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兩會精神感言

時間:2022-03-16 09:30:00

導語:學習兩會精神感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兩會精神感言

2011年3月,我們偉大的祖國隆重召開了全國兩會,共商國事,關注民生,深謀發展,不斷開創美好的未來。“兩會”上,“改革創新”是代表委員們談論最多的主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著力抓好9項工作,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必須勇于探索,不斷改革創新。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代表委員們有著深刻而又清醒的認識: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要讓中國這艘巨輪沿著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航道前進,持之以恒的改革創新是推動巨輪前行的不竭動力。改革創新為發展注入前進動力,發展反過來又“點燃”新一輪改革創新的“火花”。這樣一對作用力顯現在社會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

人們說,這是一個創造奇跡的年代。從30年前的小崗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到各地民營企業的崛起;從“深圳速度”、“深圳現象”的出現,到1992年鄧--南方談話以后,上海浦東開發開放……改革創新,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透視這一連串巨變,很多代表委員用“天時地利人和”來歸納改革創新得以推進的深層次原因。張兆安代表說,“一個部門,一個企業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創新,也不可能搞成功。只有充分融入整個社會環境,憑借社會氛圍的有力支撐,才能達成預期目標。”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過程中,要想技術創新,首先必須制度創新。張兆安代表用“四不”總結了在營造良好改革創新氛圍時必須進一步完善的方面:操作層面不清晰、微觀層面不支撐、體制機制不協調、多層目標不統籌。要改現狀,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跟不上,自主創新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馬興瑞委員也提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機構的競爭力,從國外的經驗看,政府對支柱產業的支持很大。現在我國自主創新的政策很好,但是難以落實,需要通過政府體制的改革推進自主創新。代表委員們疾呼,時不我待,必須加快改革步伐,探索更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機制與體系。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出臺,可視作政府營造良好改革創。

新氛圍邁出的第一步創新要有堅韌不拔的勇氣。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邁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場堅韌的長跑,需要我們堅定信念,將改革創新貫穿于始終。不停頓的改革創新,需要不停頓地解放思想。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深刻的變革,當代中國也在發生廣泛而又深刻的變革,不適應這種變革的需要,挑戰面前不解放思想、知難而上,我們就將停滯不前,就將慘遭淘汰。解放思想是發展的“金鑰匙”,是推動一切工作的“總發動機”。解放思想,就要突破禁錮,擺脫束縛人們思想的舊觀念和傳統的思維模式,敢于反映阻礙改革創新的突出問題,切實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

通過對兩會的認真學習,今后我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正式的中國共產黨員,更好地樹立投入到共產主義事業中去的決心和信心。希望黨組織加強對我的培養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