部財務部門按照聯合審批單據辦理付款及入賬手續。聯簽手續不完備的,財務部門不得付款及入賬。聯審聯簽制度是與公司在各項目部成立紀工委組織的同時落實的,在發揮黨工委書記,紀工委書記的政治作用的同時,也發揮他們對項目管理的作用。項目上如果未配備專職黨工委書記的,由項目副經理或總工程師等履行聯審聯簽程序。春節前,公司組成由總會計師,紀委書記任組長,財務會計部,審計部,紀委監察部等部門相關人員為成員的檢查小組,就聯審聯簽制度的執行情況在16個基層單位展開了專項檢查。

戴志安:聯審聯簽取代"一支筆"是項目管理上的進步,比如,實際操作過程中,項目上場之初我就統一安排,擬定項目部詳細的聯審聯簽管理制度,并統一匯編成冊,要求在日常施工生產中做好一手資料,在施工過程中每個環節嚴格按制度規定運行,環環相扣,力求保證項目的安全有序進行。

4、聯審聯簽涉及到的內容包括哪些比如,工程量的計價方面,有哪些具體環節,每個環節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界定和落實審簽各方的責任。

戴志安:我們所施工的工程項目聯審聯簽的審批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個方面:施工圖工程量管理;物資設備需求計劃管理;經濟效益測評管理;項目目標成本二次分解;過程控制管理,等等。項目上場后,施工過程中,相關資料經相關人員聯審聯簽后,在工程施工生產過程中或竣工后,發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從之前聯審聯簽的資料中找到對應的責任人。

如果從工程量的計價上來說,它需要幾個部門共同來完成,需要工程部門拿出數量,需要安質部門給出質量鑒定,需要財務審計部門核實,領導簽字后方認可。比如,這上面任何一個環節如果出了問題,涉及到的簽過名的相關責任人,相關部門等都應不同比例地承擔責任或者罰款。對于有些具體環節和落實審簽各方的責任問題,我們需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再上升到更加詳細和理論的高度,畢竟,這個制度2010年剛剛執行,時間有限,有待繼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