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調研感想
時間:2022-04-17 11:10:00
導語:家電下鄉調研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危機發展越來越厲害的今年以來國務院連續發文頒行強勁措施,“家電下鄉”概念在全國各地日漸升溫,并成為媒體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話題。只可惜至今,盡見識到各地政府搭臺的戲唱足了,只聽聞廠商積極跟進的態度明了了,真正的主角,農民消費者仍然在滿懷期望,透支著預期中的歡喜。
根據我們的初步調查,家電下鄉政策在各地的落實情況暫時不容樂觀。即使在農村購買力相對厚實的廣東,相當地區的農村,無論是珠三角,還是粵西粵北,家電下鄉工程落實情況仍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13%財政補貼之下農村購買下鄉家電的熱情持續高漲,卻遠尚未化為實際有效的購買力;中標廠商熱情高漲,但下鄉家電的產品尚未悉數抵達終端,遑論物流配送售后服務,以及至今云里霧里“拎不清”的復雜煩瑣財政補貼程序。
當然,基于中國農村欠發達的消費購買環境,家電下鄉注定就是一場復雜的龐大工程。更何況,中國人辦事,講求的是稍安勿燥。我們不會也不能懷疑各級政府推進這項支農惠農便農政策的決心,也有足夠的誠意來期待家電下鄉工程中涉及的政府各級部門,能更耐心細致地解決各地家電下鄉浮現出來的各種問題。我們不奢望家電下鄉工程從實施伊始,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拉動農村消費內需的效果。只要相關部門本著務實誠懇的態度,少做秀,多周全,確保政府補貼真正補到農村消費者手中,確保假冒偽劣產品不會坑農害農,家電下鄉將迅速發揮出擴大內需的效果,政府、廠商、消費者也能實現政策設計者預期的多贏目標。
由此也想到另一個話題,家電下鄉是否是中國政府扶持國產品牌家電廠商,刺激國貨消費熱情所設計的一種貿易保護方式?事實上隨著家電下鄉財政補貼政策的不斷擴容,近來不斷有洋品牌廠商向記者抱怨稱,他們的產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都是中國本土進行,即使貼著洋品牌商標,但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造,理應分享中國政府財政購買補貼的優惠。
就此我向多個廠商和政府主管部門求證過,中國的家電下鄉中所有產品都沒有距洋品牌于國門之外,而且熱忱歡迎洋品牌同臺競標。只不過囿于種種因素,多數洋品牌拿不出中國本土廠商具備的靈活營銷和農村產品策略,價格及下鄉渠道售后優勢又明顯不足,所以只能望“鄉”興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洋品牌的產品入圍,包括了諾基亞手機,西門子冰箱洗衣機等。
幾乎所有中外品牌廠商都認可,政府獨立的13%財政補貼,能有力緩減企業囿于成本不敢降價的銷售壓力。即使有最高限價,但憑著農村可預期的潛力購買規模,短期看,利潤不會比城市賣場低太多,長期看,搶灘布局試水農村渠道,也是品牌廠商借寒冬圈地預期市場的一種低成本擴張王牌。從這個角度看,洋品牌要想分享家電下鄉優惠蛋糕,需要更本土化一些,向農村市場走得更近一些。
中國推進家電下鄉不拒洋品牌,相形之下,最講求公平貿易的美國供,人正在大洋彼岸積極推進的“購買美國貨”主張,最可憐見的卻是日韓,諸如松下東芝LG,強令旗下干部員工高價購買自家商品,以樹立企業產品信心,同時緩減企業運營壓力。中國傳統的愛廠愛店行為,演變至強迫購買,不能不說遺憾。
- 上一篇:漫談高新技術企業知識治理模式理論
- 下一篇:漫談組織結構與企業質管